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鎏金菩萨

那是如何一刻的灿烂华丽──从无忆念开始,灭诸相、离诸缘、舍诸见直到无生住灭无取舍而常自静;

那是如何慈悲喜舍的投火飞蛾──在燃烧中蒸发,黄金与水银结合如何水乳交融的生生世世啊!

所有来世今生情缘就这般付诸於青铜躯体永远鎏金的菩萨鎏金的岁月;

这是大明永乐弥勒坐像头戴五叶高冠,身饰珍宝璎珞手结转轮法印双足结跏趺莲座两朵并蒂莲花分别缘肩而上左肩花瓣涌托着一只甘露宝瓶这名最胜的古度婆罗门当年世尊如此承诺──将来必承佛位於龙华会上度一切有情!

可是十大弟子恳辞至精舍问疾后兜率天菩萨亦不堪任诣彼处因为在受记一生里实在难分过去、未来、或现在鎏金弥勒法相庄严微笑中有一种悲悯宽容。

微笑继续感染其他菩萨半跏文殊刚自五台驾返左足踏地,右足蜷盘狮背这位妙德吉祥一定在想与独卧一床的维摩诘机锋对答──从痴有爱,则我病生有情色身,亦不过地水火风幻合,有疾菩萨如何随众生脱疾苦海无从攀缘而慧行方便则要看十步以外右手持剑,左手结三宝印结跏趺座於莲花的文殊师利!

莲茎自腕穿臂至肩蜿蜒直上与尸际并齐是另一朵绽放金莲好一座华美庄严鎏金菩萨半裸中有衣带自双肩飘逸垂下,大明永乐年间腰线非常细软

诗人简介

张错,原名张振翱,早期以“翱翱”为笔名写诗与学术著作。广东惠阳人,出生于澳门。► 20篇诗文

诗文推荐

阮琴斜挂香罗绶。

玉纤初试琵琶手。

桐叶雨声干。

真珠落玉盘。

朱弦调未惯。

笑倩春风伴。

莫作别离声。

且听双凤鸣。

篮里清风,手头生活。

要将鱼目换明珠,岂是慈悲菩萨。

有智彗人,不消一劄。

天怜豪俊腰金晚。

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

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

试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

匆匆归去时。

风回仙驭云开扇。

更阑月堕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

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

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

人间日似年。

千说万说,不如亲见。

把手共行,略通一线。

打破漆桶,何曾见面。

何耨多罗三藐三菩萨,也是灵验。

蒋山恁麽做颂,驴年也未梦见。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峤南江浅红梅小。

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

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

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

枝残惜别离。

问言何处秋光好。

当年曾过长洲道。

一望没遮拦。

天宽水亦宽。

也因轻霭扫。

也傍斜晖讨。

指点与君看。

画他难不难。

十年长作江头客。

樯竿又挂西风席。

白鸟去边明。

楚山无数青。

倒冠仍落佩。

我醉君须醉。

试问识君不。

青山与白鸥。

入魔王队,住邪见林。

修菩萨行,现夜叉心。

舌头托地有谁识,鼻孔辽天无处寻。

江梅占尽江头雪。

忍寒玉骨夸清绝。

不似杜秋娘。

婆娑秋水傍。

波光涵晚日。

照影从教密。

隐隐认遥黄。

隔溪十里香。

翠翘花艾年时昨。

斗新五采同心索。

含笑祝千秋。

长眉如莫愁。

流光旋磨蚁。

换调重拈起。

深院竹和丝。

皱红裁舞衣。

江南雪里花如玉。

风流越样新装束。

恰恰缕金裳。

浓熏百和香。

分明篱菊艳。

却作妆梅面。

无处奈君何。

一枝春更多。

长须翁,久不见。

壁角深藏,心灰百炼。

将期休影息阴,岂谓明明弄险。

点出夜叉心,擘开菩萨面。

丑恶既乖张,佛手难遮掩。

赢得春山哭杜鹃,鲜血染花枝,声声怨。

火云凝汗挥珠颗。

颗珠挥汗凝云火。

琼暖碧纱轻。

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

印枕嫌腮晕。

闲照晚妆残。

残妆晚照闲。

青春背我堂堂去。

桃花乱落如红雨。

是妾断肠时。

芳心空自持。

相思君助取。

脉脉如牛女。

天远暮江迟。

今宵归不归。

城阴犹有松间雪。

松间暗淡城头月。

月下几枝梅。

为谁今夜开。

尊前簪素发。

自拥繁枝折。

疑是在瑶台。

宝灯携手来。

天威乱糁琼蕤密。

一光吞尽千山碧。

梅与雪争妍。

孤香风暗传。

玉骨从来瘦。

不奈春僝僽。

羌管一声残。

水乡生暮寒。

权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殷勤欲送春归去。

白首题将断肠句。

春去自依依。

欲归无处归。

天涯同是寓。

握手留春住。

小住碧桃枝。

桃根不属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