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绥万邦,屡丰年。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译文

万国和睦,连年丰收,全靠上天降福祥。威风凛凛的武王,拥有英勇的兵将,安抚了天下四方,周室安定兴旺。啊,功德昭著于上苍,请皇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注释

⑴绥:和。万邦:指天下各诸侯国。

⑵娄(lǚ):同“屡”。

⑶匪解(fēi xiè):非懈,不懈怠。

⑷桓桓:威武的样子。

⑸保:拥有。士:指武士。

⑹于:往。以:有。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国而拥有天下。

⑺克:能。家:周室,周王宗室。

⑻於(wū):叹词。昭:光明,显耀。

⑼皇:皇天。间(jiàn):通“瞷”,监察。

赏析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可知《桓》是乐舞《大武》六成(第六场)的歌诗(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一诗的鉴赏文字)。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祃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祷词。

  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娄丰年”来证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娄丰年”在农耕社会对赢得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对能致物阜年丰的王朝总会表示拥护;而获得农业丰收,在上古时代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娄丰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天意的象征。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叠字词“桓桓”领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壮的气势,而“于以四方”云云,与首句“绥万邦”上下绾合,一强调国泰民安,一强调征服统治,而都有周室君临天下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祷告上苍、让天帝来作证,以加强肯定,同时也是对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应。诗的核心就是扬军威以震慑诸侯,从而达到树立周天子崇高权威的目的,其内容正与《尚书·周书·多方》一致。诗名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点明了主题。诗的语言雍容典雅,威严而出之以和平,呈现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涌动着新王朝的蓬勃朝气。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桓将军,军城南。

牛将军,军城北。

他军只有八千人,卒急临洮攻未得。

五行在天地,惟水明且清。

如何南中泉,乃独以贪名。

水号黑与弱,淖汩称浊泾。

彼皆有其实,所以得此声。

山川日秀发,九疑罗翠屏。

扶舆产清淑,丹砂银石英。

有泉出其间,泠然堪濯缨。

政坐贪夫累,土炭涴玉冰。

桓以{魅未换隹}故,至今人羞称。

柳子愚其溪,百世相因仍。

有如此白水,好贪岂其情。

我欲招夷齐,稷之南山汀。

一洗万古贪,诵雪归东溟。

夫君素洁已,赠以贪泉铭。

礼莫违。

乐具举。

延藩辟。

朝帝所。

执桓蒲。

列齐莒。

垂衮毳。

纷容与。

升有仪。

降有序。

齐簪绂。

忘笑语。

始矜严。

终酣醑。

七月十三日,至儋州十馀日矣,澹然无一事。

学道未至,静极生愁,夜梦如此,不免以书自怡。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始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肇公孙之璇源兮玄鸟降而生商,并禹稷之圣贤兮实惟桓拨之王。

历妫姒之世数兮道貌岸然日跻于武汤,始伐罪於仇饷兮人怨咨而徯来。

顾宽仁之宜民兮天俾式于九围,谅除残而代虐兮犹云德之有惭。

赖燕翼於孙谋兮治克举於三宗,老成不怨於不以兮隐处不伤於厄穷。

世四十有六而下衰兮天命之将隳,寔遭家之不嗣兮顾丽色之惟微。

念社稷之颠倾兮七高压我所凭依,帝眷在於有周兮抱祭器而焉归。

虽白马之见庙兮聊血食於商丘,伟夫子一言兮诚有取於三仁。

荷锸自随刘伯伦,裸葬旧闻杨王孙。

伟哉二子真旷达,身虽殒灭名独存。

要知形骸本外物,中有妙用超六根。

火风地水归四大,梦幻泡影何足论。

君不见桓{左鬼右隹}石槨秦铁户,歌钟未彻野火焚。

不如得钱即沽酒,时时醉倒三家村。

阿姉云鬒融翠翘,主翁缟发明金貂。

军功告身博一粲,嬖奴铜绶华臀腰。

有民有社桔柏渚,腥风怪电腾炎熛。

望青采木起生庙,奴主分席城狐骄。

延年国钊女宠,无此土木丹青妖。

居人侧目路人指,把炬睥睨桓宫焦。

维唐益昌有循吏,身代挽繂宽科徭。

婆娑棠芾满江浒,不与霜后菰蒲凋。

邦人扣县合词请,撤彼袝此安群嚣。

青袍角带俨如在,云车风马手可招。

前荣得寝曼且硕,庭容百骑鸣簴箫。

龟蛇琢铺閟烟燎,卫卒拔剑垂彤弨。

去思香火几百祀,丛庐风雨寒萧萧。

眼前突兀忽见此,天实假手金屋娇。

吁嗟势来不足恃,秋云变灭春冰消。

桐乡蒸尝麟阁画,未省随手遭人祧。

君不见江原清献楠,新繁卫公柏,苍榦合抱干云霄。

万牛拽倒斫庙柱,售谀荐佞喘猲獢。

只今还有楮钱肯向荒庭烧。

东郊欲寻春,未见莺花迹。

春风在流水,凫雁先拍拍。

孤帆信溶漾,弄此半篙碧。

舣舟桓山下,长啸理轻策。

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

吊彼泉下人,野火失枯腊。

悟此人间世,何者为真宅。

暮回百步洪,散坐洪上石。

愧我非王襄,子渊肯见客。

临流吹洞箫,水月照连璧。

(谓王氏兄弟也。

)此欢真不朽,回首岁月隔。

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

陈前舆服同桓傅,拜后金珠有鲁公。

千林春入花梢红,空庭无树来东风。

手栽杨柳三尺许,芳意已在萌芽中。

官居难期十年木,聊尔移根伴幽独。

雨催细叶相续生,眉峰为谁出修绿。

君不见美人梦中春日长,翠帘风开卷春光。

饥寒病叟宁有此,苍苔破封对作行。

游丝飞空日停午,乳燕巢成寂无语。

柔条作阴未覆庭,影立东风不能舞。

明年我亦未成归,会见袅袅生新枝。

清阴渐满摇落日,度曲无力弓蛮垂。

人生于世无定著,身与杨花共飘泊。

他年莫忘桓将军,汉南重来看摇落。

天骄运去如聩堤,横决燕涿流青齐。

斩午揭旗鼓扣并塞,被发左衽称遗黎。

脍肝山前走肉语,砍骨寨裹饥魂啼。

尽笼虎兕淮南北,期猎狐兔山东西。

常人喜功首例肯,智士察变眉先低。

危言不顾犯众忌,设难直欲开群迷。

近嗟唐祸兆回纥,远述晋乱基羌氐。

积薪未然不着手,曲突已验空噬脐。

贼帆方落射湖去,胡骑已闯滁山嘶。

正须筹幄坐月观,却卷郡绂寻黟溪。

带泥烧笋荐晨饷,踏雨剪韭供春虀。

心安便是上池药,眼净何用黄金篦,眼净何用黄金篦。

蜀公早尝着野服,君实晚始持桓圭。

方来事业推不去,还踏晓鼓听朝鸡。

穷边镣气贯矛戟,严城酸风吹鼓鼙。

化云相随不可得,矫望玉宇横苍鷖。

中和节过,拈指又经旬。

逢盛旦,诞生申。

当年昴宿呈佳瑞,今朝南极见箕星。

寿而昌,年未老,绿袍新。

宝鸭沉烟堂上袅,珠翠捧、椒觞满斟。

来庆贺,尽佳宾。

彩戏斒斓多桂子,更看兰玉列阶庭。

桓壮椿,祝遐算,八千春。

古来名画传父子,唐有二李蜀两黄。

吴兴公子冠当代,雍也继之早擅场。

宋祖子孙画龙种,毛骨固是非寻常。

珊瑚宝玦久零落,空有妙艺传文章。

至元天子亲召见,徒步便赐中书郎。

奏图每得天颜喜,盛以金匮白玉堂。

遂令世人争贵重,门户杂遝如堵墙。

雍初腾踔晚一蹶,五陵豪气无时忘。

吴姬越娥坐相拥,始肯落笔挥缣缃。

五日十日一水石,屏障仿佛生辉光。

君家双图何所得,私印乃出牟陵阳。

一图汗漫秋水阔,雁鸿排序投潇湘。

山僧悄寻孤寺远,客子喜甚高帆张。

一图嵂兀众峰出,疏林叶赤天雨霜。

消摇巾舄者谁氏,可是商颜之绮黄?

风尘澒洞二十载,玉轴锦题多散亡。

图书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千金藏。

从来好事遂成癖,云烟过眼如毫芒。

君不见王家桓家势尽时,复墙走翙不得将。

何如城南佳山水,千岩万壑摩青苍。

与君对此饮美酒,虽无南宫北苑庸何伤。

崩坼乱喧呼,有身复安寄。

片椽青溪上,老益慕气类。

忆溷鄂王城,得子好兄弟。

不恤文酒污,偷娱风雨晦。

兴移九曲亭,登降连数辈。

波江啮山根,钟响漏苍翠。

子为最少年,捷抚陶桓桂。

丧乱枳如发,瞬及易鼎岁。

长公促一瞑,痴愿瘗烽燧。

子专持画笔,力与鹿床配。

只影天北南,呵壁竢饿毙。

霜髯出海楼,重见活鬻艺。

赠幅愈清远,魂开桃源记。

踵营梁(节庵)纪(香骢)丧,风义在残世。

古来独行传,于子足流涕。

癖嗜诱题咏,今昔肯相弃。

差摅恶怀抱,硬语动长喟。

雪里餐毡例姓苏。

使君载酒为回车。

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

醉中还许揽桓须。

冥冥落月子规哭,幽人梦成续复续。

茅檐坏砌到何许,酴醾回倒留紫竹。

紫竹新抽雨又滋,泪粉娟娟凝翠玉。

梦中自省非宿游,又意檐村旧林谷。

阿连对床呼得桓,亦说梦作看花行。

看花梦向江南去,江石荦确屐有声。

行逢古屋郁峥嵘,仙家释氏俱莫名。

看花非扬亦非洛,但见满眼灼灼朝霞明。

梦中又意东庄路,普圆寺下芙蓉树。

主人亦道旧相识,乃复不逢户外屦。

嗟我与君无自疑,夜之所梦昼所为。

扁舟若具可径归,知长不必询筮龟。

我误留公住。

看人间、犹是重阳,满城风雨。

父老棠阴携孺子,记得元宵歌舞。

但稽首、乌乌无语。

我有桓筝千年恨,为谢公、目送还云抚。

公不乐,尚何苦。

吾侬心事凭谁诉。

有谁知、闭户穷愁,欲从之去。

闻道明朝生申也,满酌一杯螺浦。

又知复、明年何处。

天若有情西江者,便使君、骢马来当路。

香瓣起,胜金缕。

行藏自决于心,不消谋及门前客。

平生慕用,著书玄晏,挂冠贞白。

帝奖孤高,别加九锡,一筇双屐。

更赐之车服,胙之茅土,依稀在、槐安国。

频领竹宫清职。

仰飞仙、犹龙无迹。

与谁同去,挑包徐甲,负辕班特。

蹉过明师,且寻狎友,杜康仪狄。

笑谢公旷达,暮年垂泪,听桓郎笛。

扶桑何许,蓬莱何处,沧海一望漫漫。

精卫解填,鼋鼍可驾,凌波直度三韩。

云气有无间。

只是天是水,无地无山。

**鳌掀,飓风俄起书生寒。

从今不数鲵桓。

羡秦人采药,龙伯垂竿。

槎信未来,珠光暗徙,群仙约我参鸾。

长啸壮怀宽。

且振衣绝顶,酾酒长澜。

挥手相招,片帆飞趁暮

片帆摇曳,喜东风吹雨,秋容新沐。

一带长江,青未了、天际乱峰如簇。

浮玉山空,梧桐人去,月冷神仙屋。

停舟吊古,*泉三酹寒菊。

犹记邂逅桓郎,驿楼残照里,倚阑吹竹。

南去北来人自唤,老树柳丝长绿。

倦客能吟,倚歌而和,醉写沧浪曲。

今宵何处,钓鱼台下寻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