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顺治归山诗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塔如来三等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赏析

作品赏析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这个天子不愧是千古异类,在盛年竟发出如此惊天之语!在这首赞僧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情僧”的多愁善感,他的浪漫与惆怅,他的终极关怀,在这里,他不像什么政治家,倒是更像一位痛苦行吟的诗人。而诗人的“审美”人生境界,恰恰更接近人的本质。福临羡慕出尘脱俗的僧家生活,看不起荣华富贵、江山皇权。这点在历朝历代,是极少见的。因为他在“迷误”中仍要分清“宇宙人生什么更具价值”,“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他认为万古帝王功业只是虚幻之梦,不可能“不朽”,故而他选择“痴情”。他固执,率性而为,一旦痴迷,则难以自拔,或者说不想自拔。就像他痴迷佛学,深爱董鄂妃一样,全身投入。因为痴迷佛学,他甚至要放弃皇位,皈依佛门。因为深爱董鄂妃,他可以不顾任何政治影响、不顾天下人的唾弃,最后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恋尘世。关于他与董鄂妃的平等真爱情,甚至让人们唏嘘百年。当然,他看到了“空”,只是“看空”而已,没有看空“看空”,并不究竟和彻底,仍然有所执,终究要“流浪”或因所执对象的“变动不居”而抑郁。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找不到自己的“钟情”“心安”之处,仍是不幸的,愿天下“有情人”“有心人”不无奈,亦不孤独。叹叹《永相别》,唏嘘思无邪:“西风烈,残阳斜,生与死永相别。来去之间,重重叠叠,云中梦中不见天阶。苍茫人生,古来阴晴圆缺。爱过恨过,临行依然不觉。笑声伴泪水,奔流年年月月,此生悲喜难决。但原风雨路上独行夜,你如花,我如叶,如泣如诉。我是飘零叶,此去永相别,来生相逢处,泪难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d23dcc0101bytd.html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兰芷生兮芙蓉披。

上山采琼蕊。

穹谷饶芳兰。

采采不盈掬。

悠悠怀所欢。

故乡一何旷。

山川阻且难。

沈思钟万里。

踯躅独吟叹。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四海如春,时维帝心。

遇特而感,其传至今。

宫扇之存,有此神翰。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

翩翩弓之觩兮,其亦弛则橐兮。

厩我乘马,不适以驾。

同彼乘驹,亦食以刍。

不妨谈笑又诗成。

解後何时可?

平章後月凉。

前期来一夕,古寺作重阳。

白酒多多载。

黄花急急香。

遣诗愁已遣,何况更连床。

问舟初立柳汀沙,云日昇空渌影斜。

诗橐耻随金埒客,蔬肠未厌玉川茶。

青湖波外方游女,翠幄丛间亦晚花。

小待春归箫鼓静,还容补被款禅家。

再次韵二首其二,尘中谁定免营营,鹭渚鸥沙且旧盟。

夙世林逋漫千首,逢人圆泽悟三生。

扣门喜共僧窗饭,斲句犹能镜样清。

身世已抛春梦外,更於文字措讥评。

瓮余残酒。

膝有横琴。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凄锵笙管遒。

参差舞行乱。

轻肩既屡举。

长巾亦徐换。

云鬓垂宝花。

轻妆染微汗。

羣臣醉又饱。

圣恩犹未半。

河州多沙尘。

风吹黄云起。

王家碧香酿,刘尹建安诗。

点尽苍苔色欲空。

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余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淡中。

听软语,笑衰容。

一枝斜坠翠鬟松。

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东家近新富,满地布苔钱。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

见《诗式》)

诗骨梅花瘦,归心江水流。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税驾金华。

讲学秘馆。

有集惟髦。

芳风雅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