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
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
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
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
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诸舅。
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
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伐木呼呼斧声急,滤酒清纯无杂质。既有肥美羊羔在,请来叔伯叙情谊。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缺诚意。打扫房屋示隆重,嘉肴八盘桌上齐。既有肥美公羊肉,请来舅亲聚一起。即使他们没能来,不能说我有过失。
伐木就在山坡边,滤酒清清快斟满。行行笾豆盛珍馐,兄弟叙谈莫疏远。有人早已失美德,一口干粮致埋怨。有酒滤清让我饮,没酒快买我兴酣。咚咚鼓声为我响,翩翩舞姿令我欢。等到我有闲暇时,一定再把酒喝完。
1.丁(zhēng)丁:砍树的声音。
2.嘤嘤:鸟叫的声音。
3.相:审视,端详。
4.矧(shěn):况且。伊:你。
5.听之:听到此事。
6.终……且……:既……又……。
7.许(hǔ)许:砍伐树木的声音。
8.酾酒:筛酒。酾(shī),过滤。有藇:即“藇藇”,酒清澈透明的样子。藇(xù),甘美,或释为“溢貌”。
9.羜(zhù):小羊羔。
11.宁:宁可。适:恰巧。
12.微:非。弗顾:不顾念。
13.於(wū):叹词。粲:光明、鲜明的样子。埽:同“扫”。
14.陈:陈列。馈(kuì):食物。簋(guǐ):古时盛放食物用的圆形器皿。
15.牡:雄畜,诗中指公羊。
16.诸舅:异姓亲友。
18.有衍:即“衍衍”,满溢的样子。
19.笾(biān)豆:盛放食物用的两种器皿。践:陈列。
21.乾餱(hóu):干粮。愆(qiān):过错,过失。
22.湑(xǔ):滤酒。
注释编辑1.丁(zhēng)丁:砍树的声音。
2.嘤嘤:鸟叫的声音。
3.相:审视,端详。
4.矧(shěn):况且。伊:你。
5.听之:听到此事。
6.终……且……:既……又……。
7.许(hǔ)许:砍伐树木的声音。
8.酾酒:筛酒。酾(shī),过滤。有藇:即“藇藇”,酒清澈透明的样子。藇(xù),甘美,或释为“溢貌”。
9.羜(zhù):小羊羔。
11.宁:宁可。适:恰巧。
12.微:非。弗顾:不顾念。
13.於(wū):叹词。粲:光明、鲜明的样子。埽:同“扫”。
14.陈:陈列。馈(kuì):食物。簋(guǐ):古时盛放食物用的圆形器皿。
15.牡:雄畜,诗中指公羊。
16.诸舅:异姓亲友。
18.有衍:即“衍衍”,满溢的样子。
19.笾(biān)豆:盛放食物用的两种器皿。践:陈列。
21.乾餱(hóu):干粮。愆(qiān):过错,过失。
22.湑(xǔ):滤酒。
26.迨(dài):等待。
历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宴享诗。但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前人没有深考。
《伐木》和《伐檀》不同,它不是描述伐木劳动,而是由伐木兴起,说到友情可贵。无论亲朋故旧还是新的相识,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并且常来常往。
诗共三章,除首章外,都集中笔墨写宴饮。显然是把宴饮当做建立和联系友情的重要手段。
在抒情方式之选择上,《伐木》的作者采用了一种先迂回后正面的表达方式。诗一开头,就以“丁丁”的伐木声和“嘤嘤”的鸟鸣声,令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一切自在自为。只有这伐木之声和悦耳的鸟鸣在空旷的幽谷里回荡。一个孤独的伐木者,一个出谷迁乔去寻找知音的鸟儿,这两个意象在这仙境一般的氛围中被不断地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重叠和加强:声音使人联想到形象,形象又赋于声音特殊的内涵。从而最终幻化出一个远离现实政治的、借以寄托内心苦闷的超然之境。这一境界是诗人内心的人生理想在潜意识中迂回曲折的表露。同时也是厉王暴政下朝臣们心有余悸、不敢谈论政治而另寻寄托的普遍心态。现实毕竟是现实,随着这一比兴手法的完结,作为政治家的诗人终于强迫自己面对这冷酷的存在世界:“相彼鸟矣,犹求友生。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号召人们起来改变现实,叙亲情,笃友谊,一切从头开始。然后又申之以“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从人情天理处说起,避开政治而为政治,这就是诗人既体察人心,又深谙做诗劝戒之道的地方。
第二章全然是写人的活动,也就是“求友生”之具体表现。开头用语与首章部分重叠,显得整饬又有变化,读来流转而且自然。这里仍然由物兴起,但只用“伐木许许”一句,其余如对鸟鸣的描述一概略去。论者往往因为“伐木”句与后面的“酾酒”句联系紧密,就误认为它也是“赋”(直陈其事)。其实“伐木”云云,乃相应之词,不止形式上叠合延绵,内容也相仿佛,只是为避免刻板滞重,才作此省略。省略也是变化的方式,有变化才有发展,内容为之深化,形式也愈加富丽多姿。于是出现备办筵席的热闹场面:酒是甘美的,菜肴中有肥嫩羊羔,还有许多其他可口的食物,屋子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可以看出主人的诚心诚意,因为宴请客人,不仅是出于礼仪,更是为了寻求友情。被邀请的客人都是长者,有同姓的(诸父),也有异姓的(诸舅)。诗人希望他们全都光临。“宁适不来?微我顾弗!”“宁适不来?微我有咎!”这是他的担心。由于希望甚殷,就生怕它落空。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是真实的,也是感人的。它表明主人的态度十分诚恳,对友情的追求坚定不移。
诗人还批评了不顾情谊、互相猜忌的不良现象:“既有肥羜”,“於粲洒埽,陈馈八簋”,邀请“诸父”、“诸舅”而“不来”,又于我“弗顾”。这样的局面是不利于重振祖业的政治理想的。
第三章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第二章的延续和发展,依然写设宴请客,不过用笔极简,旨在“示异”,以免拖沓。“笾豆有践,兄弟无远!”这次邀请是同辈,但酒菜之丰盛,礼节之周到不减于前。联系前面的有关描述,它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无论长幼和亲疏(即诗中所谓“诸父”“诸舅”和“兄弟”)都应互相有爱。这种类似博爱的思想充斥整个诗篇,可以说是总的命意所在。但建议和发展友情的手段却比较单调,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也未见合适,因为在酒席台上交的朋友多不可靠。也许饮食还是古人主要的交际方式,他们又多以诚待人,布设酒肉圈套,故而被诗人选作表达友情题旨的材料。另外还有反面教训,就是“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纷争往往由饮食细故引起,要创建和平局面,就得处理好饮食问题。
后半部分是尾声,似乎由众人合唱,表达了欢乐的情绪与和睦亲善的愿望。三方面的人(主人、来宾和受邀而未至者)团结一致,气氛和谐,令人鼓舞。
作者还为失去的友情和亲情而振臂高呼,他用饱经沧桑的笔调描绘着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普通人之间以诚相待绝不“乾餱以愆”。亲友之间相互理解(“有酒湑我,无酒酤我”)、信任,和睦快乐地相处。人和者政必通,最后,作者又是以一个超越于现实之上的境界结束全诗:在咚咚的鼓声伴奏下,人们载歌载舞、畅叙衷情,一派升平景象。这是作为政治家的诗人中兴周室之政治理想的艺术展示。
此诗是燕乐歌词,因而它的博爱的题旨可广泛传播,有一定的影响。在艺术上它给人的突出印象有三个方面:一是靠头的比兴部分不仅构成比较鲜明的画面,而且有生动的情节,它既是独立的,又与主题部分联系紧密,这样,主体部分的命意就更加明朗,便于读者和听众感受;二是把被邀的客人分别用“诸父”“诸舅”和“兄弟”指代,覆盖面大,而又意象分明,对表达诗歌的题旨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作者选用词语的匠心;三是结尾表现的场面色彩浓丽,节奏明快,全然是就筵席写筵席,没有穿插“点题”笔墨,却成功地渲染出团结友善的醉人气氛。诗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化作可以闻见景象,因而颇具艺术魅力。
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同时也导致王室内部人心离散、亲友不睦,政治和社会状况极度混乱和动荡。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
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
韩愈排佛老,不失圣所传。
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
坐视日月食,孰探天地全?
一木信难恃,要忧大厦颠。
安得孟韩辈,出为吾党先?
君居京江头,我住武夷曲。
平生风马牛,道路几重複。
会面情相亲,卜室欣相聆。
倾盖一笑粲,恍然如故人。
君家义聚五百指,堂上恰恰奉甘旨。
收书万卷不言贫,抚卹孤鹜甚勤止。
我家茕独与君似,自我之出谁料理。
岁晚团圞未得归,感事扪膺但愿增耻。
知君念我留客裹,每见时能具羞匕。
心吐肺肝所同然,尊酒论文日终晷。
古灵故家好孙子,披觌芝眉因识李。
博洽多闻世希比,顷刻龙蛇飞剡纸。
我惭学术殊不逮二君,二君爱予心勤。
交游情钟固以类,愧以萧文聊兰薰。
常恐此时心,易变作甘体。
欲君持此心,淡若秋江水。
古人心交尚道义,今人利交尚權势。
古道于今何寂寥,伤心不识古交意。
两君姿质俱精金,百炼不改色愈明。
两君体性如美玉,浑浑厚厚蕴诸椟。
上映亭亭岩上千岁人孤松,下方磊磊丰山百世之霜钟。
松青不变四明色,钟铿一朝振文物。
予何人哉得附骥,勉勉讵敢自暴弃。
日莫长歌伐木篇,三复诗人琢磨义。
官借江边宅,天生地势坳。
欹危饶坏构,迢递接长郊。
怪鵩频栖息,跳蛙颇混淆。
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
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
土虚烦穴蚁,柱朽畏藏蛟。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
犬惊狂浩浩,鸡乱响嘐嘐.濩落贫甘守,荒凉秽尽包。
断帘飞熠耀,当户网蟏蛸。
曲突翻成沼,行廊却代庖。
桥横老颠枿,马病裛刍茭。
一一床头点,连连砌下泡。
辱泥疑在绛,避雨想经崤。
相顾忧为鳖,谁能复系匏。
誓心来利往,卜食过安爻。
何计逃昏垫,移文报旧交。
栋梁存伐木,苫盖愧分茅。
金琯排黄荻,琅玕袅翠梢。
花砖水面斗,鸳瓦玉声敲。
方础荆山采,修掾郢匠铇。
隐锥雷震蛰,破竹箭鸣骹.正寝初停午,频眠欲转胞。
囷圆收薄禄,厨敝备嘉肴。
各各人宁宇,双双燕贺巢。
高门受车辙,华厩称蒲捎。
尺寸皆随用,毫厘敢浪抛。
篾馀笼白鹤,枝剩架青。
制榻容筐篚,施关拒斗筲。
栏干防汲井,密室待持胶。
庭草佣工薙,园蔬稚子掊。
本图闲种植,那要择肥硗。
绿柚勤勤数,红榴个个抄。
池清漉螃蟹,瓜蠹拾螌蟊。
晒篆看沙鸟,磨刀绽海鲛。
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弰。
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教。
最便陶静饮,还作解愁嘲。
近浦闻归楫,遥城罢晓铙。
王孙如有问,须为并挥鞘。
筑室三年,堂成可居。
我初不知,诸子劳劬。
父母老矣,风雨未除。
橐装几何,勿问有无。
伐木於山,因此旧庐。
不约不丰,燕处无余。
堂开六楹,南北四筵。
昼明速然,夜冥黯然。
四邻无声,布被粗毡。
身非蚌螺,一睡经年。
夜如何其,趺坐燕安。
善恶不恩,此心自圆。
东厢靖深,以奉尝烝。
老佛之庐,朝香夜灯。
西厢千卷,图书之林。
先人所遗,子孙是承。
杖屐经行,直如引绳。
顾视而笑,此如我心。
诸子之室,左右吾背。
将食击板,一系而会。
瓜畦芋区,分布其外。
锄去瓦砾,壤而不块。
废井重浚,泉眼仍在。
辘轳雷鸣,甘雨时霈。
园夫能勤,家足于菜。
有客叩门,贺我堂成。
揖客而笑,念我平生。
三世读书,粗免躬耕。
明窗修竹,惟我与兄。
荫映茅茨,吐论峥嵘。
猖狂妄行,以得此名。
老而求安,匪以为荣。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并入红兰署,偏亲白玉规。
近朱怜冉冉,伐木愿偲偲。
鱼鲁非难识,铅黄自懒持。
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
秀发幽岩电,清澄隘岸陂。
九霄排直上,万里整前期。
勇赠栖鸾句,惭当古井诗。
多闻全受益,择善颇相师。
脱俗殊常调,潜工大有为。
还醇凭酎酒,运智托围棋。
情会招车胤,闲行觅戴逵。
僧餐月灯阁,醵宴劫灰池。
胜概争先到,篇章竞出奇。
输赢论破的,点窜肯容丝。
山岫当街翠,墙花拂面枝。
莺声爱娇小,燕翼玩逶迤。
辔为逢车缓,鞭缘趁伴施。
密携长上乐,偷宿静坊姬。
僻性慵朝起,新晴助晚嬉。
相欢常满目,别处鲜开眉。
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
绿袍因醉典,乌帽逆风遗。
暗插轻筹箸,仍提小屈卮。
本弦才一举,下口已三迟。
逃席冲门出,归倡借马骑。
狂歌繁节乱,醉舞半衫垂。
散漫纷长薄,邀遮守隘岐。
几遭朝士笑,兼任巷童随。
苟务形骸达,浑将性命推。
何曾爱官序,不省计家资。
忽悟成虚掷,翻然叹未宜。
使回耽乐事,坚赴策贤时。
寝食都忘倦,园庐遂绝窥。
劳神甘戚戚,攻短过孜孜。
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超遥望云雨,摆落占泉坻。
略削荒凉苑,搜求激直词。
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
唱第听鸡集,趋朝忘马疲。
内人舆御案,朝景丽神旗。
首被呼名姓,多惭冠等衰。
千官容眷盼,五色照离披。
鹓侣从兹洽,鸥情转自縻。
分张殊品命,中外却驱驰。
出入称金籍,东西侍碧墀。
斗班云汹涌,开扇雉参差。
切愧寻常质,亲瞻咫尺姿。
日轮光照耀,龙服瑞葳蕤。
誓欲通愚謇,生憎效喔咿。
佞存真妾妇,谏死是男儿。
便殿承偏召,权臣惧挠私。
庙堂虽稷契,城社有狐狸。
似锦言应巧,如弦数易欺。
敢嗟身暂黜,所恨政无毗。
谬辱良由此,升腾亦在斯。
再令陪宪禁,依旧履阽危。
使蜀常绵远,分台更嶮巇.匿奸劳发掘,破党恶持疑。
斧刃迎皆碎,盘牙老未萎。
乍能还帝笏,讵忍折吾支。
虎尾元来险,圭文却类疵。
浮荣齐壤芥,闲气咏江蓠。
阙下殷勤拜,樽前啸傲辞。
飘沈委蓬梗,忠信敌蛮夷。
戏诮青云驿,讥题皓发祠。
贪过谷隐寺,留读岘山碑。
草没章台阯,堤横楚泽湄。
野莲侵稻陇,亚柳压城陴。
遇物伤凋换,登楼思漫瀰。
金攒嫩橙子,瑿泛远鸬鹚。
仰竹藤缠屋,苫茆荻补篱。
面梨通蒂朽,火米带芒炊。
苇笋针筒束,鯾鱼箭羽鬐.芋羹真底可,鲈鲙漫劳思。
北渚销魂望,南风著骨吹。
度梅衣色渍,食稗马蹄羸。
院榷和泥碱,官酤小麹醨.讹音烦缴绕,轻俗丑威仪。
树罕贞心柏,畦丰卫足葵。
坳洼饶t3矮,游惰压庸缁。
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
连阴蛙张王,瘴疟雪治医。
我正穷于是,君宁念及兹。
一篇从日下,双鲤送天涯。
坐捧迷前席,行吟忘结綦。
匡床铺错绣,几案踊灵芝。
形影同初合,参商喻此离。
扇因秋弃置,镜异月盈亏。
壮志诚难夺,良辰岂复追。
宁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
溟渤深那测,穹苍意在谁。
驭方轻騕袅,车肯重辛夷。
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颔颐。
世情焉足怪,自省固堪悲。
溷鼠虚求洁,笼禽方讶饥。
犹胜忆黄犬,幸得早图之。
弁彼鸴斯,归飞提提。
民莫不穀,我独于罹。
何辜于天?
我罪伊何?
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踧踧周道,鞫为茂草。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心之忧矣,疢如疾首。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不属于毛?
不罹于里?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鹿斯之奔,维足伎伎。
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譬彼坏木,疾用无枝。
心之忧矣,宁莫之知?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
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君子秉心,维其忍之。
心之忧矣,涕既陨之。
君子信谗,如或酬之。
君子不惠,不舒究之。
伐木掎矣,析薪扡矣。
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无逝我梁,无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