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边。

相看好处却无言。

赏析

作品赏析

这首词一说是容若写给青梅竹马的恋人的,一说是新婚之后,写给妻子卢氏的。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前者。没什么证据,只是一种感觉,这钟青涩揣测的爱是属于年少恋事。 我一直在想,在容若的生命中,在卢氏之前,如果真的曾出现过另一个他深爱的女子,那么她应该是什么样子?又是否真的姓那个情意难当的“谢”字?姑且都当是存在过的吧,情相本虚幻,有过没有过其实都不是信口雌黄。 一个男人同一个女人的携手并行,只有两条路:继续或放弃,是并肩观望世间风月后的花好月圆;抑或是,看到那边风景更好的果断离散。《饮水词》中那么多哀婉情思。或悔或恨,情衷未偿,容若的放弃显然是有外因掺夹,这种种矛盾痛苦实在不是成天对牢一个爱定了自己的妻子,两情相悦可以衍生出来的。 古时男子传宗接代是为人伦大任,甚少娶得自己心中所喜的女子,常常揭盖头之前还不知道对面的女子长什么样子,有爱也是后来的事。容若是明珠长子,这便注定了他的爱情永远要摆在家族的责任之后,无可逃避抗拒。容若在谢娘之后,心知必会有一个人来取代她,是谁并不重要。娶卢氏是责任还是需要?无从知晓。 在容若的词中,又仿佛看见他们曾经相处的情景:她是多才的,文墨一定很通,而且善弄筝萧。某个清寒月夜,容若听见萧声,循声来到她住的地方,看见她立在回廊上吹萧,形影清瘦,眉目在月光中逾加清凉出尘。 词中起句“十八年来堕世间”,化用李商隐《曼倩辞》中“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梦归碧桃闲。”的现成句子,其典出于《仙吏传•东方朔传》。故事说的是,东方朔临死时对人说,天底下只有太王公是知道我的。他死了以后,汉武帝便招太王公来问:“尔知东方朔乎?”那太王公否认,说他只善于观星历,并不知道东方朔何许人。武帝又问他,天上的星星都在吧?太王公回答道:“诸星俱在,独不见岁星十八年,今复见矣。”武帝才知道,原来在他身边出谋划十八年的东方朔是岁星临凡。容若用此典不止是点出伊人年少,更隐言两人青梅竹马。 容若并没有从谢娘的相貌、外表、衣着方面去写,而是通过对她的几个动作的捕捉,描绘出一个娇憨可爱、温柔率真的女子。“吹花”,其实就是“吹叶”,即用树叶吹出音调来;“嚼蕊”是嚼花蕊,使口中带有香气;“冰弦”则是冰蚕丝做的琴弦。《太真外传》里曾经记载过开元中,中官白季贞从四川带回来一把琵琶献给杨贵妃,其弦乃“拘弥国所贡绿冰蚕丝”。容若后来的悼亡词中也有“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清平乐》的词句) 一时之间言语尽了,情意仍是相看两不厌地深长绵延,他看见她卧在红绵枕上,发间的紫玉钗在灯影下摇曳轻颤。在灯下端看她的容颜,她的举止,都是如玉生香。这样恰到好处,自己却拿不出什么话来赞她,心知她是好的,口中说不出来,勉强去说也是词不达意,亦不可轻言挑逗。明明是亲近相对的眼前人,心里竟陡然生出佳人谁属的惘怅。 容若是真爱谢娘的,因此在那个时刻才得以逼近爱惘然微妙的本相:一只通灵的小狐狸,拒绝被任何人驯养。 注:中官,即太监。中官村以前是葬太监的地方,也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中关村前身。(安意如)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23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半壳含黄,双螯擘紫,风流浑是芦花。

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

玉质金相如许,怎消受、明月寒沙。

橙香也,不闲左手,除是付诗家。

草泥,行郭索,横戈曾怒,张翰浮夸。

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

醉嚼霜前松雪,江湖梦、不枉归槎。

停杯问,余其负腹,是腹负余耶。

芍药初开百步香,小阑幽拚隔长廊。

好花都属富家郎。

此乐莫教儿辈觉,老夫聊发少年狂。

高烧银烛照红妆。

百折清泉绕舍鸣。

隔年杨柳绿阴成。

藕花多处一舟轻。

行处自由皆乐事,得来无用是虚名。

等闲荣辱不须惊。

日日闲看燕子飞。

旧巢新垒画帘低。

玉历今朝推戊已,住衔泥。

先自春光留不住,那堪更著子规啼。

一阵晚香吹不断,落花溪。

隋末唐初与汉亡。

干戈此际最抢攘。

一时人物尽鹰扬。

褒鄂有灵毛发动,曹刘无敌简书光。

争教含泣到分香。

谁染深红酥缀来。

意浓含笑美颜开。

误认浣溪人饮罢,上香腮。

辨杏疑桃称好句,名园色异占多才。

折得一枝斜插鬓,坠金钗。

社帟流光,沙祥增衍。

编玉镂德,螭金溢篆。

粹独藻黻,徽文华一。

二同声诗,于时昭阐。

莫惜清尊领客同。

已无花伴舞衣红。

强歌归去莫匆匆。

细雨弄烟烟弄日,断云黏水水黏空。

酴醿飞下晚来风。

祥游沙麓,庆洽瑶衣。

黄云昼聚,白气宵飞。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

仪刑赤县,演教椒闱。

陶钧万国,丹青四妃。

河洲在咏,风化攸归。

曲室明窗烛吐光。

瓦炉灰暖炷瓢香。

夜阑茗碗间飞觞。

坐稳蒲团凭棐几,熏余纸帐掩梨床。

个中风味更难忘。

醉梦醺醺晓未苏。

门前辘辘使君车。

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

清香细细嚼梅须。

浮动花钗影鬓烟。

浅妆浓笑有余妍。

酒醺檀点语凭肩。

留不住时分钿镜,旧曾行处失金莲。

碧云芳草恨年年。

叶剪玻璃芯糁金。

清香端不数琼沈。

独将高韵冠芗林。

千里江山新梦後,一天风露小庭深。

主人归兴已駸駸。

来朝伊何,筑堤於沙。

对扬伊何,言宣其麻。

明明天子,坐於正衙。

徯公来归,相我邦家。

春到皇居景晏温。

冰轮驾玉上祥云。

烛龙衔耀九重门。

宫掖两仪临舜殿,金莲万斛奉尧尊。

官家慈孝格乾坤。

珍重千金一诺同。

小红楼上舞筵中。

谁知别路太匆匆。

愁杀二分无赖月,凭将万里有情风。

为传消息宋家东。

淅淅寒流涨浅沙。

千古人生乐事稀。

露浓烟重薄寒时。

菊花须插两三枝。

未老功名辜两鬓,悲秋情绪入双眉。

茂陵多病有谁知。

百花丛里试新妆。

不许巫山枉断肠。

牡丹风扬曲声长。

寒食清明间节序,绮窗朱户少年场。

燕泥香润落空梁。

玉柱檀槽立锦筵。

低眉信手曲初传。

凤凰飞上四条弦。

杨柳已吹三叠韵,何须人在九江船。

夜凉人与月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