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赏析

古人常借咏柳以赋别,这首诗也没有脱离离情的旧旨,但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诗的一、二句,寥寥几笔,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古堤春柳图。古堤两旁,垂柳成行,晴光照耀,通体苍翠,蓊蓊郁郁,袅袅婷婷,远远望去,恰似一缕缕烟霞在飘舞。“袅袅”、“青青”,连用两个叠字,一写江边柳的轻柔婀娜之态,一写其葱茏苍翠的颜色,洗炼而鲜明。前人多以“翠柳如烟”、“杨柳含烟”、“含烟惹雾”等来形容柳的轻盈和春的秾丽,这里径直用“一树烟”来称呼柳树,想象奇特,造语新颖。只此三字,便勾出了柳条婆娑袅娜之状,烘托出春光的绮丽明媚,并为下面写离情作了反衬。

  三、四两句直接写离情。咏柳惜别,诗人们一般都从折枝相赠上着想,如“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杨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忆江柳》)等等。雍裕之却不屑作这种别人用过的诗句,而从折枝上翻出新意。“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人笔下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这一方面是想得奇,说出了别人没有说过的语句,把惜别这种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具体、深刻而不一般化;同时,这种想象又是很自然的,切合江边柳这一特定情景。大江中,船只来往如梭;堤岸上,烟柳丝丝弄碧;柳荫下画船待发,枝枝柔条正拂在那行舟上。景以情合,情因景生,此时此刻,萌发出“系郎船”的天真幻想,合情合理,自然可信。这里没有一个“别”字“愁”字,但痴情到要用柳条儿系住郎船,则离愁之重,别恨之深,已经不言而喻了。这里也没有一个“江”字、“柳”字,而江边柳“远映征帆近拂堤”(温庭筠《杨柳枝》)的独特形象,也是鲜明如画。至此,“古堤边”三字才有了着落,全诗也浑然一体了。

  中唐戴叔伦写过一首《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由“丝”而联想到“织”,颇为新颖,但后两句却未能由此加以生发,而落入了窠臼;它没有写出堤上柳与别处柳的不同之处,如果把题目换成路边柳、楼头柳也一样适用。其原因在于诗人的描写,脱离了彼时彼地的特定情境。两相比较,雍裕之的这首《江边柳》匠心独运、高出一筹。

诗人简介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30篇诗文

诗文推荐

渔父笑,轻鸥举。

漠漠一江风雨。

江边骑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

江边日日见春色,尽是寻常儿女花。

东阑一树能倾国,千瓣玲珑谁剪刻?

半吐疑红却胜红,全开似白元非白。

旁虽浅淡正复浓,雅丽称月间宜风。

阴时晴午各异态,嗔喜笑鼙无不工。

嗟我匆匆簿书急,时复微吟对花立。

白苎犹沾夕露香,青鞋不怕苍苔湿。

而今漂泊楚江滨,想像丰仪一怆神。

惆怅当时看花客,对花还说去年人。

当年万里龙沙路。

载多少、离愁去。

冷压层帘云不度。

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

曾记江边丽人句。

异县相逢能几许。

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巫子惊湍天下闻,商人望拜小龙君。

茹?草染榴红纸,好剪凌波十幅裙。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是时新有旨禁弄潮。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自尔水不近城。

衣服田方无内客,一入庐云断消息。

应为山中胜概偏,惠持惠远多踪迹。

寻阳有个虚舟子,相忆由来无一事。

江边月色到岩前,此际心情必相似。

似不似,寄数字。

江边秋日逢任子,大理索诗吾欲忘。

为问山资何次第,只馀丹诀转凄凉,黄金范蠡曾辞禄,白首虞翻未信方。

千古浮云共归思,晓风城郭水花香。

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

——杜甫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

——李之芳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

——崔彧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

——杜甫数语欹纱帽,高文掷彩笺。

——李之芳兴饶行处乐,离惜醉中眠。

——崔彧单父长多暇,河阳实少年。

——杜甫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

——李之芳

二月春期看已半。

江边春色青犹短。

天气养花红日暖。

深深院。

真珠帘额初飞燕。

渐觉衔杯心绪懒。

酒侵花脸娇波慢。

一捻闲愁无处遣。

牵不断。

游丝百尺随风远。

离骚读罢怨声声。

曾向江边问屈平。

醒还醉,醉还醒。

笑指沧浪可濯缨。

风萧萧。

雨萧萧。

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

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

舟人频报潮。

联辔闲谈诗雅,停杯高咏晁词。

山城投宿晚凉时。

邂逅青云公子。

濯锦江边相忆,鸣条山下分携。

秋风摇荡菊花期。

*候翩翩归骑。

上客骊驹系。

惊唤银屏睡起。

困倚妆台,盈盈正解罗结。

凤钗垂,缭绕金盘玉指。

巫山一段云委。

半窥镜、向我横秋水。

斜颔花枝交镜里。

淡拂铅华,匆匆自整罗绮。

敛眉翠。

虽有愔愔密意,空作江边解佩。

当年心事几绸缪,长记天西玉一钩,客里近来嗟我倦,江边得得送君游。

读书会有新功用,把酒聊寻旧倡酬。

自愧不能追往事,但劳清梦绕螺州。

秋意总关愁,那更与君轻别。

从此共谁同醉,恨老来风月。

遥知手板笑看云,江边醉时节。

应为老人回首,记白头如雪。

两翁留滞各皤然,人笑迂疏老更坚。

共把鹅儿?一作鸱夷?一樽酒,相逢卵色五湖天。

江边遗爱啼斑白,海上先声入管弦。

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笑老斜川。

数日滂沱雨,今朝仿佛晴。

烟云消散尽,天地廓然清。

檐前鹊噪,林里莺鸣。

岭外牧童歌野径,江边渔父钓长鲸。

禅家高卧无余事,渴饮饥飧贺大平。

两彩一赛,凡圣齐收。

若作佛法商量,大似抱贜叫屈。

濯锦江边雨露匀,杜鹃啼血染香缯。

自缘佳处诗难貌。

可是无花开杜陵。

腊前雪里。

几处梅梢初破蕊。

年后江边。

是处花开晚更妍。

绝知春意。

不耐愁何心与醉。

更有难忘。

宋玉墙头婉婉香。

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

人间要识春来处。

天际雁,江边树。

故国莺花又谁主。

念憔悴,几年羁旅。

把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