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寄茅山孙炼师

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

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

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

石上谿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独寻兰渚玩迟晖,闲倚松窗望翠微。

遥想春山明月曙,玉坛清磬步虚归。

诗人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137篇诗文

诗文推荐

晋兴由师让,楚败以师喧。

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干。

江之永矣,其流汤汤。

整我六师,告成于王。

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甬东旅情何托,江北苍芒恨不收。

静夜橹声来枕上,犹疑身在木兰舟。

四海寥寥孰可宗,唯知豀上有豀翁,乾坤尽入文心里,今古同归醉眼中。

梅子熟时明祖意,竹君多处振清风。

野人只是空相忆,浙水闽山信不通。

乔松落润节轮囷,诗书万卷终经纶。

日华隔雾光难晨。

公独知其堕凡尘,何当一为问大钧。

晴晹斥沈阴,散漫浮空云。

手提竹豀醪,疾声呼细君。

且涤牛头樽,我欲有所云。

仰看东南天,始见昭回文。

星星眩两目,欻乐还相分。

天下爱浮云,浮云能自寄。

属君乍浮云,要识浮云意。

何必持身苦苦愁,但愿有酒长长醉。

燕芹香老春深,微风*动新篁翠。

惊敲梦断,忙呼小玉,故人来未。

香缕筛帘,游丝堕几,暖薰花气。

问春随莺到,又随燕去,谁解得,东君意。

涧水流红影里。

小楼东、有人孤倚。

残桃着雨,鬓容撩乱,未堪妆洗。

冉冉年光,悠悠时事,不如沉醉。

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睇。

[圜钟为宫]烨烨我宋,火德所畏。

用火纪时,允惟象类。

神以类歆,诚孙类全。

有感斯通,孚我阳燧。

赤肉凿窍,乾骨裹皮。

自然无我,你道是谁。

双瞳秋点点,两鬓雪丝丝。

筇倚床头不去诸方行脚,口挂壁上欲学古人住持。

渊默有句,真得无师。

崖蜂春採薝蔔华,海鸟梦卧珊瑚枝。

独步邪见林,高据魔王殿。

说欺凡罔圣禅,现夜叉罗刹面。

欣翻巨岳,彻底放悬。

打破牢关,突出难辨。

阿呵呵,见也麽?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不参鼻祖禅,不使冬瓜印。

倒拈定命索,单提不犯令。

天堂地岳莫能收,佛界魔宫任意游。

因寻清水闸,误入赤城州。

鼓钟喤喤,务教载陈。

德物陈矣,烂其瑶琨。

咨尔上公,相予文孙。

勿亟勿徐,奉我重亲。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

为君子儒,作魏侯师。

不要后礼,始可言诗。

假盖小嫌,圣亦不疵。

听咨告,小事要君知。

万事苦求终害己,得便宜处落便宜。

伶俐不如痴。

真休炼,心外莫行持。

只具眼前为见在,自然烦恼不相随。

步步入无

瞻彼车兮,既徵其辐。

有驹斯服,有马斯牧。

心之忧矣,聊以反覆。

虽有两条眉,不识一个字。

露柱未怀胎,面目却相似。

说心说性,来与三斤麻。

撒屎撒尿,演出一大事。

阿呵呵,见也麽?

江南生皂树,江北出在萝。

清词丽句前朝曲。

使君借与灯前读。

读罢已三更。

寒窗雨打声。

应怜诗客老。

要使情怀好。

犹有解歌人。

尊前未得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