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赏析

作品赏析

【注解】:1、渚:水中的小洲。2、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韵译】: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评析】:??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简析】:“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全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对忘言。

诗人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534篇诗文

诗文推荐

玄上玄玄且莫寻。

日常除划我人心。

清闲欢乐作知音。

莫向灵台留一物,自然结正水中金。

恁时云步上瑶岑。

养家苦,火坑深。

万尘埋没不能禁。

遇风仙,物外寻。

修行好,炼阳阴。

净清能见水中金。

现光辉,罩宝岑。

列列挈挈,硗硗聱聱。

廓然无圣,平地吃交。

鼻孔生三窍,眉毛只一般。

奇哉王道士,头戴桦皮冠。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拔宅谁能辨有无,涧边空记旧丹炉,世间自是多凡骨,何处犹寻九节蒲。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

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

平生学弄蛇,是蛇皆可弄。

唯有遮一条,咬人不可动。

轻轻动便觉,和身入草蓬。

草蓬深,无处寻,不用寻。

好水好山留不住,千岩万壑听龙吟。

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

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看看,普济拄杖子,化作天龙夜叉。

满卷玲珑实碎金,展开无不称人心。

晓眉歌得白居易,貌卓{两字左均加兀}卢郎更敢寻。

闹中静悄悄,静中闹浩浩。

侧耳听不闻,举步行不到。

没譊讹,勿寻讨。

鸦作鸦鸣,鹊作鹊噪。

瑞云绕。

四窗好。

何须隔水寻蓬岛。

日常晓。

春不老。

玉蕊楼台,果是无尘到。

没智巧。

没华妙。

个中只喜风波少。

清尊倒。

朱颜笑。

回首行人,犹在长安道。

心佛及众生,笑而还复喜。

笑喜本无根,缁素诚有旨。

千古万古人,几个识道理。

道理深,何处寻。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若有人兮江之干,志在流水兮必观其澜。

清风萧萧兮水声潺潺。

吁嗟乎,世道江河兮谁底其间。

山路冥冥雨暗,溪桥阵阵花飞。

一年寂寂又春归。

白发自惊尘世。

不惜障泥渡水,且寻团扇题诗。

杜鹃休绕暮烟啼。

我欲风前重醉。

一声啼鸟,常道无消息。

发衰雪白,眼寒秋碧。

壁立千寻,功消一色。

体得有家风,心传亡辙迹。

少林祖师兮岂会唐言,黄梅行者兮不识横画。

春山杜鹃啼,苦劝人归去。

声碎竹林风,血染花梢雨。

我老无家可得归,萝窗睡饱云黏衣。

山童推枕破残梦,报道有僧开竹扉。

何方圣者来寻讨,解包颺下青龙钞。

便欲庭前纵火焚,净地岂容狼藉了。

问渠何日离飞来,两月奔驰未到家。

好劝急归休歇去,春风落尽武林花。

不雨不晴秋气味。

酒病秋怀,不做醒忪地。

初换夹衣围翠被。

蔷薇水润衙香腻。

旋折秋英餐露蕊。

金缕虬团,更试康王水。

幽梦不来寻小睡。

无言划尽屏山翠。

刘师携琴来,自言有术驱雷霆。

闻之冁然笑,人心未动谁为声。

阳居阴位阳行逆,日循阳度日数赢。

必尝凝聚乃奋击,不有降施讹诈升腾。

刘师携琴来,为我鼓,一再行。

若知雷霆起处起,便知音是人心生。

百寻竿上掷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