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旅情

黄叶下阶频,徐徐起病身。

残秋萤出尽,独夜雁来新。

别业去千里,旧乡空四邻。

孤舟寻几度,又识岳阳人。

诗人简介

周贺,[唐],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乡,(全唐诗作南卿。此从唐才子传)东洛人(今四川广元西北)。生卒年均不详。初居庐山为浮屠,名清塞。后客南徐,又来少室、终南间。工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姚合守钱塘,因往谒。合见其哭僧诗有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加以冠巾,复姓氏,更名贺。后亦不得志,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93篇诗文

诗文推荐

少年豪纵。

袍锦团花凤。

曾是京城游子,驰宝马、飞金鞚。

旧游浑似梦。

鬓点吴霜重。

多少燕情莺意,都泻入、玻璃瓮。

明艳注秋波。

轻松绾髻螺。

怕逢人、先敛双蛾。

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

梁绕忆清歌。

兰舟肯再过。

为他垂泪染香罗。

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蝶意蜂情,恣还飘逸。

深秋云物冷,经雨斗添寒。

尽日缘情坐,霜叶易燋右乾。

甬东旅情何托,江北苍芒恨不收。

静夜橹声来枕上,犹疑身在木兰舟。

一明玄理,二曜交宫。

三才四象究穷。

通五彩霞光,来往清雨ㄨㄨ。

六欲七情涤尽,八衢流、运转回风。

九窍内,十分颠倒,显现真功。

十极晴空虚白,九重门开阐,金玉重重。

八色琉璃洞里,卧虎眠龙。

七宝花开六出,五方中、四位归宗。

三光照,二仪相从,一个神翁。

横该竖抹,古路封苔。

圣凡情尽,马腹驴胎。

不用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几人来。

锦帐如云处。

高不知重数。

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

莫待燕飞泥污。

问花花诉。

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黍稷馨,醴z0清。

牲牷洁,金石铿。

恭祀事,结皇情。

神来格,歌颂声。

情叶事之宜,笔力亦称之。

虽得于歙水之湄,然望而识其为苕溪也。

梦觉清宵半。

悄然屈指听银箭。

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从卧来、展转千余遍。

恁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欢。

当初不合轻分散。

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

虽后约、的有于飞愿。

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

尽啜情一饱,泪珠弹子重搵,背人睡也。

杨柳垂地燕差池。

缄情忍思落容仪。

弦伤曲怨心自知。

心自知。

人不见。

动罗裙。

拂珠殿。

奇哉慧剑,无影无形。

纯钢斩铁截钉。

劈碎恩山,斫断爱欲尘情。

剿除三尸六贼,不须弹、神鬼皆惊。

常把握,镇龟蛇二物,足下安宁。

此剑人人皆有,但专心向道,自显功能。

更以常清常静,涤刃光明。

自然通玄通妙,又何愁、性不灵灵。

功行满,也须当,须去蓬瀛。

咄这村僧,百拙千丑。

用处颟顸,举止磔斗。

秉恶毒钳鎚,碎情尘窠臼。

佛祖饮气吞声,魔外望风拱手。

有时汉语胡言,总当谈玄说妙。

有时把拍板门槌,唱云门曲合胡笳调。

有时指圆觉场作牛栏,有时唤普光殿为马厩。

如斯孟浪为人,钝置月林之后。

脸色朝霞红腻。

眼色秋波明媚。

云度小钗浓鬓。

雪秀轻绮香臂。

不语凝情,教人唤得回头,斜盼未知何意。

百态生珠翠。

低问石上,凿井何由及底。

微向耳边,同心有缘千里。

饮散西池,凉蟾正满纱窗,一语系人心里。

玉纤半露。

香檀低应鼍鼓。

逸调响穿空,云不度。

情几许。

看两眉碧聚。

为谁诉。

听敲冰戛玉。

恨云怨雨。

声声总在愁处。

放杯未举。

倾坐惊相顾。

应也肠千缕。

人欲去。

更画檐细雨。

我辈情钟,古来谁似龙山宴。

而今楚甸。

戏马余飞观。

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

筝声远。

鬓云吹乱。

愁入参差雁。

香严透语渗漏,被语言缚杀。

石霜透情漏,被情识使杀。

曹山透见渗漏,被见闻觉知或杀。

践形治性,践迹治情。

贤人践迹。

圣人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