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暮秋山行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译文

  疲惫的马儿睡卧在长长的山坡上,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风吹进空寂的树林,树叶飒飒作响,好像有人进入林中。苍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没有了灰尘。千万种念头,都在这傍晚出现在脑海,万物的声音都在萧瑟的清晨悲鸣。鶗鴂昨晚还在鸣叫,蕙草已经开始枯萎。何况我这远行的异乡人,自然就会有很多艰苦的辛酸。

注释

⑴飒飒(sà):风声。

⑵旻(mín):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

⑶鶗鴂(tíjué):亦作“鶗鴃”,即杜鹃鸟。

赏析

诗的开头就以“马”“长坂”写山行,但并非写山间行走,而是写山间停歇。而且这种停歇又并非那种充满雅致逸兴的停歇,而是“疲卧”,以马的疲于山行,衬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着,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

  诗的下面四句写“暮秋”,是山行的环境。“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两句先以风吹空林来表现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实则无人来衬托林的“空”,幽深静寂的环境写得十分生动。“如有人” 的比喻,更加反衬出树林的空寂。“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正值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前两句从左右,这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极其生动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说,是“宜称幽致”的,然而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却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诗人之所以“卧”,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烦恼与愁绪集于一身,是由于“疲”。由“千念”一转,写所感。此时正是岁暮时节,而迎萧瑟秋风,诗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调则是一“悲”字。以“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万籁”表明其声响之多,然而这一切音响只能越发触动诗人悲愁心绪。客观环境中的“万籁”,反衬主观心境中的“千念”。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在这里,诗人用屈原诗意,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流露出对岁月,实际是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诗的最后两句在上文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处境:岁月已晚,而自己仍在异乡漂泊奔波。“远行”二字呼应题目“山行”,表现此行之遥远艰辛,同时暗示出远行奔波之毫无成就。诗人所疲于山行的原因,就在诗的这四句中说明了;而“苦辛”二字则为“暮秋山行”作了总的归结。 将暮秋景色与山行所感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衬托,从而突出了诗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其中写山色四句,语句清新自然,描绘生动传神,意境幽远凄清,与全诗格调极为和谐。

诗人简介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4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深明无底,灵异无根。

案山行尽,不见有家。

识浪沥乾,不见有己。

石女掣开金锁钥,木人拨动玉轮机。

方信道从佛口生,法化生得佛法分。

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见眼始是眼。

堂堂无影迹,历历绝思惟。

明满环中,兔怀夜月。

翠横海上,犀晕秋山。

直须及尽玄微,始解承当底事。

萧蛸挂虚牖。

蟋蟀鸣前除。

岁晏凉风至。

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

离居不可道。

闲门寂已闭。

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

千里阻河关。

中复客汝颍。

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

不得一日展。

贫病子既深。

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

暮秋以为期。

良会讵几日。

终日(一作自)长相思。

风日面皮,秋山眉目。

闲情肖水云,野性从麋鹿。

憨憨少室九年,草草曹溪一宿。

穷根彻源,出髓敲骨。

昔上瞿塘滟澦堆,盘涡如井放舡开。

山行欢喜今非错,备见捎濆漩来。

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

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

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

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

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

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

人惭公幹卧,频送子牟还。

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

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

秋山骨瘦,秋水神清。

岩松寒更翠,澗月夜还明。

灵然曲木坐不语,四海九州俱太平。

霞下天垂宇,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

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

谩转却、人间朝暮。

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

奈与世,不同趣。

齐封冀甸今何许。

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

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

叹多少、英雄尘土。

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还见南山否。

花烂熳,草蕃蔗。

峰势欲开树为遮,崔鬼画态间槎枒。

本来枫(木解)经霜染,错认夕阳一片霞。

镇日山行,人倦也、马还无力。

游历处,总堪图画,足供吟笔。

涧水绿中声漱玉,岭云白外光浮碧。

信野花、啼鸟一般春,今方识。

真可羡,林泉客。

真可叹,尘埃役。

想希夷冷笑,我曹踪迹。

七十二峰神物境,几千万壑仙人室。

待身名、办了却归来,相寻觅。

张侯往年官衡州,州之名山无与俦。

蓉旌羽节降白日,紫盖石廪腾清秋。

侯也爱山得山趣,似是昔时王子猷。

每怜马上看草草,不得独往探奇幽。

兹辰归来好风色,熨平翠縠铺湘流。

中流容与沙棠舟,舟中傲睨紫绮裘。

青山喜人不肯走,一一自献当船头。

掀髯转盼领其妙,谁欤知者双蜚鸥。

明霞返照俨不动,白云翠烟相与浮。

独不见巴船捩拖水如箭,盘涡转毂令人愁。

好山纵有岂暇赏,急电一瞬过双眸。

古来会心亦良少,千年几见斜川游。

绝怜诗句余秀色,我起高咏心悠悠。

朱郎落笔宛飞动,毋乃亲见此景不?

嗟侯之意我亦有,艇子况系溪南洲。

秋山石上芝草长,我独胡为此淹留。

忽辞鼓山行,便作径山去。

道人孤飞云,腰包咄嗟具。

两边兄弟间,杨岐一条路。

禅许众人参,院要大家住。

无是亦无非,何喜复何怒。

同粥鼓斋钟,等灯笼露柱。

佛眼接竹庵,云门透圆悟。

尔则有师承,心共成佛祖。

可笑世上儿,妄念分毁誉。

石火电光中,异竟什麽处世哲学。

所得能几多,造业不知数。

生死到头来,请问末后句。

穷汉未必穷,富汉岂真富。

入门相见时,此话莫错举。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帘楼上挂朱栊。

白云天远重重恨,黄草烟深淅淅风。

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浅染霓裳,轻匀汉额,巫山行雨方还。

最好是、肌香蜡莹,萼嫩红干。

曾见金钟在列,钧天罢、笋_都闲。

妖饶似,晓镜乍开,绿沁眉山。

休夸瘦枝疏影,湘裙窄、一钩龙麝随鞍。

便更做、山人倦赏,畏冷无欢。

争奈冰瓯彩笔,题诗处、珠琲斓斑。

清宵永,相对莫放杯寒。

野雪发须,秋山肌肤。

物齐芳蝶梦,情尽露蝉枯。

迹弭水归海,光回星转枢。

言前荐得犹封壳,喝下承当又触途。

天上天下,只个规模。

东坡老翁,有言莫酬。

凉天佳月,即为中秋。

八月中秋天凉,芙蓉花发映禅房。

老胡大道分明在,不必诸方问短长。

短不是短,长不是长。

短长不是处,是道非思量。

思量不及,文彩愈彰。

秋山兮秋云片片,秋江兮秋水洋洋。

风悲兰社,天澹澹浪。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三年三中秋,月作一样奇。

清贫不设客,老倦不吟诗。

今年更凄凉,儿孙锁秋闱。

独坐南窗下,兀兀如孤罴。

迫思欢娱地,无如少壮时,尚记壬辰岁,鹤山靖州归。

八月十五夜,月华散前墀。

诸父秋山阁,群从幽芳池。

赋诗各分韵,醉墨纷淋漓。

鹤山读我句,终夜相嗟咨。

明朝操纸来,倾倒里中儿。

一往三十载,坐念心生悲。

前辈已凋谢,诸兄亦无遗。

奇孤一身在,流落天之涯。

明月如昨日,而我鬓成丝。

天人固异分,何烦涕交颐。

郊原雨过金英秀。

风扫霜威寒入袖。

感君一曲断肠歌,劝我十分和泪酒。

古道尘清榆柳瘦。

系马邮亭人散后。

今宵灯尽酒醒时,可惜朱颜成皓首。

露冷霜寒百卉腓。

容光来与菊花期。

雪香睡足青春梦,晚节随时始衣绯。

流水远,夕阳迟。

秋山敛黛让晴晖。

醉魂不逐西风散,璧月瑶宫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