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

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译文

提醒杨员外,山寒地冻,不要去采集茯苓。

等待天气稍暖,方为挖掘好时机。

那时可以随心所欲翻动神仙洞窟一般的松树根系,得到奇形怪状的东西。

或许意外收获一株老藤树杖,也好在您这位好酒之人醉酒醒来时扶您一把!

本页内容由张德宽上传,版权归原作者张德宽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返回▲

注释

提醒杨员外,山寒地冻,不要去采集茯苓。

等待天气稍暖,方为挖掘好时机。

那时可以随心所欲翻动神仙洞窟一般的松树根系,得到奇形怪状的东西。

或许意外收获一株老藤树杖,也好在您这位好酒之人醉酒醒来时扶您一把!

本页内容由张德宽上传,版权归原作者张德宽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返回▲

赏析

作品赏析

  员外绾原注:甫赴华州日,许寄员外茯苓。  此诗当是乾元元年作。鹤曰:《旧书·杨绾传》:绾,字公权,华阴人。肃宗即位,自贼中冒难赴行注在,除起居舍人、知制浩,历司勋员外郎、职方郎中。  寄语杨员外①,山寒少茯苓②。归来稍暄暖③,当为斸青冥④。翻动龙蛇窟,⑤,封题鸟兽形⑥。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全首皆属寄语,以律诗代短札,质而有文。暄暖,取菩之候。青冥,松林之色。龙窟,结根之深。鸟兽,成形之异。藤杖,亦华州所产者。杨必嗜酒,故结用戏辞。)  ①鲍照诗:“寄语后生子。”②又:“山寒野风急。”③《易》:“日以暄之。”《记》:“暖之以日月。”此暄暖二字所本。《唐书》:华诈上辅,土贡茯苓、茯神。【朱注】《图经本草》:生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④《说文》:“斸,斫也。”郭璞《尔雅注》:锄属。师氏曰:以刀刺地也。《抱朴子》谓:地产茯苓,上有清灵之气。近日吴沅云:偃盖老松,下有茯苓,天色晴霁时,松下有青气一股,斜注地边,掘之可得茯苓。此即斸青冥之说也。张衡《南都赋》:“青冥芋眠。”公《苦竹》诗:“青冥亦自守。”又《高楠》诗:”捕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故知青冥为树色。⑤《海赋》:“翻动成雷。”《拾遗记》:崿谷阴生之树,其木有龙蛇百兽之形。傅玄《桃赋》:“根龙蛇而云结兮。”王勃《山亭序》:“征石髓于龙蛇之窟。”据王洙则云:华山乃神仙所居。今按:龙蛇对乌鲁为工。《天台赋》:“灵仙之所窟宅。”⑥班婕妤《捣素赋》:“书既封而重题。”《世说》:桓玄发厨取之,封题如初。《史记·龟策传》:“茯苓在菟丝之下,状如飞鸟形。”陶隐居《本草》:“茯苓皮黑而皱,内坚白,形如乌兽龟鳖者良。”黄生曰:此亦往东都时作。八句一气叙来,酷似途次乍逢,立寄口信之语。  黄彻《■溪诗话》曰:杜诗“当为斸青冥”、“药许邻人斸”,王临川云“肯顾北山如慧约,舆公新崦斸莓苔”,韩退之云“诗翁燃伴斸荒棘”,柳子厚云“戒徒斸云根”,虽一字之法,亦有所本。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小妓金陵歌楚声。

家僮丹砂学凤鸣。

我亦为君饮清酒。

君心不肯向人倾。

一头却过六七岭,两足几乎百十斤。

恰喜故人能下榻,檠窗樽酒细论文

癸卯到人间,本是非凡兔。

因为玲珑*下来,马氏住。

愿再修行做。

复遇害风仙,传得深深趣。

黄鹤洞中仙道成,马风去。

直指蓬莱路。

诗自茶山后,如公世所稀。

特来参活字,应肯授玄机。

寒涧孤松老,秋云独鹤飞。

台山千万丈。

望望未能归。

涌醴泉,降甘露。

上下升降,不曾停住。

得自然、滋润三田,紫灵芝敷布。

善芽生,慧苗吐。

泼焰焰兮,晃摇琼路。

便化为、一粒神珠,指蓬

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

明眼人前,犹涉路布。

凤栖不在梧桐树。

一书仅达缺嗣音,蔀屋有梦定山林。

贤者即今在所,陈人不忧第墙阴。

或着容连鸳鹭后,闻道结知君相深。

时遣吴姝近酒盏,更防蜀鸟摇归心。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方塘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

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

稠塘旧是花千树。

曾泛入、溪深误。

前度刘郎重唤渡。

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

恨不抛人过江去。

及至来时春未暮。

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寂寞相公宅,枯杨枕绿波。

老兵犹自语,贵客旧曾过。

壁暗蛛生网,门空爵可罗,问他桃与李,何处得春多。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衮临。

雷驱山外响,云结日边阴。

◇霂来初合,依微势稍深。

土膏潜动◇,野气欲成霖。

陇上连云色,田间击壤音。

明光应奏瑞,黄屋正焦心。

帝邑三川美,离宫万瓦森。

废沟鸣故苑,红蘤发青林。

南亩犹须劝,余春尚可寻。

应容後车客,时作洛生吟。

春欲去。

无计得留春住。

纵著天涯浑柳絮。

春归还有路。

恨煞多情杜宇。

愁煞无情风雨。

春自悠悠人自苦。

莺花谁是主。

初而欣,久而厌。

明月夜光,多逢按剑。

但信得及,自有灵验。

林间望断松梢路,白鹤真人尚未还。

青牛妪,曾避路。

扶风且住。

听予言语。

决定相随去。

些儿少虑。

对公先诉。

遇逢艰阻。

饥寒雨露。

有ω惶处。

眉头莫要聚。

长生好事,只今堪做。

何必候时数。

青巾戴取。

更衣麻布。

得离凡宇。

入云霞路。

功昭行著。

真师自肯度。

贪向津亭拥去车。

不辞泥雨溅罗襦。

泪多脂粉了无余。

酒酽未须令客醉,路长终是少人扶。

早教幽梦到华胥。

得其真遇,怎敢怠慢,勤修功果。

紧擒意马,无令颜劣,便把心猿锁。

逢魔逢难全然可。

盖谓无烟火。

本师说破。

元初这个。

争甚闲人我。

田彼黍矣,则食於秋。

我人之耕,载芟载薅。

岂不惮劳,将食无攸。

逢人借问春归处。

遥指芜城烟树。

收尽柳梢残雨。

月闯西南户。

游丝不解留伊住。

漫惹闲愁无数。

燕子为谁来去。

似说江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