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湘中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译文

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水波翻滚,这里自古流传着汨罗江(屈原)的故事。

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蘋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

注释

⑴猿愁:猿哀鸣。

⑵踊:往上跳。

⑶汨罗江:汨(mì),汨罗江在湖南岳阳,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⑷苹藻:苹泛指没有根的浮水植物;藻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赏析

前两句,写诗人在政治上突如其来的打击,在诗人心底激起了无法平息的狂澜,从而形成了诗中起调那种突兀动荡的气势,语调拗折,句法奇崛。这里诗人运用倒装句法,突出了山猿愁啼,江鱼腾踊,湘波翻滚,一派神秘愁惨的气氛,以为诗人哀愤的心境写照。首句又连用“猿”、“鱼”、“踊”等双声字相间,以急促的节奏感来渲染诗人激动不平的心声。因而,诗人虽然没有直抒见到汨罗江时所引起的无穷感慨,却自有不尽之意溢于言外。

  后两句,韩愈借屈原跟渔父相遇有感而歌的故事,感慨自己就像当年的屈原,因此那悠闲的歌声似乎永远在嘲弄着一代代执着于改革政治、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志士仁人。这里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情景交融,浑成无迹,构成清空孤寂的境界,与前两句激切哀愁的气氛在对比中达到高度的和谐,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茫茫水天怅然若失的神情,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的悲愤和牢骚。

  全诗不写与屈贾同病相怜之苦,而是写英魂无处凭吊之情。不正面用典,而是以神秘空灵的意境烘托心头的迷惘惆怅,这就更深刻地表现了世无知音的寂寞悲凉。全诗寓激愤哀切之情和排奡跌宕之势于清空的意境和深长的韵味之中,将探怪求新的特点和传统的表现方法揉为一体。

背景

贞元(785-805)末年,韩愈官监察御史,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遭谗被唐德宗贬到偏远的广东阳山县当县令。诗人来到汨罗江本是为凭吊屈原而一泄心中的郁闷,然而就是在这里也得不到感情上的慰藉。江边到处飘浮着可供祭祀的绿苹和水藻,可是屈原投江的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初贾谊尚能投书一哭,此时却连祭奠的地方都无从找寻,唯有江上的渔父舷歌依然,遥遥可闻。因此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7篇诗文

诗文推荐

湘江碧。

故人同作湘中客。

湘中客。

东风回雁,杏花寒食。

温温月到蓝桥侧。

醒心弦里春无极。

春无极。

明朝残梦,马嘶南陌。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②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③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疬,胡为苦留滞。

④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⑤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洞庭春水如天,岳阳楼上谁开宴。

飘零郑子,危栏倚遍,山长恨远。

何处兰舟,彩霞浮漾,笙箫一片。

有娥眉起舞,含*凝睇,分明是、旧仙媛。

风起鱼龙浪卷,望行云、飘然不见。

人生几许,悲欢离聚,情钟难遣。

闻道当时,汜人能诵,招魂九辩。

又何如乞我,轻绡数尽,写湘中怨。

马去不用鞭,咬牙过今年。

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

游心杳何境,宴坐入冥默。

解空与密行,名腊信崇德。

吐论驾秋涛,龙宫发胸臆。

群迷行大夜,浩浩一昏黑。

赤水千丈深,玄珠几人得。

持杯挹溟涨,至理安可测。

宁假喻芭蕉,真成嗅薝卜。

松声扫白月,霁夜来静域。

清梵罢法筵,天香满衣襋.何方济了岸,祗仗慈航力。

愿与十八贤,同栖翠莲国。

明珠盈斗,黄金作屋,占了湘中秋色。

金风玉露不胜情,看天上、人间今夕。

枝头一点,琴心三叠,算有诗名消得。

野堂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

溪山佳处是湘中。

今古言同。

平林远岫浑如画,更渔村、返照斜红。

两岸荻风策策,一江秋水溶溶。

苍崖石壁景尤雄。

人自西东。

利名汨没黄尘里,又那知、清胜无穷。

何日轻舠蓑笠,持竿独钓西风。

割镫难留乘马东。

花枝争看袅长红。

衮衣空使斯民恋,绿竹谁歌入相同。

回武事,致年丰。

几多遗爱在湘中。

须知楚水枫林下,不似初闻长乐钟。

湘中固多山,夹岸万马屯。

坡陀无敢高,似逊乔岳尊。

晓投望云亭,众丘拱墙藩。

浓岚忽飘荡,积翠浮云端。

天柱已峻极,祝融更高寒。

紫盖郁当中,冈势汹崩奔。

峙为赤帝峰,下直宫壖垣。

角楼捧双阙,圆方模九阍。

炎符抚中兴,南正实司天。

草木薰协气,山林奠神奸。

妥灵有备物,龙卷鸾旗轩。

走忝桂林伯,与神俱南辕。

上谒礼亦宜,为国忧元元。

心空祸福相,古井寒无澜。

杯珓不用掷,但愿归田园。

相传壁画好,拂拭尘埃昏。

弓刀立壮士,剑佩班灵官。

後宫行乐处,窈窕千云鬟。

锦地舞月书,珠栊侍春闲。

武氏笔已绝,梗概犹清妍。

旋车阖庙去,颇厌山市喧。

胜果招客游,径排集贤关。

梵庋绚杂组,锡杖锵古鐶。

避雨胜业阁,晚晴留凭栏。

石廪*岣嵝,望眼增孱颜。

上封眇孤绝,南台半云烟。

碧岫有灵药,朱陵巢洞仙。

病倦懒幽讨,山僧镌我顽。

松樛唐季枝,柏局隋初根。

奇事不胜纪,重游当细论。

风露晚珊珊。

洛下湘中接佩环。

急把一杯相劳苦,云端。

只恐冰肌亦自寒。

二客共阑干。

潋潋鲸波吸未干。

待得月华移十丈,乘欢。

更上层楼极处看。

吾党仲容,行修能通。

而志卓然,以慕直躬。

尝侪扣阍,力摧奸锋。

上旌其言,擢第南官。

府庠诸生,坐斥匆匆。

君尽远诒,盍援掖逢。

予疏已先,所见略同。

每起敬爱,有烈士风。

予归里闬,时访藋蓬。

匪义不谈,惟理是穷。

告予戍及,栖枳湘中。

壮哉兹行,近紫盖峰。

刑使杰然,蜀彦之雄。

埋轮大勇,折槛精忠。

朝夕趋承,必得所从。

一被容接,终身登龙。

惟仕首辅,必廉必公。

惟学策要,必敬必恭。

胡张之乡,名理之宗。

公余取友,以相磨礲。

玄子来前,还忆汝,今朝初度时。

是吾家几世,书香阀阅,我翁畴昔,心地坦夷。

宅相伊何,泛红老子,汝母慈仁有儿。

如今恨,倚门人去,和胆为谁。

丈夫七十何为。

算三十功名已是迟。

要经天纬地,拓开实用,嘲风弄月,省可虚词。

我亦平生,卮言徒费,犹酌檐花向九疑。

团*好,待老吾泉石,留汝钟彝。

贫,性亦疏散,房中惟有一败箧,以绳约之,箧中无所有,又以纸外护之甚严,暇日时复展玩。

明年戊申,不幸先公弃捐,自是见辄呜咽,殆不忍观。

皇庆壬子,玄免先公丧,又二年矣。

先公在时,所定谢氏,岁久不克成婚。

继妣长沙郡君,谋为玄毕婚姻,而玄方游湘中。

继妣老妮启玄箧,取故衣浣濯补纫,以俟新婚。

老妮目不知书,箧中文字,亦为所持去,此词亦在焉。

玄归而求之,竟失其所,遍索十数日,无得,深自刻责,以为不能宝藏先人之训,遂为此生抱恨之大端。

每至劬劳之日,则泣而识之,如是二十五年,屡尝之先公,冀阴相之,庶几复见此词,以无负付嘱之意。

延佑乙卯以来,玄侥幸科第,历官中外,至元元年乙亥,叨恩翰林直学士国子祭酒,先公赠翰林直学士亚中大夫轻车都尉,追封渤海郡侯。

寻蒙奎章近臣奏请,有旨申词臣,制碑以赐。

玄感激之余,付书还家,嘱舍弟信翁,先白於弥。

告祭之日,诸昆弟子侄咸集中堂,侄进老前曰,昨日偶治故书,得先祖手泽一纸,食殆半,乃寿八翁沁园春也。

兄弟相视,大惊曰,此汝叔平时偏求而不得者,汝何得此。

众取视之,果然,即付书报玄京师。

二年丙子夏,谒告南归立碑。

甫抵舍,侄即以词见遗。

玄奉词涕泣,如隋珠和壁,去而复还,自计生平可喜之事,未有过此,呜呼异哉。

词所谓宅相伊何,泛红老子者,谓外大父临贺府判理齐李公也。

倚门人去,和胆为谁者,是岁免先夫人丧也。

嘲风弄月,省可虚词者,玄少作颇患多,故先公以实学之也。

犹酌檐花向九疑者,先公分教春陵时将之官也。

虽然,玄之至喜者,以此词之失而骤得,则先公若有阴相之也,他日或可伯鲁授简之责也。

其至惧者,则以先公期待之意如彼,而玄之疏文学所成就若此,其何以伯符不克负荷之讥乎。

装既完,踪迹所至,必携以自随。

三年丁丑,以侍讲学士召入京,戊寅春,以二品恩例申请,夏五月,进赠中奉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冀郡公。

先妣追封冀郡夫人。

六月甲申祭礼毕,因出此卷,再写善本,并致感云。

男玄泣血书于贤良坊寓舍。

圭齐文集卷十四

问疏斋、湘中朱凤,何如江上鹦鹉。

波寒木落人千里,客里与谁同住。

茅屋趣。

吾自爱吾亭,更爱参天树。

劳君为赋。

渺雪雁南飞,云涛东下,岁晏欲何处。

疏斋老,意气经文纬武。

平生握手相许。

江南江北寻芳路,共看碧云来去。

黄鹄举。

记我度秦淮,君正临清句。

歌声缓与。

怕径竹能醒,庭花起舞,惊散夜来雨。

芳莲坠纷,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此花迥绝他花,湘中不减吴中盛。

疑从太华,分来岳麓,根_玉井。

炬列千红,盖擎万绿,织成云锦。

向壶天清暑,风梳露洗,尘不染、香成阵。

好是一番雨过,似轻鬟、晚临妆镜。

阿环浴罢,珠横翠乱,芳肌犹润。

载月同游,隔花共语,酒边清兴。

问六郎、凝伫多时,公不饮、俗几甚。

淡云收、晓来春满湘中。

柳如烟、花枝如糁,万红千翠织浓。

照帘旌、微穿丽日,动罗幕、轻转香风。

天上良辰,人间淑景,生贤和气显殊钟。

映时表、南山北斗,相并两穹崇。

须知道、英明罕比,文武谁同。

奉慈亲、承颜戏彩,更闻吉梦占熊。

扫蛮氛、遂清三楚,定徐方、行策元功。

趣召遄归,康时佐主,指挥谈笑虏巢空。

寿觞举、器舟斟海,不用水精钟。

休辞醉,千龄会遇,美事重重。

翰墨大全丙集。

卷十三。

终日空理棹,经年犹别家。

顷来行已远,弥觉天无涯。

白云意自深,沧海梦难隔。

迢递万里帆,飘飖一行客。

独怜西江外,远寄风波里。

平湖流楚天,孤雁渡湘水。

湘流澹澹空愁予,猿啼啾啾满南楚。

扁舟泊处闻此声,江客相看泪如雨。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