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清平乐 太山上作

江山残照。

落落舒清眺。

漳壑风来号万穷。

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

醯鸡日远天高。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蒙古灭金之后 ,元好问感慨故国沦亡 ,不愿为官 。公元1236 年3 月 ,他与一位友人赴泰安旅行,在三十天的行程中,他游览了东岳泰山并写下了《清平乐》等词。在词中,元问好表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时世事得失的闲淡心情。词一开篇,便展现了一派苍莽景象。夕阳的余晖照遍了眼前的山峦河流,词人在泰山上极目远望,四周景物历历在目。此句全从杜甫《次容灵岸》诗中的“落落展清眺”一句来,概括了能见到的总印象,给人以开阔而清的视觉感受。接下来另起一笔,从视觉范围转入对听觉形象的描写,以盛声来表现虎山的壮伟气势。作者借用《庄子·齐物论》中描绘的“作则万窍怒号 ”。来形容峡谷间山风吹来,大小洞穴齐声作响的动态美 。下句进一步加强风声效果 ,风入松林,林间响起阵阵悲壮的呼啸声。两句一从山谷中写风 ,一从松林间写风 。风不可见 ,借物可知 ,一“号”一“啸”,表现生动。“悲”字又具有词人的主观色彩,同时开启后片的抒情。泰山以其高耸特立,视野开阔,历来为登临的人们的赞叹。词人登泰山而纵览,白比于井蛙见到了大海上的云的波涛,醯鸡见到了遥远处的太阳、高高的天 ,大开了眼界。“井蛙”出于《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读者 ,拘于虚也。”井底之蛙,由于受的狭小环境的局限,不知道有个大海,因此也不可能去谈论大海 。“醯鸡”也典出《庄子》的《田子方》篇中。醯鸡是醋瓮中的蠛蠓,一种小虫,瓮子有盖盖着,不见天日;一旦揭去盖子,它就见到天了。词人登上泰山 ,也有这种感受 。下句“醉眼千峰顶上”,就写出了如同井蛙脂海,醯鸡见天的所达到的那种境界。当身之所处,眼之所见 ,心之所感,泊于笔端,于是便有”世间多少秋豪”的顿悟之句。这一句是反用《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的部意。庄子主张万物齐一,不是从形式上看待事物的大小。秋天野兽新生的毫毛本小,而百安其为小;泰山本大,而百得其为大,因而大非大,小非小,甚至小即是大,大即是小了。词人借用此句,本意是要说 ,世上的种种情事也不过如秋毫一般渺小,包括功名得失、人事悲欢等。词人此刻正当故国沦亡之时 ,心情悲伤、惨淡。“世间多少秋毫”一句,实是以旷达掩其苦闷,与上片末句“长松悲啸”意境相同。全词短短八句,四处化用《庄子》中的语句,却不向老庄思想中讨生活,中间也并非枯燥说理,而是以形象语抒发情怀 ,风格清脚沉郁 ,显得自然而精炼。

诗人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420篇诗文

诗文推荐

谁分天种。

来上花鬘供。

绿叶素云姿雅重。

那得愁心频捧。

他花自是无工。

不关香淡香浓。

才问为谁含笑,盈盈靴面_风。

烟鬟敛翠。

柳下门初闭。

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

今宵水畔楼边。

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断云漏雨。

依约西山暮。

风定樯高须小住。

不忍带将春去。

此行抑有求欤。

青衣拟问平都。

万里一钩新月,相忘常在江湖。

君词为寿。

绝妙孙辛妇。

但恨杯无露添酒。

空等待梅花久。

喜君白首还玄。

人间合信天缘。

如此相从至老,我亦何倦余年。

秋声隐地。

叶叶无留意。

冰簟流光团扇坠。

惊起双栖燕子。

夜堂帘合回廊。

风帷吹乱凝香。

卧看一庭明月,晓衾不耐初凉。

天先天后。

真土藏灵秀。

妙用自然循火候。

节节薰烝教透。

不分龙麝檀沈。

都能入鼻通心。

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天先天後。

真土藏灵秀。

妙用自然循火候。

节节薰烝教透。

不分龙麝檀沈。

都能入鼻通心。

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香凝娇聚。

玉立临春树。

细看司花留意处。

都在轻匀浅注。

相逢南陌东城。

有情只似无情。

说与新来憔悴,莺儿不解丁宁。

新来塞北。

传到真消息。

赤地居民无一粒。

更五单于争立。

维师父鹰扬。

熊罴百万堂堂。

看取黄金假钺,归来异姓真王。

雪余寒退。

惟有青松在。

春不加荣寒不悴。

用舍如公都耐。

流肪磊落龟蛇。

会留红日西斜。

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桃花。

莲开欲遍。

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

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

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秋香谁买。

散入琉璃界。

点缀小红全不碍。

还却铅华余债。

夜来月底相期。

一枝未觉香迟。

恰似青绫帐底,绛罗初试裙儿。

锺山高处。

又结层楼住。

山自苍苍江自去。

万景一时收聚。

平生湖海诗豪。

更倾五斗香醪。

不信人间好句,不教驱入霜毫。

春风倾倒。

京洛春回早。

走马章台人未老。

金翠*雏更好。

安排美景良辰。

放教花柳搀新。

谁似君家池馆,又添丹桂灵椿。

为改之曰官样黄,作清平乐词,且令方内知有此名也。

重重叠叠。

娜袅裙千襵。

时样官黄香百叶。

一岁相逢两节||。

曲阑绕遍芳丛。

一枝作意妍秾。

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

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

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香团娇小。

拍拍春铄和。

一树铅华春事了。

消甚珠围翠绕。

生经闹簇枯枝。

只愁吹破胭脂。

说与东风知道,杏花不看开时。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

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

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瀛洲春酒。

满酌公眉寿。

日照沙堤春傍柳。

恩暖朝天衮绣。

东君著意丁宁。

芳酸先许梅英。

要就升平滋味,待公来进君羹。

芦洲晚净。

雨罢江如镜。

属玉双飞栖不定。

数点晚来烟艇。

梦回满眼凄凉。

一成无奈思量。

舟在绿杨堤下,蝉嘶欲尽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