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被遗弃在路旁的死老总

给我一个墓,黑馒头般的墓,平的也可以,像个小菜圃,或者象一堆粪土,都可以,都可以,只要有个墓,只要不暴露像一堆牛骨,因为我怕狗,从小就怕狗,我怕痒,最怕痒我母亲最清楚,我怕狗舐我,舐了满身起疙瘩,眼睛红,想哭;

我怕看狗打架,那声音实在太可怕,尤其为一根骨头打架,尖白的牙齿太可怕,假如是一只拖着肉,一只拉着骨,血在中间眼泪般流,那我就要立刻晕吐;

我害怕旷野,只有风和草的旷野,野兽四处觅食:它们都不怕血,都笑得蹊跷,尤其要是喝了血;

它们也嚼骨头,用更尖的牙齿,比狗是更大的威胁;

我害怕黑鸟,那公鸡一般大的鸟,除在夜里树上吓人,它们的凿子也尖得巧妙……我怕,我怕,风跑掉了,落叶也跑了,尘土也跑了,树木正摇头挣扎,也要拔腿而跑,啊,给我一个墓,随便几颗土,随便几颗土。

诗人简介

杜运燮(1918年-2002年),笔名吴进、吴达翰,福建古田人,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诗人、爱国归侨,“九叶派”诗人之一。大学期间曾应召入飞虎队和中国驻印军任翻译三年多。1951年起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杜运燮的诗作《秋》 因为“朦胧”曾被诗评质疑,之后“朦胧”一词逐渐演变成诗歌史上的专用名词。杜运燮的一首诗《秋》发表之后,因有评论家说该诗朦胧得让人气闷,从此 “朦胧”成为诗坛的专用名词,后演变成一个重要诗歌流派。2002年7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9篇诗文

诗文推荐

麻衣纸袄度冬寒。

暖阁红炉永不堪。

认正些儿理端的。

气神安。

结就

洞山有物黑似漆,老倒玉泉裩赫赤。

赤者吉中有凶,黑者凶中有吉,明眼衲僧难辨的。

即今吉凶悔吝拈向一边,玉泉洞山且靠一壁,却听拄杖子出来露个消息。

恪恭奉祀,祗的行牲。

九成爰奏,有俎斯盈。

黄龙结制不寻常,只用阎罗断命方,生铁一团红晏下,死中再活获清凉。

菊粲粲兮东篱,连的的兮西风。

是皆不受夫一尘之染,而特立于九秋之中。

予固喜其洁清而自全,亦以观笔之妙而句之工也。

岸上征人水舟,古今行役梦悠悠。

恰如河畔青青草,死尽还生那得休。

直下是,直下是,没量大人,抬脚不起。

可怜伎死杜禅和,犹是哓哓挂唇齿。

三百余会,尽是死句。

娑罗树间,翻成活句。

活中死,死中活,水绿山青,开宽地阔。

权实双行,主宾互立。

拿空塞空,以的破的。

家住云坳,盖头把茆。

蓬门无钥,谁解推敲。

万籁声沈,鸟啼幽谷。

千林色静,月挂寒梢。

风檐索寞人投宿,睡到平明手脚交。

更问其中端的,床头木枕子,葛坦半中凹。

夜去明来,光阴迅速,四时催促人忙。

浮生不久,谁肯细诮详。

一向痴心妄想,贪冤业、不觉无常。

形归土,三魂七魄,逐景任飞?。

谁无生与死,一人一个,难躲难藏。

忽然省悟,因此做风狂。

管甚前街后巷,行歌舞、坦荡宽肠。

逍遥处,哩**哩,落魄有何妨。

秦火燎原,衣冠涂炭。

绕指之柔,出乎百锻。

如公之刚,犹死忧患。

时欤命欤,一览三叹。

目窈窈兮,其凝其盲;

耳肃肃兮,听不闻声。

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

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

呜呼,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无为本从清静出,知之修炼皆寂默。

大道玄门几百般,不拘东西及南北。

观其形貌欵共语,风云可变龙与虎。

灵源欲访不曾闲,捉得之时为伴侣。

日有魂,月有魄,业累被动除离死厄。

十二时中可逍遥,五行造化人岂测。

也曾嗔,也曾笑,世间心为求诸要。

长生之法在目前,天门地户无颠倒。

蜀帝化子规,啼血思还家。

玉环苦微疢,寄汝呼痛牙。

物类相殊或相托,悲鸣一夜梨花落。

三郎玉柙已成尘,半匕金罂谁和药。

紫驼翠釜不生兵,何与涪南新侧生。

人间极宠皆祸兆,莫把妖魂幻飞鸟。

平生误识安禄山,马嵬欲死先齿寒。

赠予鞋履。

我赐贤家玄妙理。

休别猜疑。

早离尘缘得所宜。

论其元首。

清净精光牢固守。

性不沉流。

决继海蟾的祖刘。

红笺封了还重拆。

这添追忆。

且教伊见我,别来翠减香销端的。

渌波平远,暮山重叠,算难凭鳞翼。

倚危楼极目,无情细草长天色。

小砑碧霞笺,不见近来消息。

玉骨瘦无一把,又不成空忆。

炉熏歇尽烛花残,佳梦了难得。

二十五声秋点,最知人端的。

梁土皇帝,南天太子。

相见端的,不识妙旨。

廓然不识莫公私,太子皇帝对面时。

一片檀香炉上火,残红吹起发花枝。

凤宿龙巢,宸车苔辗。

前不搆村,后不迭店。

疑杀天下人,自疑犹未免。

瞥转一机,星驰电卷。

飞来峰刮地风寒,冷泉水滔天浪衮。

死句翻右活句传,大冶精金经百鍊。

哑,退耕师兄,能事云周,一死何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