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作于:(1931年) 三月这首是写给片山松元的。《鲁迅日记》1931年3月5日,诗中“如”作“于”,“皎”作“皓”,“皓”作“素”。①湘灵:《后汉书·马融传》注:“湘灵,舜妃。”②高丘:楚国山名。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③唐朝钱起《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④太平成象:《通鉴·唐纪六十》,大和六年,唐文宗问宰相牛僧儒:“天下何时当太平?”牛答:“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秋门:李贺《自昌谷到洛后门》:“苍岑竦秋门。”曾益注:“洛阳有宜秋门、千秋门。”洛阳是东都,这里借秋门指南京。
人烟一簇。
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
楼阁参差,下瞰水天红绿。
腰间剑去人安在,记千年、寸阴何速。
山趋三岸,潭吞二水,岁丰人足。
是处有、雕阑送目。
更无限笙歌,芳酝初熟。
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
雨中尤爱烟波上,见渔舟、来去相逐。
数声歌向芦花,还疑是湘灵曲。
酌君以江南腊酿之酒,祝君以古戎秋芳之兰。
饯君以慈恩千佛之笔,赠君以洪鈩九转之丹。
酒呼美禄壮行色,兰取剩馥香人寰。
笔将披腹写今古,丹可换骨超仙凡。
霜晴水瘦过滟澦,春和花发登长安。
妙龄翰墨富摛藻,肯堂源委从巍冠。
珊瑚文采世所贵,玉树潇洒人争看。
出门西笑著鞭去,郄林许我高枝攀。
湘灵诗成看神助,论秦赋汉从容间。
大对尧阶丹地前,细陈蜀道青天难。
已然遄往证屡恶,方来未菊忧多端。
当思头目我吴楚,罔忽腹背皆夷蛮。
粒珠束桂楮烂贱,鱼頳嗟维艰。
马老伏枥筋力尽,剑新出匣锋铓寒。
维国大宝一个信,维民司命一分宽。
挽回线脉冀天鉴,生意庶可岷峨还。
直须建策迈晁董,无愧名第联欧韩。
胪传可卜庆云见,会见喜色盈天颜。
宫袍新赐歇弁弃,昼锦归博庭闱欢。
乡闾相贺宝坊又一瑞,益使天下钦湘山。
岳后湘灵,曾孕个、擎天人物。
临古岘、纶巾羽扇,笑驱胡羯。
护塞十年高叔子,出师一表侪诸葛。
有孤忠、分付与佳儿,真衣钵。
刘家骥,驰空阔。
薛家凤,飞横绝。
比君家兄弟,可能豪杰。
草木声名如电扫,毡裘心胆闻风折。
待安排、江汉一篇诗,归来说。
人烟一簇。
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
楼阁参差,下瞰水天红绿。
腰间剑去人安在,记千年、寸阴何速。
山趋三岸,潭吞二水,岁丰人足。
是处有、雕阑送目。
更无限笙歌,芳酝初熟。
休诧滕王看处,落霞孤鹜。
雨中尤爱烟波上,见渔舟、来去相逐。
数声歌向芦花,还疑是湘灵曲。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
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
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
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
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
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
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
有谁见、罗袜尘生。
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
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
怕佩解、却返瑶京。
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
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