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译文

黄云城边的乌鸦将要归巢了,归飞回来时候在树枝上哑哑地啼叫。

在织机中织布的秦川女子,在隔着碧绿如烟的纱窗内视窗外的归鸟双双。她好像是在与人说着什么,其实她是在自言自语。

太寂寞了啊,想着远方的亲人、她的织梭就不由得停了下来。独宿空房的滋味,真是太令人难以忍受了,珠泪点点滚下了她的香腮。

注释

⑴乌夜啼: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列于《清商曲辞·西曲歌》,并引《古今乐录》云:“西曲歌有《鸟夜啼》。”古辞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

⑵黄云城边:一作黄云城南。乌欲栖:梁简文帝《乌栖曲》:“倡家高树乌欲栖。”乌欲栖,敦煌残卷本作“乌夜栖”。

⑶哑哑:乌啼声。吴均《行路难五首》:“唯闻哑哑城上乌。”

⑷机中织锦:一作“闺中织妇”。秦川女:指晋朝苏蕙。《晋书·列女传》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名蕙,字若兰,善属文。窦滔原本是秦川刺史,后被苻坚徙流沙。苏蕙把思念织成回文璇玑图,题诗二百余,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⑸碧纱如烟:指窗上的碧纱像烟一样朦胧。

⑹梭:织布用的织梭。其状如船,两头有尖。怅然:忧然若失的样子。远人:指远在外边的丈夫。怅然:一作怅望。

⑺“停梭”二句: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关西泪如雨”。独宿孤房:一作“欲说辽西”。孤:一作“空”。

赏析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人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此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不禁泪如雨下。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读者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五、六两句,有几种异文。如敦煌唐写本作“停梭问人忆故夫,独宿空床泪如雨”。《才调集》卷六注:“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流沙泪如雨’”等,可能都出于李白的原稿,几种异文与通行本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隔窗语”不是自言自语,而是与窗外人对话;二是征夫的去向,明确在边地的流沙。仔细吟味,通行本优于各种异文,没有“窗外人”更显秦川女的孤独寂寞;远人去向不具写,更增相忆的悲苦。可见在此诗的修改上,李白是经过推敲的。沈德潜评这首诗说:“蕴含深远,不须语言之烦。”短短六句诗,起手写情,布景出人,景里含情;中间两句,人物有确定的环境、身分和身世,而且绘影绘声,如见其人;最后点明主题,却又包含着许多意内而言外之音。诗人不仅不替她和盘托出,作长篇的哭诉,而且还为了增强诗的概括力量,放弃了看似具体实是平庸的有局限性的写法,从上述几种异文的对比中,便可明白这点。

背景

传说李白在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和《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可见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之前。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0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弯月挂危楼。

似藏钩。

醉里不知黄叶、报新秋。

征鸿断。

归云乱。

远峰愁。

愁见绿杨凝恨、在江头。

虚堂向壁青灯灭。

觉来惊见横窗月。

起看月平西。

城头乌夜啼。

兰衾羞更入。

欹枕偷声泣。

肠断数残更。

望明天未明。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

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

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

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

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

鹧鸪声里霜天晚,叠鼓已催衙。

乡梦时来枕上,京书不到天涯。

邦人讼少文移省,闲院自煎茶。

杜门值春初,出门已春莫。

子规日夜啼,为我诉春去。

萋然草弥望,绿暗谿皋路。

百尺游丝高,摇摇引心绪。

归来坐窗底,有句不能吐。

唤取黄来,且尝黑甜味。

世事从来惯见,吾生更欲何之。

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一枕苹风午醉,二升菰米晨炊。

故人莫讶音书绝,钓侣是新知。

沧海有船不可流,痴人求仙死不悟。

儿郎断乳能几时,忍令万里投蛟螭。

儿牵母衣抱父泣,文书催行星火急。

楼船一去更不归,至今思家朝夜啼。

人生不禁别离苦,但得生存犹一处。

君不见咸阳百万家,长城白骨埋泥沙。

柳色津头泫绿,桃花渡口啼红。

一春又负西湖醉,离恨雨声中。

客袂迢迢西塞,余寒翦翦东风。

谁家拂水飞来燕,惆怅小楼东。

绿外深深柳巷,红间曲曲花楼,一春想见贪游台,不道有人愁。

三月东风易老,几宵明月难留。

酴醿白尽窗前也,还肯醉来否。

素娥醉语曾留。

又中秋。

待得重圆谁妒、两悠悠。

向愁旱,今愁水,没中洲。

看取明朝晴去、不须愁。

人言我不如公,酒频中。

更把平生湖海、问儿童。

千尺蔓。

云叶乱。

系长松。

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花中闲远风流。

一枝秋。

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

人欲去。

花无语。

更迟留。

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

群峰杳蔼留不住,远道依依祇藤屦,旧隐萝龛付与谁,寒猿后夜啼高树。

杜宇蜀帝魂,啼时吻流血。

知有思归人,日夜啼不绝。

吾归渺无期。

汝啼岂易说。

故宫春草深,高堂满簪雪。

长亭急管生愁。

楚天秋。

落日寒鸦飞尽、水悠悠。

红蓼岸。

白苹散。

浴轻鸥。

人在碧云深处、倚高楼。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

毕逋发刺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

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杂佩,耿华烛,良夜羽人弹此曲,东方曈曈赤日旭。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鸦啼。

昔人何处为此曲,今人何处听不足。

城寒月晓驰思深,江上青草为谁绿。

都无一点残红。

夜来风。

底事东君归去、太匆匆。

桃花醉。

梨花泪。

总成空。

断送一年春在、绿阴中。

素意幽栖物外,尘缘浪走天涯。

归来犹幸身强健,随分作山家。

已趁余寒泥酒,还乘小雨移花。

柴门尽日无人到,一径傍溪斜。

桂树悬知远。

风竿讵肯低。

独怜明月夜。

孤飞犹未栖。

虎贲谁见惜。

御史讵相携。

虽言入弦管。

终是曲中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