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宿江边阁 / 后西阁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译文

暮色从远处的山道蔓延过来,高高的西阁临近三峡瞿塘关。

淡淡的浮云在山岩之间栖宿,孤独的月影跟随着波浪轻翻。

互相追飞的鹳鹤已渐趋安静,捕得食物的豺狼正争斗声喧。

战乱不停辗转忧思难以入睡,徒叹自己没有能力可以回天。

注释

(1)暝色:即暮色,夜色。

(2)延:展开,延伸。

(3)高斋:即江边阁。

(4)次水门:临近水边闸门。

(5)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二句化用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的成句。际:之间,宿:栖宿。

(6)追飞静:静静地追逐飞翔。得食喧:喧闹地争抢食物。

(7)“豺狼”句有暗喻当时军阀混战之意。

(8)正乾坤:意谓拨乱反正,改天换地。

赏析

首联对起。“瞑色”句点明时间。一条登山小径,蜿蜒直抵阁前。“延”有接引意,联接“暝色”和“山径”,仿佛暝色是山径迎接来的一般,赋于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以生趣。这句写出了苍然暮色自远而至之状。“高斋”指西阁,有居高临下之势。这句是说西阁位置临近雄据长江边的瞿塘关。

  诗人寄宿西阁,夜长不寐,起坐眺望。颔联写当时所见。诗人欣赏绝境的物色,为初夜江上的山容水态所吸引,写下了“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的名句。这两句仇兆鳌解释说:“云过山头,停岩似宿。月浮水面,浪动若翻。”是概括得很好的。薄薄的云层飘浮在岩腹里,就像栖宿在那儿似的。江上波涛腾涌,一轮孤烛的明月映照水中,好像月儿在不停翻滚。这两句是改何逊“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句而成,诗人从眼前生动景色出发,只换了四个字,就把前人现成诗句和他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起来,焕发出夺目的异彩。仇兆鳌把它比作张僧繇画龙,有“点睛欲飞”之妙。何逊的诗写的是金陵附近西塞山前云起月出的向晚景色;杜甫的诗写的是夔州附近瞿塘关上薄云依山、孤月没浪的初夜景致。夔州群山万壑,连绵不绝。飞云在峰壑中缓慢飘流,夜间光线暗淡,就像停留在那里一样。诗人用一个“宿”字,显得极为稳贴。夔州一带江流向以波腾浪涌著称。此诗用“浪中翻”三字表现江上月色,就飞动自然。诗人如果没有实感,是写不出来的。读者从这里可以悟出艺术表现上“青胜于蓝”的道理。

  颈联写诗人深夜无眠时所见所闻。这时传入耳中的,但有水禽山兽的声息。鹳,形似鹤的水鸟。鹳鹤等是专喜捕食鱼介类生物的水鸟,白天在水面往来追逐,搜寻食物,此刻已停止了捕逐活动;生性贪狠的豺狼,这时又公然出来攫夺兽畜,争喧不止。这两句所表现的情景,切合夔州附近既有大江,又有丛山的自然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读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联想。被鹳鹤追飞捕捉的鱼介,被豺狼争喧噬食的兽畜,正是在战乱中被掠夺、被压榨的劳动人民的一种象征。

  尾联对结。中间两联都写诗人不眠时见闻。这一联才点出“不眠”的原委。765年(永泰元年)五月,杜甫离开成都草堂东下,第二年春末来到夔州。这时严武刚死不久,继任的郭英乂因暴戾骄奢,为汉州刺史崔旰所攻,逃亡被杀。邛州牙将柏茂琳等又合兵讨伐崔旰,于是蜀中大乱。杜甫留滞夔州,忧念“战伐”,寄宿西阁时听到鹳鹤、豺狼的追逐喧嚣之声而引起感触。诗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常怀契与稷”的政治抱负,而今飘泊羁旅,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社会的动乱使他忧心如焚,彻夜无眠。这一联正是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怀和潦倒艰难的处境的真实写照。

  此诗全篇皆用对句,笔力雄健,毫不见雕饰痕迹。它既写景,又写情;先写景,后写情,是融景入情、情景并茂的一首杰作。

背景

公元766年,年近花甲的杜甫移居夔州(重庆奉节,即刘备托孤地白帝城)。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这首诗就是描写作者在移居之前,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山色浑连水,波光总映空。

卷帘秋雨后,注目夕阳中。

低下翩翩鹭。

斜行点点鸿。

去天应尺五,归去会乘风。

沙上寒鸥接翼飞。

潮生潮落水东西。

征船鸣橹趁潮归。

望断碧云无锦字,谩题红叶有新诗。

黄昏微雨倚阑时。

天地孕冲气,霜雪实嘉平。

粹然经世材具,应为圣时生。

妙处为仁受用。

颠倒纵横无壅。

一笑泮春冰。

袖手无一语,四海已倾情。

紫岩老,游戏事,悟诚明。

当年夷夏高仰,玉振更金声。

家有渊骞高第。

可但闻诗闻礼。

衣钵要相承。

周_绚余彩,商鼎味新羹。

叔宝沉迷建邺宫,厌厌夜饮清昼同。

金碧三阁插晴汉,沉檀十里闻香风。

叠石为山水为沼,后庭万花坼春丛。

狎客倡酬女学士,污词媚句争新工。

被之弦歌恣酣乐,千娥行列纷青红。

将军忽遇韩擒虎,江神今识清河公。

凭栏璧月词未终,谁知携手两妃游井中。

朱栏控带青璧烟,碧峰浮出丹枫颠。

东方铃铎西方磬,轻霞淡照横江天。

南厓高,北厓俯,群峰奔走如龙虎。

千寻巨石连空来,断处曾经巨灵斧。

天池阔,汤谷长,秋虹万里横苍茫。

渔舟尾挂金连环,鸳鸯飞出蒹葭霜。

浔阳潮有无,白帝在何处?

回望吴天雁,南翔又西翥。

孤帆远映青空来,绿树横分半江去。

重沙复岸束复张,鲸鳄横斜失依据。

海月缘沙生,珠子随潮来。

残阳尚悬壁,素魄先临台。

仙家瑶草九月寒,远公石上三花开。

燕子矶头饮牛客,偶来莫使世人猜。

青山对酒谁为主,惟有箫声晚自哀。

漠。

洗涤蓬莱阁。

蓬莱阁。

浮动,撼摇琼廓。

炉炼丹阳药。

镇日精神恶。

精神恶。

钰得诀,无堕落。

君成道,去何许,寂寂空山号行府。

自从汉末人相值,因循今莫睹。

凄凉古庙落嵓隈,水绕閒庭萦嫩苔。

敕令立观奉香火,屈指古十年中来。

道士张君见奇古,精力强明奈寒暑。

从前观心力勤苦,经画一新旧堂庑。

尝闻仙者好楼居,杰阁晕飞接云衢。

往来世外隐君子,万一鹤驭停须臾。

我劝张君更磨练,莫遣光阴随物转。

一朝平步玉皇前,何虑群仙不相面。

多少纷纷尘世人,梦中说梦元非真。

妙处工夫如会了,千百世界现全身。

影绿成围,腰舆繭馆归。

我躬惟服澣,先织衮龙衣。

马上郎君出帝城,琼林宴里记相迎。

吴山吴水新迎送,学唱《阳关》第四

妒腊三呈白,欺春六出花。

玉层浑欲堕,珠霰一何奢。

巧态穿庭树,余寒恋钓槎。

积难殊未密,散易已成赊。

有客门间卧。

何人帐里遮。

浅斟羞独举,低唱敢言哗。

故压梅花信,犹先柳絮斜。

晚澌方历乱,夜橹正咿哑。

剩把新年雪,初烹改火茶。

剪裁归妙造,比兴属诗家。

应有呵纖手,朝窗学画鸦。

凤池后面新秋月,龙阙前头薄暮山。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

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

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此意有谁知。

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

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

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

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归去来兮辞。

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矫矫千年鹤,茫茫万里风。

阑干三面看秋空。

背插浮屠千尺、冷烟中。

林坞村村暗,溪流处处通。

此间何似玉霄峰。

遥望蓬莱依约、晚云东。

余霞收尽寒烟绿。

江山一片团明玉。

欹枕画楼风。

愁生草际蛩。

金茎秋未老。

两鬓吴霜早。

忍负广寒期。

清尊对语谁

飞观插雕梁。

凭虚起、缥缈五云乡。

对山滴翠岚,两眉浓黛,水分双派,满眼波光。

曲栏干外,汀烟轻冉冉,莎草细茫茫。

无数钓舟,最宜烟雨,有如图画,浑似潇湘。

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

心醉一缸春色,满座疑香。

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

不似碧潭双剑,犹解相将。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

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

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

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

江澄海晏无事。

赢得小迟留。

但恨流光抹电,假使年华七十,只有六番秋。

戏马台休问,破帽已飕飕。

挨开不二门,千圣须却步。

直下便承当。

略通一线路。

佛也不奈何,谁敢当头道。

道著头角生,一点黑如皂。

尽情分付约齐大居士,一等人间任扬播。

三十三年去复还,笋将重踏旧江山。

青衿朋友子当户。

绿帻奚臧霜半鬟。

赢得光阴归鬓里,悔将声誉落人间。

圣六事业无穷已,只问君王觅退閒。

掖门相对敞铜鐶,(巘去山加车)(巘去山加车)飞甍在两间。

润色平生知地禁,登临此日愧身闲。

浮云倒影移窗隙,落木回飙动屋山。

忽忆初来秋尚早,紫微花点绿苔斑。

月落星稀露气香。

烟销日出晓光凉。

天东扶木三千丈,一片丹心似许长。

湛以北,洛之阳。

买花移竹且迷藏。

九重_阖开黄道,未信低回两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