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作于:(1901年)①《后汉书》卷62《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以)后,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
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
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
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
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
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
人惭公幹卧,频送子牟还。
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
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
“郡守苏轼、山人张天骥、诗僧道潜月中游”题名十六字,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辄隐隐见沙沫间,篙师渔人不能识,而崖石险绝,又非士大夫所暇寻阅者,故于世无传焉。
成化壬辰,予过徐,放舟洪下,畏险岸行,偶见此字,尝为诗纪之。
又八年庚子,予与洗马罗君明仲校文南畿归,工部主事尹廷用实理洪事,邀坐苏墨亭,则此石已为君所伐致,置之亭壁矣。
因与明仲各赋一诗遗尹君,留之亭中。
九月望日。
我昔彭城初泊舟,岸行百步观洪流。
手披荒藓看古石,上有坡翁旧时刻。
沙冲水啮四百年,字画半灭风神全。
我行见此三叹息,此物乃在风尘间。
冬曹尹君真好事,自扫巉岩凿苍翠。
山灵助喜河伯愁,白日骊珠照平地。
孤亭素壁高巃嵸,登堂见字如见翁。
山人在前僧在后,尚忆扁舟游月中。
崖端刻颂唐宗业,水底沉碑杜预功。
直将谈笑为故事,似与百战争豪雄。
高才直节古今少,片石价比千金同。
由来一代不几见,况我异世怀高踪。
凭君一拓数千本,遍使四海扬清风。
上苑寒收,西塍雨歇,东风是处花柳。
步锦笼纱,依旧五陵台沼。
绣帘珠箔金翠袅,琐窗雕槛青红斗。
频回首。
茶灶酒垆,春时几番携手。
知否。
人渐老。
嗟眼为花狂,肩为诗瘦。
唤醒乡心,无奈数声啼鸟。
秉烛清游嫌夜短,采香新意输年少。
归来好。
皈趁故园池阁,绿阴芳草。
漫浪江头,三听秋砧,一登故台。
望烟芜莽苍,令人目断,风樯掀舞,何日眉开。
把酒新亭,围棋别墅,老气当时何壮哉。
江东事,百年无恙,全是时才。
纷然竞付轻埃。
还水绕赏心东向淮。
叹阿奴侪辈,因人碌碌,乃翁材略,余地恢恢。
凤阙天高,鹭洲潮落,约取白鸥归去来。
阑干外,英雄陈迹,一_琼杯。
云深别有深庭宇。
小帘栊、占取芳菲多处。
花暗水房春,润几番酥雨。
见说苏堤晴未稳,便懒趁、踏青人去。
休去。
且料理琴书,夷犹今古。
谁见静里闲心,纵荷衣未葺,雪巢堪赋。
醉醒一乾坤,任此情何许。
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
欲住。
奈帘影妆楼,翦灯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