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永遇乐·山谷家风

山谷家风,萧原作潇,据抄本改闲情味,只君能识。

会友论文,哦诗遣兴,此乐谁消得。

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

似南华蝶梦醒来,秋雨数声残滴。

诗书有味,功名应小,云散碧空幽寂。

北海洪尊,南山佳气,清赏今犹昔。

一天明月,几行征鹰,楼上有人横笛。

想醉中、八表神游,不劳凤翼。

诗人简介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83篇诗文

诗文推荐

白云无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气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续千灯。

渊默心传诸佛体,家风独许少林曾。

小山丛竹,到天古木。

石下有人,定是山谷。

瑞岩家风,唤主人公。

昨夜南山,虎咬大虫。

发衰雪白,眼寒秋碧。

壁立千寻,功消一色。

体得有家风,心传亡辙迹。

少林祖师兮岂会唐言,黄梅行者兮不识横画。

中草药夜怀归梦趁虚,柰无黄耳寄家书。

高人不问闭门后,征士应思遣戍初。

压栋排檐能拉朽,穿帘入隙解乘疎。

遥知山谷皆封路,食绝肠饥有怒狙。

家风贫自惭,面孔恶人嫌。

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

颠毛寒覆雪,项瘿暗消盐。

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吓闾阎。

眉下眼深,额上骨隆。

说禅口窄,受道心空。

闲闲无伎俩,默默有家风。

片月濯磨秋更白,百华点染春能工。

卧月眠风乐有馀,蒹葭处处钓重湖。

斟鲁酒,脍鲈鱼。

一片家风入画图。

古郡登州,望仙门外,画桥车马难通。

重阳师父,对众显家风。

预说逢何必坏,经一纪、太守何公。

嫌*峻,令人拆毁,命匠别兴功。

文登重出现,白龟莲上,端坐空中。

宰公尼庞虎,得遇真容。

忽见回身侧卧,祥云动、复往仙宫。

人争画,家家供养,处处总钦崇。

蜀帝化子规,啼血思还家。

玉环苦微疢,寄汝呼痛牙。

物类相殊或相托,悲鸣一夜梨花落。

三郎玉柙已成尘,半匕金罂谁和药。

紫驼翠釜不生兵,何与涪南新侧生。

人间极宠皆祸兆,莫把妖魂幻飞鸟。

平生误识安禄山,马嵬欲死先齿寒。

默默工夫,心田自锄。

醭生唇上满,泥斲鼻头余。

少林何曾说话,曹溪不识文书。

谁言伎俩浑无巧,自信家风也不疏。

处清凉界,迥然间、别开一家风。

得闲闲闲里,真甜美味,甘露应同。

洗涤三焦六腑,五藏尽玲珑。

流转无凝滞,颠倒皆通。

白气充肠盈满,助起初本有,唯要深穷。

待时时分朗,来往识西东。

凭方知、惺惺容貌,这般形状出高穷。

圆成显、放光明照,永住晴空。

说真不真,说似不似。

拈转舌头提得鼻。

家劫家风,衲僧田地。

心心与祖相传,佛佛见他出世。

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

刹刹尘尘,随应现身。

百川之月,百华之春。

阿你随宜手眼快,更谁敢议骨头贫。

道交德邻,主主宾宾。

三世混融,据本来而合同;

六门变通,在今日而亡功。

下钱胡饼案,放手馒头笼。

南山起云兮北山下雨,古佛露柱兮互换家风。

春雨洗园林,春风动帘箔。

百城人已归,弹指开楼阁。

入门俱是佛家风,帝网光明相映夺。

侬家风物似山家。

梅老鬓丝华。

几回记得,攀翻琪树;

醉帽_斜。

冷香不断春千里,归路本非赊。

有人却道,使君犹健,看遍余花。

山林之姿,水月之像。

雷潜九地之中,春在百华之上。

随缘半合半开,分付全收全放。

渊默家风,纵横伎俩。

道超情也万法齐平,心出碍也十方通畅。

颦而嗔,伸而悦。

默传鼻孔家风,用付眉毛时节。

放下机投,展开漏洩。

十方三世兮同得同参,二仪万像兮同听同说。

山谷书法,本于天才。

变而成家,如万壑崖。

骨瘦气清,霜寒籁哀。

故其言曰,法安出哉。

我师我心,奚彼之侪。

今观此书,自叶而荄。

敛其角圭,以复成才。

规矩崛奇,关机阖开。

故其跋曰,自本心来。

谁其知言,嘻噫絜斋。

一印印空,三乘莫穷。

智了离微句,身分函盖同。

弥勒驾来楼阁外,文殊家住觉城东。

随身干木,到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