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译文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

注释

人月圆:黄钟调曲牌名。

重冈:重重叠叠的山冈。

红尘:这里指繁华的社会。

要就:要去的地方。
远岫:远山。

赏析

整首小令的上半阕,写他为什么要“卜居外家东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这就是诗人认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优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阕写移居新环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作为平民种木、种谷之类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体力劳动,所以“十年种木,一年种谷”的体力劳动,全都交付给子女去干。而自己呢?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这是诗人晚年的生活写照。

  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一字提及诗人对当时的元朝暴政的不满之情。但细细咀嚼,又字字句句语含沉痛,蕴藏着对暴政的不满之意。虽不言情,但通过写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满了诗人悲愤之情,情深意挚,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背景

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秀容,择居母亲张氏娘家东园。颠沛流离多年方始安定,眼见家乡宁静太平,年成丰收,他如释重负,作了这首曲。元好问在曲中表现的主题虽然是欣慰与满足,但在字句中也隐约透出国家灭亡后闲居无所作为的无奈,这从结煞几句有意所作的豁达语中可以品出。全曲化用前人成句,意辞俱到,含蕴深远,这是散曲在草创时期文人作品的特点,不如后来的作品那幺尖新显豁。对前人诗词的点化,融入曲中,画面突出,意境深远。应用了移情效果。

诗人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42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已回邻面三年粉,又结寒丝几茧冰。

广寒蟾影开云路。

目断愁来处。

菊花轻泛玉杯空。

醉后不知星斗、乱西东。

今宵入梦阳台雨。

谁忍先归去。

酒醒长是五更钟。

休念旧游吹帽、几秋风。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

襦温袴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一夜新秋风雨。

客恨客愁无数。

我是卧云人,悔到红尘深处。

难住。

难住。

拂袖青山归去。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芍药初开百步香,小阑幽拚隔长廊。

好花都属富家郎。

此乐莫教儿辈觉,老夫聊发少年狂。

高烧银烛照红妆。

相看半百。

劳生等是乾坤客。

功成一笑惊头白。

惟有榴花,相对似颜色。

蓬莱水浅何曾隔。

也应待得蟠桃摘。

我歌欲和君须拍。

风月年年,常恨酒杯窄。

独对晓来晴,天过时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

曾是吟招隐,何时遂耦耕。

萧疎头上发,已白二三茎。

坐断要津,全提正令。

佛祖到来,也须乞命。

春风似箭,春雨如膏。

旷劫来事,不隔丝毫。

把雪冰心,钧韶手,飞上青云时早。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晕锦锵环,重金压带,相去能争多少。

从容何心问,到如今都领,绣春花草。

算耐处光阴,淡中滋味,世人那晓。

笺天新有稿。

要归去、盘礴山阴道。

便整顿、随琴霜鹤,带石秋兰,约松乔、倚风清啸。

争奈俞音杳。

明月棹、又还停了。

但珍重、经纶料。

时来须做,休管急流人笑。

功名尽迟尽好。

我卜我居,居非一朝。

龟不吾欺,食此江郊。

废井已塞,乔木干霄。

昔人伊何,谁其裔苗。

非湛非摇,真源常在。

直指性海,总别无碍。

星分月现,光涵法界。

寄语诸方,莫作拟解。

卷衲城钟断,搘筇岳雨寒。

归轩小驻莫匆匆,佳节胡宜客路中。

已缔金兰千载契,政思萸菊一樽。

磕山烟薄秋容瘦,槐衮帘疎晚照红。

此兴向君歹不浅,要看醉帽受西风。

鹤冷风亭,鸿迷烟渚,晓来雪意填空。

酿成嘉瑞,端为兆年丰。

况有神娲妙手,调和得、云彩皆同。

楼台上,铺琼缀玉。

随步广寒宫。

天公。

开地轴,八C133混一,莫辨提封。

又须教、归禽狡兽沈踪。

坐见花敷万木,谁知道、春已输工。

三杯酒,西湖父老,相与话时雍。

东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

临海令君一念作,猿鸟未知泉已觉。

殿脚西头苍石根,向来元无泉眼痕。

一朝擘崖迸膏乳,却与东泉作宾主。

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鹤古祠烟雨蒙。

父老思君难弃得,登亭饮泉三叹息,祝君公台寿千百!

尽日看诗只掩扉,出门细雨怕沾衣。

杏花已露胭脂色。

燕子如何却未归。

莫莫,拈出一条断贯索。

任从我佛及众生,撩天鼻孔都穿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