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摸鱼儿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

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

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

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原序: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 ,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此曲以乐府《 双蕖怨 》命篇。"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作者在小序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切哀婉的爱情故事。泰和年间,河北大名府有两个青年男女,彼此相恋却遭家人反对,固而愤而投河自尽。后来人们才发现他们在水中的尸体。由于这一爱情悲剧,后来那年的荷花全都并蒂而开,为此鸣情。故事哀婉,令人动情。这首词就是作者闻听此事后,抒发感想,向为争取爱情自由而牺牲的青年男女表示同情,显示作者比较进步开明的思想。本词与上首《雁丘河》同为姊妹篇。全词写爱情悲剧,直言其人其事。上片写莲花并蒂的奇观 ,由此揭开故事的源头 。“问莲根”三句,起首一个“问”字引起人们的注意。“丝”谐“思”,意为为情而殉身的青年男女 ,沉于荷塘 ,仍藕接丝连 ,爱情之思永存。“莲心”实指人心,相爱却只能同死,其冤其恨,可想而知。这样的起句,表现作者闻听此事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情绪激动,要寻问,要责问,要斥问,为什么竟发生如此之事?所感之深 ,所触之大一语可见。“双花”等两句形象表明这对痴情男女至死不渝的爱情 。“天已许”两句,更表现作者愤怒的心情。他们的爱情感动的连苍天都允许了,让他们化作并蒂莲,生死相依,为什么仍有人不让他们偕老白头?这一问,感情更为强烈,矛头直指禁锢男女爱情自由的封建礼教,表现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夕阳无语”四句,面对词人义正言辞的责问,没有人能回答,只见夕阳也在沉思,为苦命的鸯鸯哀悼 。面对此情此景,就算是谢灵运所写的伤感之词,娥皇、女英这样湘妃投江自殉的悲境,都赶不上这青年男女殉情给人们带来的哀伤。“ 谢客 ”指谢灵运,善写伤感之词,造伤感之境。“湘妃”,传说中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后舜南巡死于途中,二妃寻而不得,遂投湘水而死,后世称她们为湘妃。以这两个典故,引古喻今,抑古扬今,更加衬托出作者对这样事的悲伤 。“未是断肠处”,谢客的伤词不是,湘妃投江也不是,那么答案就在不言中了。下片更是大赞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精神 。“香奁梦 ”两句引用小序中韩偓《香奁集》自序语 ,用灵芝 、 瑞露这样的仙物来映衬他们爱情的纯洁神圣 。“人间”后三句,叹惜这样的爱情却在俯仰之间,成为陈迹。但接下来的“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却盛赞他们爱情的坚贞,任凭海枯石烂金不损,他们对世道的怨恨 ;就连黄土掩身也不灭其迹。“相思树 ”,等三句更确切地表明作者的进步立场。虽然这对青年男女的爱情被顽固西风(指顽固守旧的封建势力)所误,但他们的爱情却长存人间。因而又有下句“兰舟少住”等四句。依者心绪难宁,固而乘舟少住,凭吊这对青年男女用生命结成的并蒂莲花。作者知道 ,顽固的旧势力不会善罢甘休,若不及时凭吊,恐怕以后再来 ,就会“红衣半落”,甚至于“狼藉卧风雨”了。同情之深,珍爱之切,掬之可出。结尾一句,以词人的料想推断更揭示出世道的黑暗,使全词更添悲剧色彩。此词最突出的就是以情见长,情之真 ,意之切,纯情流露。全词句句有情,充满对青年男女爱情不幸的同情,充满对顽固守旧势力的愤怒,使词充满各种感情 。此词运用的手法富杂多变,或议论,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相互交杂,而却皆有归所,更增添作者所抒发的爱情故事的悲剧色彩。

诗人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42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对尊前、簪花骑竹,老胡起起能舞。

春风浩荡天涯去,惟有薰吟自语。

槐正午。

看万户蜂脾,帘幕双双乳。

娇儿骏女。

漫学得琵琶,依稀马上,总是主恩处。

凌烟像,空倚临风玉树。

升沈事遽如许。

刘郎惯是瑶池客,又醉碧桃三度。

花下数。

记三度三千,结子多红雨。

年年五五。

共准拟阶庭,钗符献酒,袅袅缀双虎。

正荒寒似逃空谷,佳人又话离别。

风低白草天无际,漠漠平沙如雪。

心欲折。

看落日飞鸿,一线明还灭。

长歌激烈。

把湖海襟期,关山风物,取次付弹铗。

毛锥子,千古钻研搜*。

谁知更比鸠拙。

仲宣不作登楼赋,闲杀一天秋色。

珊佩*。

羡公去鸣驺,醉上长安陌。

予怀转结。

怕紫塞寒深,碧云暮合,酒醒见明月。

算驱驰三十余岁,只将光景虚度。

野云本是无心物,办得几多霖雨。

还自许。

量绵力粗才,犹可松筠主。

天方见与。

把村落溪山,风烟朝夕,着在最佳处。

青年志,万一容裨当宁。

何惭与哙为伍。

归来千仞冈头看,却笑瓮天飞舞。

方学圃。

要摘我园蔬,细和渊明句。

**醉语。

道咫尺重阳,登高落帽,休竞汨罗渡。

竹洲西、有人如玉,南柯一觉归早。

青山绿水亭轩旧。

犹有未荒花草。

谁信道。

又自爱湖光,买屋三间小。

都无长好。

但凤跃雄文,蝇书小楷,转老转奇妙。

人间世,如许年高是少。

浮生惟有闲好。

回头翻讶E44C溪叟,轻把一丝抛了。

凉新到。

记当日天香,露浴如今老。

瑶卮寿晓。

称酒到眉间,醺醺醉也,儿女满前笑。

帘影筛金线,炉烟篆翠丝。

菰芽新出满盆池。

唤起玉瓶添水、养鱼儿。

意取钗虫碧,慵梳髻翅垂。

相思无处说相思。

笑把画罗小扇、觅春词。

过重阳、晚香犹耐,江城风露初峭。

梅花已索巡檐笑,春入数枝红小。

寒恁早。

正帘卷苍云,和气生芝草。

金虬篆袅。

喜人乐丰年,波澄瀚海,星斗焕牙纛。

家山近,游宴十洲三岛。

石桥诗思频绕。

朱颜白发神仙样,谁信玉关人老。

春渐好。

望阊阖天低,咫尺瞻黄道。

祥云缥缈。

看柳色沙堤,莺声禁辇,鸣佩凤池晓。

岁华向晚,遥天布同云,霁雪轻飞。

前村昨夜漏春光,楚梅先放南枝。

叹东君运巧思。

裁琼镂玉妆繁蕊。

花中偏异。

解向严冬逞芳菲。

免使游蜂粉蝶戏。

梁台上,汉宫里。

殷勤仗、高楼羌管休吹。

何妨留取凭阑干,大家吟玩欢醉。

待明年,念芳草、王孙万里。

归未得、仙源应是。

又被花、开向天涯,泪洒东风对桃李。

趁西风、且登黄鹤,挥毫先奏秋赋。

燕山桂种清芬在。

人物翩翩如许。

堪羡处。

长安近、蟾宫相继金闺步。

佳哉盛举。

看精淬龙泉,厚培鹏背,自此要津去。

荆州事,多幸乡情相予。

几番灯柝棋墅。

转头江阔轻帆速,梦入吴松鸥鹭。

君记取。

旧王粲、曾言信美非吾土。

故人相语。

为细数艰难,满头雪白,无奈戍边苦。

竹洲西、有人如玉,南柯一觉归早。

青山绿水亭轩旧。

犹有未荒花草。

谁信道。

又自爱湖光,买屋三间小。

都无长好。

但凤跃雄文,蝇书小楷,转老转奇妙。

人间世,如许年高是少。

浮生惟有闲好。

回头翻讶E44C溪叟,轻把一丝抛了。

凉新到。

记当日天香,露浴如今老。

瑶卮寿晓。

称酒到眉间,醺醺醉也,儿女满前笑。

买陂塘旋载杨柳,清风静扫尘务。

柳阴已见疏成密,又听绿荷敲雨。

鸥戏渚。

柰倏尔翻飞,飞过崔嵬屿。

形神自语。

岂世事相萦,机心未息,物我不同趣。

池亭小,收敛风烟来许。

渔歌何愧钟吕。

水纹瓦影相娱悦,高咏退之佳句。

荷酌醑。

有一曲沧浪,不犯人间谱。

悠悠振古。

问谁似吾侪,攻迂习澹,为水废场圃。

醒复醒、行吟泽畔,焉能忍此终古。

招魂过海枫林暝,招得魂归无处。

朝又暮。

但依旧,禁街人静冬冬鼓。

画般沈雨。

听欸乃渔歌,兴亡事远,咽咽未能句。

君且住。

能歌吾不如汝。

悠悠鼓枻而去。

沧洲揽结芳成艾,唤作张三李五。

羌自苦。

更闲却,玉堂端帖多多许。

无人自语。

把画扇鸾边,香罗雪底,题作午年午。

过湘皋、碧龙惊起,冰涎犹护髯影。

春洲未有菱歌伴,独占暮烟千顷。

呼短艇。

试翦取纤条,玉溜青丝莹。

尊前细认。

试水面新荷,波心半掩,点点翠钿净。

凄凉味,酪乳那堪比并。

吴盐一箸秋冷。

当时不为鲈鱼去,聊尔动渠归兴。

还记省。

是几度西风,几度吹愁醒。

鸥昏鹭瞑。

谩换得霜痕,萧萧两鬓,羞与共秋镜。

新荷小小。

比目鱼儿翻翠藻。

小小新荷。

点破清光景趣多。

青青半卷。

一寸芳心浑未展。

待得圆时。

簟定鸳鸯一对儿。

望关河、试穷遥眼,新愁似丝千缕。

刘郎豪气今何在,应是九疑三楚。

堪恨处。

便拚得、一生寂寞长羁旅。

无人寄语。

但吊麦伤桃,边松倚竹,空忆旧诗句。

文章事,到底将身自误。

功名难料迟暮。

鹑衣箪食年年瘦,受侮世间儿女。

君信否。

尽县簿高门,岁晚谁青顾。

何如引起。

任槎上张骞,山中李广,商略尽风度。

叹萍蓬、此生无定,年年客里重九。

南来北去风沙梦,弹指已成白首。

谁有酒。

都唤起、一天秋色开林薮。

还开笑口。

对满意青山,多情黄菊,莫唱渭城柳。

龙钟态,也向人前叉手。

思量难以持久。

东涂西抹皆倾国,只有效颦人丑。

嗟汝叟。

今误矣,江亭好去藏衰朽。

鸣鸡吠狗。

尽里社追随,何须更说,鼻醋吸三斗。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

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

行乐处。

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

风光有主。

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

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

年来老子安否。

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

烦说与。

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

刘郎老去。

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

被谁家、数声弦管,惊回好梦难省。

起来无语疏雨过,芳草嫩苔侵径。

春昼永。

迟日暮,碧沼浪浸红楼影。

卷帘人静。

被风触,一叶两叶,杏花零乱对残景。

依前是,撩拨春心堪恨。

檀郎言约无定。

不知何处贪欢笑,恣纵酒迷歌逞。

珠泪迸。

自别後,每忆翠黛凭谁整。

芳年相称。

又到得今来,却成病了,羞懒对鸾镜。

向天涯、水流云散,依依往事非旧。

西湖见说鸥飞去,知有海翁来否。

风雨后。

甚客里逢春,尚记花间酒。

空嗟皓首。

对茂苑残红,携歌占地,相趁小垂手。

归时候。

花径青红尚有。

好游何事诗瘦。

龟蒙未肯寻幽兴,曾恋志和渔叟。

吟啸久。

爱如此清奇,岁晚忘年友。

呼船渡口。

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

醉与君、狂歌又笑,不知当日何调。

孤山梅下吟魂冷,说甚那时苏小。

沧波眇。

奈此岛,累累意是谁家表皆谓先正葬处也。

归欤白鸟。

看四圣飘香,朱门金榜,化作竺飞峤。

衰也久,旧游梦翠禽绕。

B75D兮轧、皎兮窈。

相思一夜窗前白,谁识余怀渺渺。

残年了。

听画角,悲凉又是霜天晓。

余音杳缈。

叹五十之年,我加八九,君隔几科诏。

为君歌岁寒亭子,无烦洲畔鹦鹉。

江山胜概风霜地,要近鲁东家住。

丘壑趣。

应素爱、昂霄老柏孤松树。

登高作赋。

想白云阳春,碧云日暮,别有倚楼处。

金闺彦,尚忆西清接武。

年来乔木如许。

团茅时复羲皇上,我醉欲眠卿去。

歌欲举。

还自悟君亭,琢就琼瑶句。

疏斋试与。

倩倚竹佳人,湘弦赴节。

凉满北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