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梁鼓吹曲 汉东流

汉东流。

江之汭。

逆徒蜂聚。

旌旗纷蔽。

仰震威灵。

乘高骋鋭。

至仁解网。

穷鸟入怀。

因此龙跃。

言登泰阶。

诗人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269篇诗文

诗文推荐

今朝十五,明朝十六。

瓠苦瓜甜,松直棘曲。

辟支老汉,炎夏衣楮,严冬浴冰,谩自辛勤,徒劳检束,争似而今禅和,三三两两,水边林下,寒向火,热乘凉,又谁管你地覆天翻,天翻地覆。

是玉也大奇,只恐不是玉。

百川俱会。

大海所以深。

羣材既聚。

故能成邓林。

猛虎在山。

百兽莫敢侵。

忠臣处国。

天下无异心。

昔我文祖。

执心且危虑。

驱剪豺狼。

经营此天步。

今我受命。

又无敢逸豫。

惟尔弼谐。

各可知竞惧。

太华峰头十丈莲。

春风种种锦城边。

只缘仙驭来人世,要作鳌头看上元。

添宝篆,注金船,曲眉环绕侍歌筵。

呼童快秣朝天马,後夜端门月正圆。

多时不说禅,口边生白醭。

大众苦相煎,便登陆曲录木。

匪论五家宗,不引传灯录。

才开两片皮,业因招薄福。

释迦乾屎橛,达麻老自秃。

一人曲说直,一人直说曲。

彼此大丈夫,肯受尔沸{外尸内豕}。

骂佛谤祖师,定入拔舌狱。

佛祖生冤家,魔生真眷属。

心地黑漫漫。

口里水漉漉。

似恁出家儿,定灭瞿昙族。

腊月三十朝,大笑地成哭。

不作流水声,行将二十年。

吾生少贱足忧患,忆昔有罪初南迁。

飞帆洞庭入白浪,堕泪三峡听流泉。

援琴写得入此曲,聊以自慰穷山间。

中间永阳亦如此,醉卧幽谷听潺湲。

自从还朝恋荣禄,不觉鬓发俱凋残。

耳衰听重手渐颤,自惜指法将谁传。

偶欣日色曝书画,试拂尘埃张断弦。

娇儿痴女遶翁膝,争欲强翁聊一弹。

紫微阁老适我过,爱我指下声泠然。

戏君此是伯牙曲,自古常叹知音难。

君虽不能琴,能得琴意斯为贤。

自非乐道甘寂寞,谁肯顾我相留连。

兴阑束带索马去,却锁尘匣包青◇。

底事呼为海里羊,陀尼为背锦为裳。

殷勤送似=曲湖老,要荐君家玳瑁觞。

韦偃工古松,与可善枯竹。

岂如君家素壁上,有此天然画两幅。

一株古木欹墙东,状如峨嵋山巅千岁万岁之枯松。

旁有笛材拔孤玉,扶疏枝叶带露而饰风。

天知君爱画,欲为发一哂。

呼取义娥作画师,借此二物为画本。

戏从君家壁间摹写之,一枝一叶俱无遗。

傍人来见道是画,间如何画无能之。

元来画时不用诸葛笔、梁杲墨,别有妙法惹形迹。

偷见虽甚爱,或全潋亮或模糊,随时明暗有卷舒。

报君基欲观此画,请跨金鸟玉米面兔来其下。

五运改卜,千龄启圣。

彤云晓聚,黄星夜映。

叶阐珠囊,基开玉镜。

下临万宇,上齐七政。

雾开三象,尘清九服。

海溓星晖,远安迩肃。

天地交泰,华夷辑睦。

翔泳归仁,中外禔福。

绩逾黜夏,勋高翦商。

武陈七德,刑设三章。

祥禽巢阁,仁兽游梁。

卜年惟永,景福无疆。

定律零陵玉管。

调钟始平铜尺。

龙门之下孤桐。

泗水之滨鸣石。

河灵于是让珪。

山精所以奉璧。

涤九川而赋税。

乘三危而纳锡。

北里之禾六穗。

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检封禅。

可以金绳探册。

终永保于鸿石。

足扬光于载籍。

闓阳播气,甄曜垂明。

有赫圜宰,深仁曲成。

日丽苍璧,烟开紫营。

聿遵乾享,式降鸿祯。

重华真主,晨夕奉庭闱。

禋祀庆成时。

乾元坤载同归美,宝册两光辉。

斑衣何似赭黄衣。

此事古今稀。

都人欢乐嵩呼震,圣寿总天齐。

玄英纪运。

冬冰折。

物为音本。

和且悦。

穷高测深。

长无绝。

淳风布政常无欲。

至道防人能变俗。

求仁义急于水火。

用礼让多于菽粟。

屈轶无佞人可指。

獬豸无繁刑可触。

王道荡荡用无为。

天下四人谁不足。

别後长亭,翠芜寂寞分襟地。

雁书空寄。

归梦频东里。

一曲秋风,写尽渊明意。

凝情际。

雨襟烟袂。

都是黄花泪。

我皇承下武。

革命在君临。

应图当舜玉。

嗣德受尧琴。

沉首多推运。

阳城有让心。

就日先知远。

观渊早见深。

玄精实委御。

苍正乃皆平。

履端朝万国。

年祥庆百灵。

玉帛咸观礼。

华戎各在庭。

凤响中夷则。

天文正玉衡。

皇基自天保。

万物乃由庚。

识不识,见非见。

说易说难如油入曲。

.王凌谓贾充曰:“汝非贾梁道之子耶?

乃欲以国与人。

”由此观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马景王既执凌而归,过梁道庙,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马景王病,见凌与梁道守而杀之。

二人者,可谓忠义之至,精贯于幽明矣,然梁道之灵,独不能已其子充之奸,至使首发成济之事,此又理之不可晓者也。

故予戏作小诗云。

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明明九族序。

穆穆四门宾。

阴陵朝北附。

蟠木引东臣。

涧途求版筑。

溪源取钓纶。

多士归贤戚。

维城属茂亲。

贵位连南斗。

高荣据北辰。

迎时乃推策。

司职且班神。

日月之所照。

霜露之所均。

永从文轨一。

长无外户人。

兽之穷,奔大麓。

天厚黄德,狙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

皇旅靖,敌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

屈rH猛,虔栗栗。

縻以尺组,啖以秩。

黎之阳,土茫茫。

富兵戎,盈仓箱。

乏者德,莫能享。

驱豺兕,授我疆。

实体平心待和味。

庶羞百品多为贵。

或鼎或鼒宣九沸。

楚桂胡盐芼芳卉。

加笾列俎雕且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