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柳含烟·隋堤柳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

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

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译文

⑴隋堤——隋炀帝时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人称“隋堤”。据唐韩偓《开河记》载:“隋大业年间,开汴河,筑堤自大梁至灌口,龙舟所过,香闻百里。炀帝诏造大船,泛江沿淮而下,于是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

⑵汴河——又称“汴水”、“汴渠”,河道屡变,隋以后,在河南商丘县南,向东南流,入安徽省境,经宿县、灵壁、泗县入淮河。隋炀帝往江都,经此河。今已废。

⑶“龙舟”二句——龙舟凤舸散发着木兰的芳香,鲜艳的彩帆乘风前进。龙舟:船饰为龙状。《穆天子传》“天子乘龙舟鸟舟,浮于大沼。”凤舸(gě格上声):饰为凤凰形的大船。木兰:树名,指舟以木兰树制成,故香。

⑷“因梦”二句——传说隋炀帝梦游江南,于是决定泛舟去江都看琼花。流苏:丝缕下垂的装饰物,用于车马、帐幕等物上。《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垂五采析羽流苏。”王维《扶南曲歌词》:“翠羽流苏帐。”羽葆:仪仗中的华盖,用鸟羽连缀制成。《资治通鉴·隋纪四》炀帝“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今淮安)至杨子(今仪征)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自长安至江都(今扬州),置离宫四十余所。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又“上行幸江都,发显仁宫,王弘遣龙舟奉迎。乙巳,上御小朱航,自漕渠出洛口。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重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皇后乘翔螭舟,制度差小,而装饰无异。别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又有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坛、板翕、黄篾数千艘,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之,及载内外百司供奉之物。共用挽船士八万余人,其挽漾彩以上者九千余人,谓之殿脚,皆以锦彩为袍,又有平乘、青龙、艨艟、艚艟、八櫂、艇舸等数千艘,并十二卫兵乘之,并载兵器帐幕,兵士自引,不给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后宫厌饫,将发之际,多弃埋之。”以上是隋炀帝游江南的情况,可见其穷奢极欲到何等地步。

⑸“笙歌”二句——意思是欢乐的音乐声未完,大乱就降临了,落得家破国亡的惨局。笙歌:泛指音乐,这里指欢乐的场面。横流:水不顺道而流,这里暗喻天下大乱。

注释

⑴隋堤——隋炀帝时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人称“隋堤”。据唐韩偓《开河记》载:“隋大业年间,开汴河,筑堤自大梁至灌口,龙舟所过,香闻百里。炀帝诏造大船,泛江沿淮而下,于是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

⑵汴河——又称“汴水”、“汴渠”,河道屡变,隋以后,在河南商丘县南,向东南流,入安徽省境,经宿县、灵壁、泗县入淮河。隋炀帝往江都,经此河。今已废。

⑶“龙舟”二句——龙舟凤舸散发着木兰的芳香,鲜艳的彩帆乘风前进。龙舟:船饰为龙状。《穆天子传》“天子乘龙舟鸟舟,浮于大沼。”凤舸(gě格上声):饰为凤凰形的大船。木兰:树名,指舟以木兰树制成,故香。

⑷“因梦”二句——传说隋炀帝梦游江南,于是决定泛舟去江都看琼花。流苏:丝缕下垂的装饰物,用于车马、帐幕等物上。《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垂五采析羽流苏。”王维《扶南曲歌词》:“翠羽流苏帐。”羽葆:仪仗中的华盖,用鸟羽连缀制成。《资治通鉴·隋纪四》炀帝“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今淮安)至杨子(今仪征)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自长安至江都(今扬州),置离宫四十余所。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又“上行幸江都,发显仁宫,王弘遣龙舟奉迎。乙巳,上御小朱航,自漕渠出洛口。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重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皇后乘翔螭舟,制度差小,而装饰无异。别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又有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坛、板翕、黄篾数千艘,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之,及载内外百司供奉之物。共用挽船士八万余人,其挽漾彩以上者九千余人,谓之殿脚,皆以锦彩为袍,又有平乘、青龙、艨艟、艚艟、八櫂、艇舸等数千艘,并十二卫兵乘之,并载兵器帐幕,兵士自引,不给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后宫厌饫,将发之际,多弃埋之。”以上是隋炀帝游江南的情况,可见其穷奢极欲到何等地步。

⑸“笙歌”二句——意思是欢乐的音乐声未完,大乱就降临了,落得家破国亡的惨局。笙歌:泛指音乐,这里指欢乐的场面。横流:水不顺道而流,这里暗喻天下大乱。

赏析

这首词借咏柳讽刺了隋炀帝的荒淫无度。

  上片写隋炀帝锦帆龙舟下汴河,极尽铺张。

  下片写其荒淫误国。“笙歌”句饶有韵味,将由繁盛转为破亡的历史教训,一笔端出,颇有社会意义。

诗人简介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4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双双飞燕柳边轻。

直下是,直下是。

上是天,下是地。

日暖风和,花酣柳醉。

玉笛才轰,朱弦奏起。

形衰柳蒲,心老江湖。

鱼潜波路静,鹤梦月巢孤。

不损色香三昧手,粉黏双股理华须。

秦弦络络呈纤手。

宝雁斜飞三十九。

徵韶新谱日边来,倾耳吴娃惊未有。

文园老令难堪酒。

蜜炬垂花知夜久。

更须妩媚做腰肢,细学永丰坊畔柳。

荣光休气天为瑞。

道祖当天传宝裔。

千年昌运此时逢,四海欢声今日沸。

蒙蒙香雾沾衣腻。

漠漠轻寒梅柳细。

封人长有祝尧心,从此年年并岁岁。

峭帆横渡官桥柳,叠鼓警飞海岸鸥。

夜月抱秋衾,支枕玉鸾小。

艳骨泣红芜,藏陵三十老。

卧闻秦王女儿吹凤箫,泪入星河翻鹊桥。

素娥划袜跨玉免,回望桂宫一点雾。

纷红小蝶没柳烟,白茅老仙方瞳圆。

寻愁不见入香髓,露花点衣碧成水。

毅斋大老除机关报绶,名节尤偏无所尊。

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汗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

尚记吾家多夙契,何当握手得重论。

全无孔窍,指桑骂柳。

瞎衲僧正眼,破东山暗号。

三点前,三点后。

起模画样已无端,一任傍人论好丑。

柳间黄鸟路,波底白头天。

广东冬气作春蒸,浙土如之得我惊。

桃李猖狂争窃发,昆虫龌龊学微行。

向南柳可为先进。

投北梅犹是后生。

物理乘除自相补,速成未必似迟成。

东门柳,年年岁岁征人手。

千人万人於此别,柳亦能堪几人折。

愿君遄归与君期,要及此柳未衰时。

蒲寒柳衰,融懒顾痴。

坐稳实逾劫,心空佛是谁。

明而了妙,微而入离。

天清河汉阔,零冷斗杓垂。

借伴而来应供,分身在处成规。

百草头边春浩荡,黄莺之语对华枝。

寿觞庭户,正柳明桃炫。

拟斫江鱼鲙银线。

被春风吹入,花锦城中,惟有梦,时到轻轩翠_。

归来春已过,桃柳成阴,但喜庭闱镇强健。

更得故人书,遗我瑰词,应重记、去年相见。

望白鹤朱霞杳难攀,谩芳草如烟,青青河畔。

是大神咒,四大六根元不有。

是大明咒,三世十方无透漏。

是无上咒,海印圆光明已久。

是无等等咒,士农工商各成就。

何故去年梅,今岁柳,颜色馨香依旧。

等閒勘破悟桃花,选甚法身藏北斗。

草市人归日落,荒城风急鸦翻。

独携尊酒上高寒。

缥缈云横楚观。

柳外半篙绿水,烟中数笔青山。

天涯流落岁将残。

望断故园心眼。

满酌凉州酝。

爱佳词、一编《珂雪》,雄深苍稳。

万马齐暗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

算笛拍、莺簧休混。

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苏腻柳寻蓝本。

吾大笑,比瓦黾。

爇残桦烛刚余寸。

叹从来、虞卿坷坎,韩非孤愤。

耳热杯阑无限感,目送塞鸿归尽。

又眼底、群公衮衮。

作达放颠无不可,劝临淄、且傅当筵粉。

城柝沸,夜乌紧。

华堂合乐轰春昼,凤叫龙嘶画鼍吼。

琼猊压地开组绣,美人舞兮献君寿。

红婆娑兮翠蚴蟉,雪翻花兮风入柳。

曳轻裾兮扬彩绶,金鸾飞兮玉麟走。

入急破,大垂手。

香檀扎扎江雨骤,情凝力定方举袖。

烟收雾敛曲彻后,锦盈车兮珠满斗。

同赏败荷疏柳。

武昌官柳见毫厘,八字山遥细似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