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松石台

倚松踞磐石,无伴坐亦好。

不信石无尘,松风与洒扫。

诗人简介

潘纬(生卒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前后在世。湘南(今湖南衡阳、衡山等地)人。咸通年间(860~874)进士。善诗,尚苦吟,造语新奇,风格近似贾岛,曾构思十年,成《古镜诗》,中有“篆经千古涩,影泻一堂寒”之句,为世传诵。其名篇《中秋月》、《琴》录入《全唐诗》,余多散失。► 33篇诗文

诗文推荐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西风吹净汀洲明,萧萧雨荻霜芦声。

江山幻出琉璃屏,谁歌谪传琵琶行。

三更月满十二城,梦超弱水登蓬瀛。

九派水,九叠山,水水山山锦四环。

绿罢玄猿守朱关,雪鹤舞影石台乾。

瑶树琪花不可攀,花上结子千岁悭。

花子昏落鱼鳞斑,践幽济胜清肺肝。

回首空睨双云鬟,萝香点渍衣袂寒。

不觉罡风吹倒还,琼跳璧溅鸣珊珊。

孤坐默默,倚杖沉沉。

石怀云而无像,松啸风而有音。

应兮珠盘不拨而自转,湛兮玉井随汲而弥深。

诸尘不受兮十分清气,三际无寄兮一片閒心。

清湖嵇玉山,缥缈飞双屐。

泠风随处流,三伏无赫赫。

未成玄圃游,聊醉端州宅。

忆昨陪初筵,杯摇剑峰脊。

杉篁漏疏棂,云气萦长帟。

主人意弥厚,不吝园蔬摘。

我亦洞幽怀,涸此一泓碧。

至欢召融融,丛虑消刺否则。

听君诵九流,浩若昆仑擘。

摩天俊鸢悄,响涧惊鱼掷。

分携今几时,浮埃翳瑶席。

有如烂柯翁,万古逢一奕。

醉乡梯磴坐,坐觉乾坤窄。

兹行不果从,兀兀恨滋剧。

未应柳源近,终作桃源隔。

留诗友石台,光动嶙峋石。

正令谪仙来,著语无以易。

强吟意悠哉,追风了无迹。

松石岁寒,雪月高闲。

野雪发须上,秋波眉睫间。

用持智柄,静入道环。

觉心了了,幻事斑斑。

草木精神兮风流自得,丛林气像兮春信谁悭。

平生固寡好,嗜石如奇章。

家无千金产,舁致穷涧冈。

寿星来金华,衣冠何昂藏。

屈肘据膝坐,风雨须眉苍。

松石产花溪,奇诡颇异常。

鼻祖乃赤松,素质侔白羊。

舞袖出烟霞,浑脱类大娘。

想当虞韶成,率兽杂凤跄。

觥觥石柱峰,孤峭仍轩昂。

长不满五尺,势欲摩穹苍。

狮子来何许,俯首未腾骧,何时一喷薄,百兽走且僵。

鸱尾由天成,略不假斧{左爿右斤}。

端宜侈绘事,讵止工压禳。

康坡小仇波,大笔流芬芳。

康公醉道士,名篇粲煌煌。

矧我此数峰,介重百琳琅。

愿缔金石交,出处永不忘。

石台长老问公,本成都吴氏子,弃俗出家,手书《法华经》,字细如黑蚁,前后若一,将诵之万遍,虽老而精进不倦,胁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来高安,以乡人相好,盖余懒而好睡,见之惕然自警,因赠之二小诗云。

法达曾经见老卢,半生勤苦一朝虚。

心通口诵方无碍,笑把吴鸾细字书。

〈蜀中藏经,往往有古仙人吴采鸾细书经卷,精妙可爱。

〉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

长伴空中月天子,东方行道到西方。

逍遥翁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台。

车马到春常借问,子孙因选暂归来,稀疏野竹人移折,零落蕉花雨打开。

无主青山何所直,卖供官税不如灰。

山林与城阙,事物不相对。

唯闻秉道义,所处无内外。

趋烦而毁静,此理乃俗辈。

昔有天下贤,喜得名笔会。

买粉涂南墙,松石生屋内。

石怪如舂涛,松偃如起籁。

画来二十年,数偶未辄爱。

罕亲戚按颜,但睹抱犊背。

虽当省闼严,晦昧欲何赖,今逢茂陵人,独唱亦豪迈。

梅黄又见纤纤雨。

客里情怀两眉聚。

何处烟村啼杜宇。

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

利名萦绊何时住。

恼乱愁肠成万缕。

满眼兴亡知几许。

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古岩老僧,百事不能。

饱雪筠林野之姿,癯犹高节;

抱松石岁寒之骨,老更苍棱。

去就且拙,唱酬可憎。

慎严逆流洞水道,孝满颠酒曹山曾。

道林之名,予不得而知。

云泉松石之胜写于涟漪,必其地之景物足以称其诗也。

今其陈迹杳然,已无复遗。

予盖尝登瑞墨之基,涉一境之陂陀,皆平芜与荒畦,又恶睹所谓毕世相忘之奇。

泉陊云归,松桥斧随,世固多有之。

而予独于此奇其北向之悲也。

苍山面长溪,势若饮奔马。

层台跨其脊,万古绝萧洒。

登临惟兹时,朋从未云寡。

迢迢因榛莽,靡靡眺原野。

白云与翠霞,夐在履舄下。

穷秋向摇落,霜菊摘盈把。

赏心孰与同,幽抱欣已写。

邈矣千载期。

我昔见君方成童,长吉才华惊钜公。

人间科第不屑就,直使声名闻九重。

乃翁引上凝殿,子虚不待他人荐。

入直承明凡几年,天上奇书尽曾见。

翩然归去大江西,二疏父子还相随。

故乡分得云水地,却喜不爽渔樵期。

春雨骑牛对烟草,何如振衣随龙五云表。

秋霜黄独煨地炉,何如驼峰犀箸食天厨。

林间食叶抄诗句,何如宫妃捧砚挥毫处。

溪边照影着荷衣,何如龙门应制夺锦时。

钧天梦断难回雇,浩然合在山中住。

金石台前伴白云,六年不踏西路。

今日重来发长吁,忍看清平破草庐。

尽拈书籍向人卖,归买田园供荷钥。

乃翁八十齿发落,倚门待儿斜日薄。

孤山梅花带不归,却唤扁舟载童鹤。

曲龙丈人冠藕花,其颜色映光明砂。

玉绳金枝有通籍,五岳三山如一家。

遥指丛霄沓灵岛,岛中晔晔无凡草。

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

石台石镜月长明,石洞石桥连上清。

人间妻子见不识,拍云挥手升天行。

摩天截汉何潇洒,四石五云更上下。

下方小兆更拜焉,愿得骑云作车马。

子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

圣人之意有所在,曲龙何在在海中。

石室玉堂窅玲珑,其下琛怪之所产,其上灵栖复无限。

无风浪顶高屋脊,有风天晴翻海眼。

愿逐刚风骑吏旋,起居按摩参寥天。

凤凰颊骨流珠佩,孔雀尾毛张翠盖。

下看人界等虫沙,夜宿层城阿母家。

素屏素屏,胡为乎不文不饰,不丹不青?

当世岂无李阳冰之篆字,张旭之笔迹?

边鸾之花鸟,张璪之松石?

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

吾于香炉峰下置草堂,二屏倚在东西墙。

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

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

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

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

贵豪待此方悦目,晏然寝卧乎其中。

素屏素屏,物各有所宜,用各有所施。

尔今木为骨兮纸为面,舍吾草堂欲何之?

诗见本书胡融诗。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老人今年七十七,家在黄山东之侧。

山距吾家百余里,梦寐常劳面未觌。

今年鼓勇扶筇往,彳亍危岑神惕惕。

步步跻攀绝援引,崖石刮耳壁摩鼻。

天生老骨不知疲,眼看松石步登陟。

堕崖坠壑都无谓,纵死兹山意亦得

掩朱弦、住听金缕。

天涯同是羁旅。

多情记把香罗袖,残粉半黏荆树。

还信否。

便忍道、石台暗寂春无主。

分明间阻。

那睡鸭嘘云,翔鸳溜月,此际更休语。

人间世,谁识缄愁最苦。

轻帆重解烟雨。

而今翻笑周郎误。

挑剔寒缸寻谱。

游倦处。

果因甚、亭亭瘦影如前度。

无由寄与。

待谢却梅花,东风为我,吹梦过淮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