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天津桥上

身长七尺好奇男,汝何悲愤而长忆?

尔之命促数且奇,一生富贵何可期。

胡不及时以行乐,飘零千里,备罹万难欲何为?

人才西渡正纷纷,尔之翘首望何陲?

岂欲长征班定远,杖策以相随。

满目带秋思,意蠢情亦痴,天津桥上无人知,只得远寄与知己。

赏析

作品赏析

此诗为刘少奇1921年赴苏学习前,书写在自己照片背面,寄给同乡、同学和好友洪赓扬的,应该是即兴之作。诗中有三处需要说明:1.西渡,指当时一些进步青年先后远赴法国、苏俄留学。2.班定远,指西汉班超,曾远征西域,封定远侯。3.天津桥,在洛阳附近,传说为宋人邵康节闻杜鹃声处。五四运动前后,是现代中国初步觉醒的年代。马克思主义等思潮逐渐传入,进步知识分子纷纷踏上救国之路。刘少奇也加入到探索的潮流之中。在留法勤工俭学热的影响下,刘少奇于1919年夏产生了留法的念头,因筹措不到费用而放弃。1920年8月,他听说可以经长沙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介绍去苏俄学习,又萌发了留俄的想法。随即,刘少奇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由贺民范和长沙俄罗斯研究会介绍去上海,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留俄预备班学习俄语。1921年夏,赴苏俄,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学习。同年冬,在东方大学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春,刘少奇回到中国,开始了职业革命生涯。《 天津桥上》,是刘少奇刚刚参加革命时所写。同一时代,毛泽东写下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诗句,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洪亮呼声。周恩来唱出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慷慨诗作。而刘少奇的这首《天津桥上》诗,只是个人心境的一种写照,情调并不高亢激越,甚至流露着探索中的迷茫(这恐怕也是国内有关刘少奇出版物中未收入此诗的原因吧)。对此,后来成为革命领袖之一的刘少奇似乎并不讳言,他与自己的子女谈到当年经历时说过:“我加入党的原因,是我认识到我无法单枪匹马地解决个人问题,只有通过解决国家的民族的和整个社会的问题,个人的问题也才能得以解决。整体利益提高后,个人利益才可以提高。” 《天津桥上》一诗,为我们了解刘少奇的早年思想发展轨迹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洛厄尔·迪特默的《刘少奇》一书出版于1974年。华夏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此译著,为当时“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刘少奇的传记”。《译者前言》特别说明:“译者为了忠实原文,尽可能查证原文出处照摘录出(包括刘少奇1921年所写的诗在内),因而是可信的。”此书特约编辑陈晋,为国内中共党史专家。按照规定,出版社出版此类书籍须报有关方面审定。可见,《天津桥上》确是刘少奇真实诗作,而且是其一生留下的唯一诗作。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一勺水,不满斗。

我吸之,勺在手。

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

主人饮,小池凿;

吾蔀青,天纳牖。

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

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

故老青葭岸,先知i7子贤。

皇泽均普,群生遂。

万宇和祔,讲天津、合祭圣宗神祖,八音钧奏谐节。

堂上荐鸣球,琴瑟击。

越布濩、霜空静,月华凝、光景蔼蔼。

纷纷晓霞披。

和铃作、鸾舆回。

天人共睹,庆无疆、祚崇明祀。

五辂驾、腾黄纯驷。

旗常扈跸严环卫。

公卿奉引,虚徐弛道,祲容靡。

葱葱郁郁,祥风瑞霭。

发天光旖旎。

锡羡丰融,漏泉该浃,上恩遐被。

群心豫,颂声作,皇德至,侔乾贶,浩浩霈。

即心即佛,山无得数。

非心非佛,水无重数。

不是心不是佛,白云又无重数。

荐福恁麽告报,灞陵桥上望西川。

步行骑水牛,空手把锄头。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一理足,万事周。

一尘起,大地收。

机先别有活路,开口不在舌头。

两头点土,中心虚悬。

人足踏跋,不肯下钱。

咸阳宫中四尺镜,照人五臟何炯炯。

桑田沧海千馀年,百炼依然化为矿。

君从何处得此物,铸就双瞳敌秋月。

向来照心今照形,不事澜翻三寸舌。

远冲风雪肯我过,看来犹未深知我。

我方簑笠立钓矶,万事浮云都勘破。

噫嘻吁,只今神目鬼眼纷道途,暗中许负应卢胡。

试问何如林家老碧鉴,不知天津桥上复有龙钟无。

石说法,不谈禅。

句句皆含妙,明明不在言。

难将耳听,只贵心传。

此外别求玄路入,洛阳桥上望长安。

青山不曾乘云去。

怕有愚公惊著汝。

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著处。

三星昨夜光移度。

妙语来题桥上柱。

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桥上水光浮雪。

桥下柳阴遮月。

梦里去寻香,露冷五更时节。

胡蝶。

胡蝶。

飞过闲红千叶。

世纷枨触不胜忧,尚未忆薰风故国游。

惝怳梦回身八翼,凄凉别久日三秋。

愿驰玉軑天津阻,拟问星槎海浪浮。

千载指南先觉在,行迷未远却回头。

日暮迎祥对御回。

宫花载路锦成堆。

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

奏舜乐,进尧杯。

传宣车马上天街。

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

珍符锡佑启真人。

储思在斯民。

勤劳日升万物,皆入陶钧。

收威柄,更法令,鼎从新。

东风吹百卉,上苑正青春。

流虹节近,衣冠玉帛,交奏严宸。

万寿祝尧仁。

忽听宫车晚出,但号慕,瞻云路,企龙鳞。

穷天英。

冠古精神。

杳然上傃,人空望、属车巡。

虚仗星陈。

画翣环拥龙輴。

泉宫掩,帝乡远,邈难亲。

反雕轮。

飞羽盖、还渡天津。

雾迷朱服,风摇细扇,触目悲辛。

列嫔嫱,垂红泪,浥行尘。

相将问。

何日下青旻。

君不见宣和艮岳绿萼梅,百花魁中此为魁。

绛霄灯火不终夕,剪为荆薪燬为灰。

又不见驻跸钱塘开聚景,此梅又花天宠幸。

江神不才马飞渡,踏碎禁地花无影。

两地百五十年余,花与国都相有无。

谁知造物不尽意,尚留人间一种癯。

山中佳人清似水,放开吟饕嚼花髓。

我未见花得见诗,见诗便与花相似。

且闻九月花已芳,奇观到眼诗为忙。

腊前年后是正候,忽为秋光岂其常。

大庾岭头炎瘴地,年年早开不为异。

四明相去数千里,不应早花亦如此。

吁嗟地气如车轮,自南而北知几春。

如今所见到草木,不独飞鸟啼天津。

梅乎梅乎本清绝,花如白玉枝如铁。

矫矫胡为心亦随,不念从前傲霜雪。

唐苑九月夸梨花,鹤林九月艳杜鹃。

我欲梅根一酹酒,谨勿与彼争取非时妍。

南山有孤凤,丹羽何葳莆。

朝餐琼树实,夕饮天津池。

岐阳曾一鸣,千载今无朝。

将从和风翔,俯视尘壤换。

粱藻匪君食,枳棘匪君楼。

遐举昆丘阳,肯为云罗羁。

坐迟箫韶成,振翮来位。

一掬天和金粉腻。

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

意密莲深秋正媚。

将花寄恨无人会。

桥上少年桥下水。

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

浪浅荷心圆又碎。

无端欲伴相思泪。

何处是秋风。

月明霜露中。

算凄凉、未到梧桐。

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

客路怕相逢。

酒浓愁更浓。

数归期、犹是初冬。

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

见说春时,新波涨、二川溶溢。

今底事、沙痕犹褪,石渠慳碧。

人意不须长作解,兴来便向杯中觅。

纵茂从修竹记山阴,千年一。

薰吹动,春工毕。

桥上景,壶中日。

况梅肥笋嫩,雨微鱼出。

只恐延英催入觐,不教绿野长均逸。

任多情、胡蝶满园飞,狂踪迹。

望葱葱佳气,虹渚祥开,斗枢光绕。

析木天津,正灵晖腾照。

鹭缀分班,象胥交贡,奉御觞清晓。

玉殿寒轻,金徒漏永,瑞炉烟袅。

万宇均欢,示慈颁燕,寿祝南山,庆均凫藻。

缥缈红云,望九重天表。

舞兽锵洋,抃鳌欣戴,度管弦声杳。

历草长新,蟠桃永秀,与天难老。

高僧自有神通力,伏锡横空反搭两堤。

会见大夫乘驷,宁无学士助腰尿。

一溪帆影浪花转,百尺栏杆石笋齐。

有客天津闲信步,杜鹃声裹夕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