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巫山下作

细腰宫尽旧城摧,神女归山更不来。

唯有楚江斜日里,至今犹自绕阳台。

诗人简介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求写诗每有所得,捻成纸团,投入葫芦中,未曾示人。至晚年,将诗瓢投于味江中漂流而去,且祝愿说:“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因此时人称为“一瓢诗人”。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 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九月尽,十月初。

山下开田,山上开炉。

开田要博饭吃,开炉暖热身躯。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扶犁野老田东睡。

插花山女田西醉。

醉眼眩东西。

看看桃满溪。

耕桑山下足。

纨绮人间俗。

莫管旧东风。

从教吹软红。

来时露裛衣香润。

彩绦垂鬓。

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

未歌先恨。

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

明月临关。

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笔墨生寒。

曾说离愁千万般。

祖师门下,妙旨无私。

不堕物机,混融凡圣。

所以涅磐城里,作者犹嗤。

明月堂前,道人不顾。

灰身灭智,岂是丈夫。

避色逃声,何名作者。

捞龙打凤,须信男儿。

露刃藏锋,还他开士。

化城抹过,宝所非遥。

独步坤维,何人境界。

打破画瓶归去后,南山下雨北山云。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

人间三度见河清。

一番碧桃成。

金母忍将轻摘。

留宴鳌峰真客。

红狵闲卧吠斜阳。

方朔敢偷尝。

巫山一何高,羽衣飘婀娜。

归宁金媪到瑶池,烂熟蟠桃求一颗。

会握青钢剑,能衔白玉杯。

虚心实腹养琼瑰。

平地一声雷。

唬杀三尸六贼。

火里金莲开坼。

自然显现个灵童。

云步太虚中。

十九游仙子,随师历八荒。

西临回纥大城隍。

到处见农桑。

一种灵瓜甚美。

赤县几人知味。

大千沙界有多般。

鹤驾复东还。

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老僧更为震雷声,助发威光令远布。

无山得似巫山秀,何水能如河水清。

巫山一何高,鸾停鹄飞舞。

上头有路通紫霄,正恐朝元从此去。

法雨神山秀,灵风瑞草香。

洞天无处不清凉。

日月景遐长。

玉佩金铛摇曳。

飞步太虚游戏。

五云深处饮琼浆。

沉醉太平乡。

冰雪冻皮肤,麻麦饿肠肚。

见日未尝迷,见星安有悟。

黄面老瞿昙,甜瓜成苦瓠。

那更错行山下路,一步两步三四步。

路入蓝桥境。

忆当年、云英来会,玄霜捣尽。

争似温公风流婿,一笑欢传玉镜。

便胜似、琼浆玉饮。

自是振振佳公子,冰肌玉骨相辉映。

一对儿,好厮称。

夜深银烛交红影。

雀屏开、凤帷拥绣,鸳衾铺锦。

雨意云情应多少,梦到巫山一枕。

好语向、耳边频听。

但愿来春青云路,管一枝、青桂嫦娥近。

闻早寄,凤楼信。

瘴侵玉骨终难起,魂断巫山永不归。

年年团扇怨秋风。

愁绝宝杯空。

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

而今休矣,花残人似,人老花同。

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黄鹤松间睡,青鸾涧畔栖。

白牛困卧紫灵芝。

丹凤宿瑶池。

唯有灵童放耍。

来往恣情游冶。

通天彻地月明中。

显现至真功。

不如归,烧痕青青春蕨肥。

茅篱数掩山四围,有秫可酿荷可衣。

世间何地非危机,曷不长守西山饥。

君不见秋崖醉眠钓鱼矶,六年不出山下扉。

不如归,长安道上烟尘飞,莫向山家怨落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