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辟席承宣父,重筵揖戴公。

桂香浮半月,兰气袭回风。

舞拂丹霞上,歌清白雪中。

伫将文绮色,舒卷帝王宫。

诗人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232篇诗文

诗文推荐

春风倾倒。

京洛春回早。

走马章台人未老。

金翠*雏更好。

安排美景良辰。

放教花柳搀新。

谁似君家池馆,又添丹桂灵椿。

琼闺钏响闻。

瑶席芳尘满。

要取洛阳人。

共命江南管。

情多舞态迟。

意倾歌弄缓。

知君密见亲。

寸心传玉盌。

宿雨初晴,花艳迎阳,槛前如绣如绮。

向晓峭寒轻,窣真珠十二。

正朝曦、桃杏暖,透影帘栊烘春霁。

似暂隔、祥烟香雾,朝仙侣庭际。

更值迟迟丽日。

且休约寻芳,与开瑶席。

未拟上金钩,尽围红遮翠。

命佳名、坤殿喜,为写新声传新意。

待向晚、迎香临月须卷起。

席于宝阶,礼平以兴。

受爵执爵,多福以膺。

匪惟服加,德加愈升。

匪惟德加,寿加愈增。

野缆閒移石笋江,旁人争看老眉厖。

铺月席,展风窗。

飞来何处白鸥双。

梅乍吐。

趁寿席、香风度。

人与此花俱独步。

风流天付与。

好在青云歧路。

愿共作、和羹侣。

归访赤松辞万户。

莺花犹是主。

红紫纷纷难共席,芝兰冉冉或同舟,洛阳花谱今存否,借问谁居第一流。

奁霏净洗,唤素娥睡起,平分秋色。

雁背风高孀兔冷,露脚侵衣香湿。

银浦流云,珠房迎晓,鬓影霜争白。

玉尊良夜,与谁同醉瑶席。

忍记倚桂分题,簪花簪酒,处处成陈迹。

十二楼空环佩杳,惟有孤云知得。

如此江山,依然风月,月底人非昔。

知音何许,泪痕空沁愁碧。

丹墀上飒香。

玉殿下趋锵。

逆转珠佩响。

先表绣袿香。

裾开临舞席。

袖拂绕歌堂。

所叹忘怀妾。

见委入罗床。

露沾衣,月隐壁;

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

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张帆欲去仍搔首。

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

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

记著尊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

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玄鸟司春,苍龙登岁。

节物变柳,光风转蕙。

瑶席降神,朱弦飨帝。

诚备祝嘏,礼殚珪币。

十年长作江头客。

樯竿又挂西风席。

白鸟去边明。

楚山无数青。

倒冠仍落佩。

我醉君须醉。

试问识君不。

青山与白鸥。

昨夜月初圆,今日春才半。

自是元君并旦生,岂在称遐算。

花诰看加封,玉斝休辞满。

绮席来看谁与同,笑揖麻姑伴。

宴阙倚栏郊外,乍别芳姿,醉登长陌。

渐觉联绵离绪,淡薄秋色。

宝马频嘶,寒蝉晚、正伤行客。

念少年踪迹。

风流声价,泪珠偷滴。

从前与、酒朋花侣,镇赏画楼瑶席。

今夜里、清风明月,水村山驿。

往事悠悠似梦,新愁苒苒如织。

断肠望极。

重逢何处,暮云凝碧。

吉语西来,已衮归行阙,册拜头厅。

唐家岂可,一日轻去玄龄。

洛英蜀客,老成人、几半朝廷。

但客取,三边无警,活他百万生灵。

槐第安排敕设,有藕如船大,有枣如瓶。

瑶环瑜珥绕席,个个宁馨。

一般奇特,中台星、拜老人星。

谁知得,眉攒万国,华筵少醉多醒。

有权有实,有照有用,些些鬼眼睛,临机要活弄。

弄得活,没疏亲。

谁知席帽下,都是旧时人。

檐牙缥缈小倡楼。

凉月挂银钩。

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去年十月十七,被命来尸败席。

陈逋弊积如山,中外仓库亦立。

勉效佛在世时,持钵沿门求乞。

不惮涉险登危,波波为众竭力。

逗到四月十五,恰满六个月日。

诸方禁足安居,双林岂容禁足。

领众展转求贤,然后求已的实。

心空及第归来,和这自己抛掷。

更有一事告报,古圣言端语的。

宁可热铁缠身,不受信心人衣。

宁可鎔铅灌口,不受信心人食。

吃饭忽咬著砂,一生参学事毕。

若不量彼来处,水也难消一滴。

且譊在什麽处,直待当来问弥勒。

妙斲鼻头墁,巧运风斤手。

千圣头边盖覆来,密密绵绵无渗漏。

不辞合土和灰,成就牛栏马廐。

只图一个不知恩,噇饭噇眠,易宵为昼。

翻笑肋尊者,肋不至席不唧{左口右留}。

又笑棱道者,坐破七蒲团,驴前马后,至今湖海扬家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