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代阳春登荆山行

旦登荆山头。

崎岖道难游。

早行犯霜露。

苔滑不可留。

极眺入云表。

穷目尽帝州。

方都列万室。

层城带高楼。

奕奕朱轩驰。

纷纷缟衣流。

日氛映山浦。

暄雾逐风收。

花木乱平原。

桑柘盈平畴。

攀条弄紫茎。

藉露折芳柔。

遇物虽成趣。

念者不解忧。

且共倾春酒。

长歌登山丘。

诗人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20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前时布谷鸣,早种不入土。

翻然变阴沴,两旬作淫雨。

半夜水囓堤,一决不及御。

贫民无灯火,下应酬已没股。

晓登树杪呼,出没见屋膂。

舟车或幸灾,桂玉岂易煮。

天数苟有定,民患谁适与。

我穷一席地,此忧岂暇汝。

为汝愁天公,闭户不欲语。

端门晓开,端气云凝。

有俨良辅,踵武告延。

肃肃王命,是将是承。

登册穆清,万几永膺。

杨柳垂地燕差池。

缄情忍思落容仪。

弦伤曲怨心自知。

心自知。

人不见。

动罗裙。

拂珠殿。

屿花晚,山日长,蕙带麻襦食草堂。

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登墙。

园梅熟,家酝香。

新湿头巾不复篸,相看醉倒卧藜床。

穆穆我后,道应千龄。

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礼惟崇德,乐以和声。

百神仰止,天下文明。

宝座既登,清风四起。

要津把断,凡圣俱亡。

放一线道,别露风规。

具眼禅人,一任施设。

肃肃清庙。

岩岩寝门。

欹器防满。

金人戒言。

应暕悬鼓。

崇牙树羽。

阶变升歌。

庭纷象舞。

闲安象设。

缉熙清奠。

春鲔初登。

新萍先荐。

僾然入室。

俨乎在位。

凄怆履之。

非寒之谓。

君不登郎省,还应上谏坡。

才高殊未识,岁晚幸无他。

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

寒炉余几火,灰里拨阴何。

惊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

处士还清节,滑稽安足雄。

深沉似康乐,简远到安丰。

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下风。

欲舞腰身柳一窠,小梅催拍大梅歌。

舞余片片梨花落,争奈当涂风物何。

止笙磬,撤豆笾。

廓无响,窅入玄。

主在室,神在天。

情馀慕,礼罔愆。

喜黍稷,屡丰年。

王母庆生辰,方过中秋五日。

子舍文场鏖战,想功名来逼。

看看喜德捷音传,果信名登桂籍。

行拜君恩爵赏,寿萱堂永锡。

既登乃依,如日之升。

有严有翼,丕相丕承。

天作之合,家邦其兴。

朱芇斯星,子孙绳绳。

桂影团团光正满。

更似菱花,齐把匀娇面。

非镜非蟾君细看。

元来却是吴姬扉。

一曲阳春犹未遍。

惊落梁尘,不数莺喉啭。

好著红绡笼玉腕。

轻敲引入笙歌院。

登览之胜,随寓有感。

野烧之观,不石俱惨。

逞志一快,忘彼物情。

是以老氏恶夫佳兵。

观乎观乎,彼以为观而予以为惩。

归依佛,弹指越三祇。

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

能智又能悲。

岁正朱明,礼布元制。

惟乐能感,与神合契。

阴雾离披,灵驭摇裔。

膏泽之庆,期于稔岁。

有俨其容,有洁其衷。

屹屹崇坛,伊神兴通。

神肯降格,嘉神之休。

虔恭降登,神乎安留。

喜箧天庠正妙龄,同时行辈半先登。

如今缠喜红心中。

当日几成变脚升。

冀北群空看走马,溟南路阔快抟鹏。

归来新敞渠渠厦,笑我生涯冷似冰。

万仞浮屠已合尖,出门一笑谢虀监。

钓鳌沧海六连上,骑鹤扬州二得兼。

识应何仙符旧兆,梦魁余榜合新占。

破荒吾邑须君辈,更看花从锦上添。

炎光在离。

火为威德。

执礼昭训。

持衡受则。

靡草既凋。

温风以至。

嘉荐惟旅。

时羞孔备。

齐缇在堂。

笙镛在下。

匪惟七百。

无绝终始。

登歌已阕,献礼方周。

钦承景福,肃奉鸿休。

来相于庭,鸣鋗锵锵。

奉牲而告,登彼雕房。

非牲之备,民庶是康。

神依民听,上帝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