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青杏儿·秋

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

清商应律金风至,砧声断续,笳音幽怨,雁阵惊寒。

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

秋光谈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

译文

①这首词选自《宣德宁夏志》。青杏儿,词牌名。

②独凭阑干:《宁夏志笺证》(吴忠礼笺证)作“儿凭阑干”,误。

③清商:古五音之一,商声。应律:应和乐律。金风:秋风。

④砧声断续:意思是时不时传来捣衣声。砧,捣衣石。

⑤雁阵:群雁飞行的行列整齐,好像军队布阵一样。

⑥凝眸:眼神集中不流动;注视。

⑦迢迢:遥远貌。

注释

①这首词选自《宣德宁夏志》。青杏儿,词牌名。

②独凭阑干:《宁夏志笺证》(吴忠礼笺证)作“儿凭阑干”,误。

③清商:古五音之一,商声。应律:应和乐律。金风:秋风。

④砧声断续:意思是时不时传来捣衣声。砧,捣衣石。

⑤雁阵:群雁飞行的行列整齐,好像军队布阵一样。

⑥凝眸:眼神集中不流动;注视。

⑦迢迢:遥远貌。

诗人简介

朱栴一般指朱木旃。朱栴(zhān音毡)(1378.2.6.—1438.8.23.),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号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应天府(即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正统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 年.8月23日)病逝,享年61岁。逝世后,埋葬在今宁夏同心县韦州明王陵。朱栴死后,被明英宗谥曰“靖”,史称“庆靖王”、“大明庆靖王朱栴”。朱栴是庆王府第一代庆王,他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在宁夏生活45个春秋。► 5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尘起,大地收。

一叶落,天下秋。

甲巳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秋近草虫乱,夜遥霜月低。

峨眉多雨雅江秋,溢岸清波入郡流。

风樵若耶路,霜橘洞庭秋。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

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衣粗布衣齕藜苋。

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

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

十步宫香出绣帘。

恼人帘底月纤纤。

五花骄马垂杨渡,孤负仙郎侧帽檐。

秋澹澹,酒厌厌。

新诗和恨入香奁。

相思恰似鸳鸯锦,一夜新凉一夜

蛩声千里暮,雁影一天秋。

峰后月明秋啸去,水边林影晚樵还。

明镜如明月。

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

终是一秋蓬。

君不见陈家天子春茫茫,后庭玉树凝冷光。

楼船江上走龙阵,宫中只报平安信。

酒波滟滟蒸粉香,暖翠烘烟妒娇鬓。

无愁老夫貂鼠裘,降旗摇动台城秋。

生绡束缚槛车去,始信人间果有愁。

疏钟静起军城晚,华表双高水国秋。

时临秋九,不寒不热。

瓦砾鸣秋蛩,茅檐挂残月。

各自著便宜,正是好时节。

月洗黄芦雪,天生紫蟹秋。

默默之语,如如绝虑。

野水有秋,閒云无雨。

十方三世兮无我安排,六道四生兮非吾行伍。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罢稏一齐收。

树底飞罢盖,溪上放轻舟。

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

黟县小桃川,年来异昔年。

民间何所苦,兵后最堪怜。

石墨湮深井,秋坑斸废田}。

喜闻新令尹,清白有家传。

惟熊佳梦。

释氏老君亲抱送。

壮气横秋。

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

利市平分沾四坐。

多谢无功。

此事如何到得侬。

长亭急管生愁。

楚天秋。

落日寒鸦飞尽、水悠悠。

红蓼岸。

白苹散。

浴轻鸥。

人在碧云深处、倚高楼。

秋气平分,*匆都作充闾喜。

玉堂风味。

磊落青云器。

醉墨乌丝,绿绮传湘水。

千秋岁。

月波如洗。

长照金尊里。

秋尽啼衰虫,君思云奈何。

我愚得君思合少,居贤劳我心则多。

非独辞源长,泻海为江河。

平生未始有点缺,玉日拂拭金烧磨。

寻常貙与狸,见一足已嗟。

又况一地卧三虎,狗彘虽勇何敢过。

扬州我何思,青山无一螺。

什市不畜宝,米盐财如他。

而吾三夫子,一身各丘轲。

琼林自生寒,结露成冰柯。

文章日组纬,玉机飞金梭。

谁有真珠绳,结作张麟罗。

拔为当世祥,声为太庙歌。

我愿参众民,手足摇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