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庭燎

夜如何其?

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

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

夜乡晨,庭燎有辉。

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译文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天未亮。庭中火烛放光芒,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叮当响。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将尽露晨光。庭中火烛仍明亮,诸侯大臣快来到,看见旌旗在飘扬。

注释

⑴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⑵其(jī):语尾助词。

⑶央:尽。

⑷君子:指上朝的诸侯大臣等人。

⑸鸾:也作“銮”,铃。古代车马所佩的铃。将(qiāng)将:铃声。

⑹艾:尽。

⑺晣(zhé)晣:明亮貌。

⑻哕(huì)哕:鸾铃声。

⑼乡(xiàng)晨:近晨,将亮。乡:同"向"。

⑽有煇(huī):犹煇煇,光明貌。一说火光暗淡貌。朱熹《诗集传》:“火气也。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

⑾言:乃,爱。旂(qí):上面画有交龙、竿顶有铃的旗,为诸侯仪仗。

赏析

此诗描写宫廷早朝的景象,表现君王勤于政事。诗共三章,第一章写夜半之时不安于寝,急于视朝,看到外边已有亮光,知已燃起庭燎;又听到鸾声叮当,知诸侯已有入朝者。说明宣王中兴,政治稳定,百官、内侍皆不敢怠于事,诸侯公卿也谨于君臣大礼,严肃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会;而宣王勤于政事、体贴臣下、重视朝仪的心情,也无形中见于言外。

  第二章时间稍后,但黑夜尚未尽,庭燎之光一片通明,銮铃之声不断,诸侯正陆续来到。朱熹说:“哕哕,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诗集传》)

  第三章写晨曦已见,天渐向明,庭燎已不显其明亮。按《说文》:“煇,光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煇、光有别:朝旦为煇,日中为光。”又《礼记·玉藻》:“揖私朝,煇如也;登车则有光。”说清早由家别大夫之时天尚不太亮,至登车时已大亮。则“有煇”指不太亮的光。这一则可与《庄子·逍遥游》中所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相证,二则可知火炬即将燃尽,故光不如前之明亮。此时来朝诸侯和天子俱抬头看旂。郑玄笺云:“上二章闻鸾声尔。今夜向明,我见其旂,是朝之时也。朝礼别色始入。”观旂而识别其封爵官位。

  昧爽视朝,本为定例,但昏庸之君往往有名无实。宣王勤于朝政,纲纪严肃,上下振作,造成中兴气象,由此诗即可看出。诗中虽未用比兴,也无多形容,但其白描的手法既捕捉到最具特点的情景,也细微地反映出诗人的心理活动和当时心情,实近于天籁。

  此诗为唐代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及杜甫、王维、岑参的和诗所效法。但贾至等人之作主要渲染宫廷的庄严华丽,朝仪的肃穆壮观,君王的尊严神圣及大臣的雍容闲雅,稍嫌铺张堆砌。此诗则着重表现了君王急于早朝的心情和对朝仪、诸侯的关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写人写景结合在一起,颇能传神。两类诗都作于乱后新君刚刚即位之时,但就表现而言,《小雅·庭燎》较之唐诗更为真挚而简练,让人读后深觉言有尽而意无穷。

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及主题,《毛诗序》说:“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齐诗、鲁诗也都以为是周宣王中年怠政,姜后脱簪以谏,宣王改过而勤于政,因有此诗。郑玄笺云:“诸侯将朝,宣王以夜未央之时问夜早晚。美者,美其能自勤以政事;因以箴者,王有鸡人之官,凡国事为期,则告之以时。”但作者是什么人,各家之说不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王者自警急于视朝”,为宣王所自作。然而方氏未列出充分的理由。按此诗应为宣王所作,理由有三条:第一,诗凡三章,从时间说由深夜渐向天明,而三章中俱言“庭燎之光”,则应是居于朝廷者所作;如系大臣、诸侯所作,则就应按由家赴朝路途景象以时间先后为序加以描写。第二,诗中三言“君子至止”,也是以朝廷为立足点言之。第三,“夜如何其”为王问鸡人(掌报晓的人)之语,“夜未央”为由鸡人所告知道的结果,与《周礼·春官·鸡人》所载礼制一致。所以,以此诗为周宣王所作较近诗情。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新庭靖安,祖后燕怡。

有开圣谋,累崇天基。

典章文明,声容葳蕤。

御于邦家,日寿日慈。

一封清诏下金銮。

临遣讲邻欢。

谁问火云挥汗,要看易水摇寒。

何妨谈笑,平生志节,可障狂澜。

预约黄花前后,殊庭瞻对宸颜。

新符旧历。

交割新年余七日。

谁识春华。

元住东川太守家。

一年一曲。

拟尽形容无可祝。

愿似庭梅。

长向春风伴斗魁。

拙鸠巢杉刺棚,曙出昏入俱不鸣。

双雏脱壳羽翅生,母来哺餵雏无声。

鸠能默默各远祸,一日高飞啄庭果。

金石弃庭,珩璜在列。

绘画乾坤,形容日月。

巍巍功德,赤赤谟烈。

垂亿万年,鸿徽昭揭。

耿耿一寸心,不能去庭闱。

吴云霭霭,楚水悠悠。

眷念庭闱,道阻且修。

为贫而仕,匪食孰求。

曷不偕来,以解尔忧。

年祥辨日。

上协龟言。

奉酎承列。

来庭骏奔。

雕禾饰斝。

翠羽承樽。

敬殚如此。

恭惟执燔。

谁言卞璧无人鉴,但办肯心终不赚,燎却眉毛尚不知,询岐欲往西天际。

阊阖天开,群后在位。

设业设虡,庭燎晰晰。

斧扆当阳,虎贲夹陛。

舞之蹈之,四隩来暨。

飞辔络绝景,访我同心人。

解驾三秀岭,濯足玉华津。

晤言会良契,携手凌高晨。

扬旌出阊阖,羽节趣群真。

入宴明霞馆,回軿过始青。

音灵散空洞,逸响萦云营。

倏忽九万里,流目低蓬瀛。

玉妃款清话,偃盖希林庭。

顾此失彼彼簪缨客,宠辱劳汝形。

神仙有真诀,胡不希长龄。

柯同庭橘劲,色近御衣深。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层丘。

木偃蹇兮枝相谬,皇胡为兮于此留。

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

纯衣兮在御,东风吹兮物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时叙兮何言。

出门兮四顾,渺宇宙兮茫然。

解颐诗训忆趋庭。

四十专城发尚青。

屈指世间无此乐,路行争看老人星。

谁斫碧琅轩,影撼半庭风月。

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茎华发。

龙孙戏弄碧波涛,随手清风发。

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

礼成三爵,乐毕九成。

共离金戺,复列彤庭。

世人具眼知多少,见山不如云山好。

斯人背境自观心,识破云山千万层。

须知万物备于我,高下散殊何往而非道。

善观物者观以心,目所未见心已瞭。

闻君学易多历年,妙处能探造化先。

维艮之背不与事物对,物具一极常与此心会。

君知云山云山亦知君,是之谓行其庭不见其人。

宿雨初晴,花艳迎阳,槛前如绣如绮。

向晓峭寒轻,窣真珠十二。

正朝曦、桃杏暖,透影帘栊烘春霁。

似暂隔、祥烟香雾,朝仙侣庭际。

更值迟迟丽日。

且休约寻芳,与开瑶席。

未拟上金钩,尽围红遮翠。

命佳名、坤殿喜,为写新声传新意。

待向晚、迎香临月须卷起。

岸柳黄深绿已垂。

庭花红遍白还飞。

几回画蜡银台梦,双字香罗金缕衣。

山浅澹,水茫澹,水茫弥。

顿无消息许多时。

杏梁知有新来燕,下却重帘不放归。

鼓钟喤喤,声筦锵锵。

剑佩弃庭,济济洋洋。

礼典告德,皇心乐康。

于万斯年,受福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