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湘川怀古

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河。

浪势屈原冢,竹声渔父歌。

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

脉脉东流水,古今同奈何。

译文

①潇湘:潇水与湘水,潇水为湖南省主要河流之一,汇入湘水。故常以潇湘代指湘江乃至湖南全省地域。汨罗:汨罗江在湖南省东北部,为湘水支流。其上游称泪水,流经湘阴县分为二支,南流者仍称汨水,另一支流经古罗城者称罗水,至屈潭二支复合,故称汨罗。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忧愤国事,怀石自沉于此。九嶷河:指湘江,因其发源于湘桂九嶷山地区而名。

②屈原冢:在湖南省湘阴县北汨罗江边之屈潭畔。渔父歌:屈原《渔父》云“渔父莞尔而笑,鼓枢而去。”传说屈原自沈之前,于汨罗江畔遇此渔父,对语良久。屈原自叹曰“众人皆醉,惟我独醒。”终于怀石沉江。渔父对其消极逃避的态度是不表赞同的。

③征骑:战马。浴禽:天暖时,禽鸟在江水边蘸水洗浴羽毛。

④脉脉:相视貌,含情不语貌。《古诗十九首》之十有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里也有默默、默默无言的意思。

注释

①潇湘:潇水与湘水,潇水为湖南省主要河流之一,汇入湘水。故常以潇湘代指湘江乃至湖南全省地域。汨罗:汨罗江在湖南省东北部,为湘水支流。其上游称泪水,流经湘阴县分为二支,南流者仍称汨水,另一支流经古罗城者称罗水,至屈潭二支复合,故称汨罗。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忧愤国事,怀石自沉于此。九嶷河:指湘江,因其发源于湘桂九嶷山地区而名。

②屈原冢:在湖南省湘阴县北汨罗江边之屈潭畔。渔父歌:屈原《渔父》云“渔父莞尔而笑,鼓枢而去。”传说屈原自沈之前,于汨罗江畔遇此渔父,对语良久。屈原自叹曰“众人皆醉,惟我独醒。”终于怀石沉江。渔父对其消极逃避的态度是不表赞同的。

③征骑:战马。浴禽:天暖时,禽鸟在江水边蘸水洗浴羽毛。

④脉脉:相视貌,含情不语貌。《古诗十九首》之十有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里也有默默、默默无言的意思。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谁谓虎力猛,赤手亦可屠。

谁谓妾无身,妾身虽在不如夫。

妾身与夫争虎口,生同道涂死川薮。

呼儿拔刀儿不怖,厉声摧山虎为沮。

携夫夜归车下宿,蓐食趋程烹虎肉。

夫身有死死不孤,生当为君西击胡。

久免台阶重,频迁郡守优。

朱轮真冒宠,白发自惊秋。

事往情多感,年衰气失遒。

徘徊河里望,凋落汉庭游,俚曲聊成唱,真筌不暇搜。

空思益者友,安议赋家流。

心町都遗跡,辞林幸见庥。

丰谣连井甸,华札满轻邮。

已许琼为报,何妨漆更投。

济川毋谑我,归梦在渔舟。

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

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

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鶺鴒。

蒲亲香案色,兰动粉闱馨。

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

家童谙禁掖,厩马识金铃。

性与奸邪背,心因启沃冥。

进贤光日月,诛恶助雷霆。

阊阖开时召,《箫韶》奏处听。

水精悬御幄,云母展宫屏。

捧诏巡汧陇,飞书护井陉。

先声威虎兕,余力活蟭螟。

荣重秦军箭,功高汉将铭。

戈鋋回紫塞,干戚散彤庭。

顺美皇恩洽,扶颠国步宁。

禹谟推掌诰,汤网属司刑。

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

马群先去害,民籍更添丁。

猾吏门长塞,豪家户不扃。

四知台上镜,三惑镜中瓶。

雅韵凭开匣,雄芒待发硎。

火中胶绿树,泉下劚青萍。

五岳期双节,三台空一星。

凤池方注意,麟阁会图行。

寒暑逾流电,光阴甚建瓴。

散曹分已白,崇直眼由青。

赐第成官舍,佣居起客亭。

松筠侵巷陌,禾黍接郊垌。

宿雨回为沼,春沙淀作汀。

鱼罾栖翡翠,蛛网挂蜻蜓。

迟晓河初转,伤秋露已零。

梦余钟杳杳,吟罢烛荧荧。

字小书难写,杯迟酒易醒。

久贫惊早雁,多病放残萤。

雪劲孤根竹,风雕数荚蓂。

转喉空婀娜,垂手自娉婷。

胫细摧新履,腰羸减旧鞓。

海边慵逐臭,尘外怯吞腥。

隐豹窥重巘,潜虬避浊泾。

商歌如不顾,归棹越南(氵灵)。

翠袖携持婉有情。

湘筠犀轴巧装成。

声随一苇更分明。

倚竹双丝明玉细,低眉数曲语莺轻。

转移新韵几多声。

龙门一半在闽川。

左计来行险,强名为爱奇。

一家川(三个若)苴,三顿豆离萁。

压架龙门石,撑囊剑阁诗。

扁舟归计足,不问鹤和龟。

百元能,得人憎。

火是钓鳖,日裹藏冰。

养子不曾教,绳上更安绳。

谷孤古东山正脉,乌户呼真本川僧。

沙畔路。

记得旧时行处。

蔼蔼疏烟迷远树。

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

照眼一川鸥鹭。

家在清江江上住。

水流愁不去。

古画画物无定形,随物赋形皆逼真。

其次祖次有师绳,如印印泥随前人。

尚疑屋下重作屋,参以新意意乃足。

晋魏而来几百年,羲献断弦谁解续。

何况高束李杜编,江湖竞卖新诗读。

愿君种取渭川一千亩,饱饭消遥步扪腹。

风晴烟雨尽入君心胸,吐出毫端自森肃。

静之不昏,湛而若存。

动之不浑,用而亡痕。

入见离微之根,出游幻化之门。

赤水之求故罔象而珠得,庖丁之伎乃亡牛而刃奔。

百川碧涨,三月红繁。

海不失於潮信,华自得於春恩。

君不见少陵有客字子美,三赋献罢胡尘起。

招魂收泪谒行在,宁论家室三川里。

云寒日淡剑阁深,翠华望断尘埃底。

狼虎食人大道傍,回首妻孥须怖此。

亦尝寄书问讯之,鲤鱼何在沧溟徙。

晚年虽卜浣花居,心折秦云恨有余。

茯苓不御丹砂就,仙去还来纵目初。

乾坤宿醉参横醒,且策东家旧蹇驴。

邻里一人安可得,亦无坟冢可蓁芜。

人间偪仄何偪仄,却自骑鲸追李白。

尘尘三昧,彼彼不外。

千峰向岳,百川赴海。

更无一法不如来,只个堂堂观自在。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绿橘梢头几点春。

似留香蕊送行人。

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

歌渐咽,酒初醺。

尽将红泪湿湘裙。

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

岂无艇民,生而清穆。

亦既从师,步趋随逐。

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戎烬多艰道不传,师能横竖说无边。

清湘去后人思杀,破衲归来帝所怜。

双遽埋无尽藏,诸方应舞野狐禅。

伤心明月堂中影,只作霜华处处圆。

忆著旧山归去乐,松筠岁晚参天。

老来慵似柳三眠。

从教官府冷,甘作地行仙。

青琐紫微追昨梦,扁舟已具犹怜。

有情如酒月如川。

为君忘饮病,更拟索茶煎。

六尺湘漪簟冷。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

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

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

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

悲夫,南国风涛,鱼龙畜伏。

予小子戆朴,必不能济夫子欲。

嗟自惭承夫子而不失予兮,传古道甚分明。

予且广孤目遐赍于天壤兮,庶得外尽万物变化之幽情。

然后惭愧而来归兮,大息吾躬于夫子之亭。

此错彼错,切忌拈却。

四海浪平,百川潮落。

古策风高十二门,门门有路空萧索。

非萧索,作者好求无病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