查看拼音

访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译文

(1)开樽:动杯,开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诗未做。裁,裁夺,构思推敲。

(2)寻春问腊:即乞红梅。以“春”点红,以“腊”点梅。蓬莱,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栊翠庵。

(3)大士:指观世音菩萨。佛教宣传以为她的净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灾厄。这里以观世音比妙玉。

(4)孀娥:即嫦娥,比妙玉。槛外,栏杆之外。又与妙玉自称“槛外人”巧合,所以林黛玉说:“凑巧而已。”(据《红楼梦》庚辰本)这句话,在《红楼梦》程高本中改为“小巧而已”,也是不细察原意的妄改。

(5)“入世”二句:这两句是诗歌的特殊修辞句法,将栊翠庵比喻为仙境,折了梅回“去”称“入世”,“来”到庵里乞梅称“离尘”。梅称“冷香”,所以分“冷”、“香”于两句中。“挑红雪”、“割紫云”都喻折红梅。宋代毛滂《红梅》诗:“深将绛雪点寒枝。”唐代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踏天磨刀割紫云。”紫云,李贺的诗原喻紫色石。

(6)“槎枒”句:意即“谁惜诗人瘦肩槎枒”。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的样子。这里是说因冷耸肩,写诗者踏雪冒寒往来。苏轼《是日宿水陆寺》诗:“遥想后身穿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

(7)佛院苔:指栊翠庵的青苔。这句是以诗的语言说他在归途中尚念念不忘佛院之清幽。诗文中多以“苔”写幽静。

注释

(1)开樽:动杯,开始喝酒。樽,酒杯。句未裁:诗未做。裁,裁夺,构思推敲。

(2)寻春问腊:即乞红梅。以“春”点红,以“腊”点梅。蓬莱,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栊翠庵。

(3)大士:指观世音菩萨。佛教宣传以为她的净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灾厄。这里以观世音比妙玉。

(4)孀娥:即嫦娥,比妙玉。槛外,栏杆之外。又与妙玉自称“槛外人”巧合,所以林黛玉说:“凑巧而已。”(据《红楼梦》庚辰本)这句话,在《红楼梦》程高本中改为“小巧而已”,也是不细察原意的妄改。

(5)“入世”二句:这两句是诗歌的特殊修辞句法,将栊翠庵比喻为仙境,折了梅回“去”称“入世”,“来”到庵里乞梅称“离尘”。梅称“冷香”,所以分“冷”、“香”于两句中。“挑红雪”、“割紫云”都喻折红梅。宋代毛滂《红梅》诗:“深将绛雪点寒枝。”唐代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踏天磨刀割紫云。”紫云,李贺的诗原喻紫色石。

(6)“槎枒”句:意即“谁惜诗人瘦肩槎枒”。槎枒,亦作“楂枒”、“查牙”,形容瘦骨嶙峋的样子。这里是说因冷耸肩,写诗者踏雪冒寒往来。苏轼《是日宿水陆寺》诗:“遥想后身穿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

(7)佛院苔:指栊翠庵的青苔。这句是以诗的语言说他在归途中尚念念不忘佛院之清幽。诗文中多以“苔”写幽静。

赏析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照理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作者曾借王熙凤的眼光介绍邢岫烟虽“家贫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她的诗中红梅冲寒而放,与春花难辨,虽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隐约地包含着这些意思。李纹姊妺是李纨的寡婶的女儿,从诗中泪痕皆血、酸心成灰等语来看,也有不幸遭遇,或是表达丧父之痛。“寄言蜂蝶”莫作轻狂之态,可见其自恃节操,性格上颇有与李纨相似之处,大概是注重儒家“德教”的李守中一族中共同的环境教养所造成的。薛宝琴是“四大家族”里的闺秀,豪门千金的“奢华”气息比其他人都要浓些。小说中专为她的“绝色”有过一段抱红梅、映白雪的渲染文字。她的诗犹如是在作自画像一样。贾宝玉自称“不会联句”,又怕“韵险”,作限题、限韵诗每每“落第”。他恳求大家说:“让我自己用韵罢,别限韵了。”这并非由于他才疏思钝,而是他的性格不喜欢那些形式上人为的羁缚。为了证明这一点,就让他被“罚”再写二首不限韵的诗来咏他自己的实事。所以,这一次史湘云“鼓”未绝,而贾宝玉诗已成。随心而作的诗就有创新,如:“割紫云”之喻借李贺的诗句而不师其意,“沾佛院苔”的话也未见之于前人的作品。诗歌处处流露其性情。“入世”、“离尘”,令人联想到贾宝玉的“来历”与归宿。不求“瓶中露”,只乞“槛外梅”,贾宝玉后来的出家并非为了修炼成佛,而是想逃避现实,“蹈于铁槛之外”。这些,至少在艺术效果上增强了全书情节结构精细严密的效果。

诗人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107篇诗文

诗文推荐

臬官难称是闽中,遗爱堂堂得比公。

姓字丹青太史笔,岁时笾豆素王宫,一生姜桂那时辣,百死江湖必向东。

从古仁贤有家世,名郎台阁已生风。

非乐英材,都缘业重,奈何学父相陵。

暗思揣已,亘昔并无能。

最苦于身学浅,生徒拥、战战兢兢。

来咨问,心中唬得,恰似履薄冰。

宁曾。

为模范,果然当死,偏得人憎。

又番成羁绊,早晚超升。

拂袖崇真向道,前程访、霞友云朋。

蓬莱路稳,相从去须登。

开黛覩容颜。

临镜访遥涂。

君子事河源。

弥祀阙还书。

春风扫地起。

飞尘生绮疏。

文袿为谁设。

罗帐空卷舒。

不怨身孤寂。

但念星隐隅。

一只船儿没赛,七十六年装载。

把柁更须牢,风饱蒲帆轻快。

无碍,无碍。

匹似子猷访戴。

君以宫唱。

宽大而谟明。

臣以商应。

闻义则可行。

有熊为政。

访道于容成。

殷汤受命。

委任于阿衡。

忠其敬事。

有罪不逃刑。

诵其箴谏。

言之无隐情。

有刚有断。

四方可以宁。

既颂既雅。

天下乃升平。

专精一致。

金石为之开。

动其两心。

妻子恩情乖。

茍利社稷。

无有不尽怀。

昊天降佑。

元首唯康哉。

得遇忻然别东州。

访地肺,恣遨游。

水云自在没忧愁。

这攀援,爱念休。

保护根元二尾牛。

运玉汞,倒颠流。

金丹结正不持修。

阐玄谈,般若

耐久交情岁月深,今朝何事返家林,北鸿西燕一年别,流水高山千古心。

何日从公歌旧曲,无人伴我赋清吟。

若为云气从东野。

应绕刘岩紫翠吟。

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正老怀梦想,扁舟访剡,壮图惭负,万里城并,溟翼上之,冀群空矣,自此阳关无故人。

岷江路,忆一番风浪,三月烟尘。

美哉乐事良辰。

正好趁东门官柳新。

且舒晴慷慨,何须感旧,转头解后,未必犹今。

问讯南楼,劳还西戍,君为楚歌侬越吟。

眉黄近,怕洛涯催出,便有佳音。

潇湘千里冻谁结,夜趣小伧驾桃叶,故人此心思见之,幸有寒光交雪月。

兴来兴尽我自乐,棹去棹回共何约。

入门篝火拨新醅,相对此君殊不恶。

五狱三光,孕秀精神,时生俊髦。

看出匣锋芒,备施盘错,济川力量,历试风涛。

直卷经纶,十徵不就,争羡先生出处高。

徜徉处,有晋公绿野,陶令东皋。

精神翰墨游遨。

无一点风霜上鬓毛。

不访蓬莱,遍搜仙药,不登阆苑,三摘蟠桃。

洒洒丰姿,棱棱标致,长对梅花雪里梢。

青如许,与老松苍竹,定岁寒交。

凤箫声断,缥缈溯丹邱。

犹是忆河洲。

荧煌宝册来天上,何处访仙游。

葱葱郁郁瑞光浮。

嘉酌侑芳羞。

雕舆绣幰归新庙,百世与千秋。

泉西里云朋董。

访扶风钰洞。

话真铅真汞。

火如何弄。

分清净功能总。

蚁穿珠九孔。

午倒颠成珙。

性真堪宠。

减饭除情,敌魔战睡,圣贤学道根基。

进人退己,用事契心机。

遇境休生烟火,安闲处、性要无疑。

争知道,洪波跳出,却还入希夷。

罢贪酒色酒气,制开利锁,截断嗔痴。

完全性命,物外何为。

悟彻元初色相,功成也、归去来兮。

乘丹凤,蓬莱宫里,独步访钟离。

梅乍吐。

趁寿席、香风度。

人与此花俱独步。

风流天付与。

好在青云歧路。

愿共作、和羹侣。

归访赤松辞万户。

莺花犹是主。

公似寒梅,向层冰积雪,越样清奇。

仙溪前辈相望,可比方谁。

百篇剀切,似君谟、又似当时。

更正简,相君颛面,崇清老子庞眉。

未可卷怀袖手,续平泉庄记,绿野堂诗。

苦言譬如食榄,回味方思。

嗣皇访落,怪鹤书、直恁来迟。

烦借问,二童一马,几时入尉瞻仪。

抱玄远俗,不恋荣华。

恬然滋味无加。

一片闲心物外,别有生涯。

无为自然清静。

,结些儿、密妙堪夸。

丹田内,便拍塞塞地,白雪黄芽。

内有真阳锻炼,把元初根蒂,复变灵砂。

得见通明真性,似玉无瑕。

功夫十分圆备,访蓬瀛、步步烟霞。

空虚里,有金童玉女,迎入仙家。

正中来,无著当年访善财。

瑠璃盘里藏明月,异草山华处处开。

也爱休官。

也爱清闲。

谢神天、教我愚顽。

眼前万事,都不相干。

访好林峦。

好洞府,好溪山。

日月如盘。

缺又还圆。

自然他、虎踞龙蟠。

河东上下,一撞三关。

看也非慳。

也非易,也非难。

地肺重阳师父,吕公专遗云游。

秘玄隐奥访东牟。

钓我夫妻两口。

十化分梨匠手。

百朝锁户机谋。

千篇诗曲拽回头。

万劫同杯仙酒。

六旬有四卦将休。

猛悟灰心离俗游。

访我搜真归正觉,搜玄索隐做持修。

头分丫髻云霞友,手显擎拳风月俦。

稽首更明珍重理,自然得去赴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