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项羽本纪赞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译文

  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大概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亦是双瞳孔。项羽也是双瞳人。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迅猛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反秦,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但是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 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此时再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直到身死东城,他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而且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注释

①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秦二世时,陈涉首先发难,项羽跟从叔父项梁起义兵,大破秦军,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秦,分封王侯,自称“西楚霸王”。后为刘邦所败,困于垓下,在乌江自杀。本纪:《史记》的一种体例。按照年代先后,叙述历代帝王政迹。项羽虽没有完成帝业,但在秦亡以后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中,项羽实际上支配当时的政局,也代表当时的政权。正如本文所说,“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赞:文章最后的论赞部分。这里是作者在叙事之后,以作者的口气写的议论、总结及补充的文字。本文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②太史公:司马迁自称。周生:汉时的儒生,姓周,事迹不详。舜:虞舜,我国上古时代的帝王。盖:原来。重瞳子(瞳tóng):一个眼珠里有两个瞳孔,古人认为这是神异的人物。

③苗裔(-yì):后代子孙。暴:急骤;突然。?“岂……邪?何……也?”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为什么……呢?”“岂”同“何”前后呼应,表示猜测的疑问句。

④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陈涉:名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人,他同吴广首先起兵反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首难(-nàn):首先起来造反。蜂起:比喻如蜂拥而起,极言其多。胜(shēng):尽;全部。

⑤非有尺寸:谓没有一尺一寸的土地。陇亩:田野。这里指民间。将:率领。五诸侯:指齐、赵、韩、魏、燕(yān)。项羽属楚,合为六国起义军队。近古:当时是指春秋战国以来的时代。也:用在句末,表示坚决的语气。

⑥背关怀楚:谓放弃关中形胜之地,怀念楚国,东归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义帝:楚怀王孙,名心。公元前208年,项梁立心为楚怀王。公元前206年,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又把他放逐到长沙,并暗地派人把他杀了。难矣:意思是说,在这种种错误措施之下,想成功是很困难的。矣,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

⑦矜(jīn):夸耀。功伐:功勋。 奋:逞弄。谓:以为。力征:武力征伐。经营:整顿,统治。东城: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寤:通“悟”。

⑧乃:却,反。引:援引。这里有借口、推托的意思。天亡我:天要灭亡我。这两句是项羽自杀前说的话。“岂不……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吗!”反诘句,用否定来表示肯定的语气。

赏析

《项羽本纪》为《史记》的名篇,项羽是司马迁重点刻画的历史人物之一。这篇赞语作为《项羽本纪》的结尾,用极为简洁的文字,对项羽的一生作了历史的总结,颇具权威性。项羽乃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为此这篇赞语也就从传奇处入手:虞舜和项羽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然而两个人都是双瞳孔,司马迁以两个人在相貌上的这种共同特征,将项羽和虞舜联系起来,从而提出自己的疑问:难道项羽是虞舜的后代吗?这就更突出了项羽这个人物的神秘色彩。

  在论述项羽的光辉业绩时,司马迁强调了他创业的艰难,同时又突出了他发迹的迅速,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显要地位。秦末群雄蜂起,逐鹿天下;而项羽本无尺寸之地,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成为天下霸主,政由已出,是数百年未曾出现过的英雄人物。尽管项羽未能履践天子之位,可司马迁还是将他列入专为帝王设计的“本纪”之中。在司马迁看来:项羽顺应了历史潮流,抓住了机遇,同时又具备了杰出的才能。项羽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灭秦称霸的大业;然而仅仅过了五年,他便败在刘邦的手下。司马迁从两个方面指出项羽失败的原因:一为他杀义帝而自立,结果众叛亲离;二为奋其私智而不效法古代。司马迁论述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一定的正确性,但不全面。笔者认为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失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项羽勇猛过人却生性残暴,不听谋士范增的建议,一错再错,最终众叛亲离。哪怕重回江东,也不能卷土重来。

诗人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2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前身后身,坐底立底。

半假半真,全非全是。

只因抬手肆乖张,万古黄梅如鼎沸。

止水怀月,空山吐云。

清白自若,高閒不群。

丘壑性灵兮猿鹤得伴,江湖情味兮鸥鹭相分。

事不在容,智不到宗。

待云雷而陶壁梭蛰,授衣钵而卢老逃舂。

犀通半夜月,鹤梦千年松。

白发苍颜跛挈公,时人相笑老龙钟。

赤肉穿多孔,臭骨裹闲皮。

已是不著便,更将描画伊。

一柄拂聊为伴手,三世佛谁敢称师。

鲸怒饮乾沧海水,月明烂烂珊瑚枝。

雪发霜须,鲵齿鸡肤。

年侵蒲柳,日在桑榆。

用持智之大柄,静守道之元枢。

而今百草头边用,妙得云门一字俱。

漆黑眸子,栀黄面皮。

智静霁月相照,身閒野云不羁。

该抹把手陈尊宿,细腻点头王老师。

针兮线兮明联暗缀,音兮律兮自拍独吹。

你道是谁,芙蓉之孙兮丹出之儿。

不寒不枯而秋颓,不净不垢而春来。

神虚而应,机发而回。

分身慈氏,合掌善财。

弹指作声兮楼阁门开。

身心清恬,面目冷严。

烟巢寒翠栖鸟梦,风漪绿净游鱼潜。

荡荡兮眺听自妙,閒閒兮声色不黏。

谁道物齐,俱亡品题。

欺唇一鼻直,盖眼两眉低。

大千同入印,三世未分畦。

斫额望之不及,拟心思也还迷。

春晦西峰雁塔开,香云清梵彻昭回。

初疑咒钵降龙出,终似军持注水来。

百穀根茎流慧润。

四郊氛祲卷暘灾。

守臣无状均灵贶,如验元非赞变才。

碧涧之松,烟巢之鹤。

野性闲闲,癯身卓卓。

江含月而练长,水连天而秋阔。

一点分明兮十方虚豁。

痴钝之师,枯槁之姿。

鼻寒垂涕,眼老生黐。

玉怀石而矩,珠养蚌而规。

长短华枝春次第,东西波棹月相随。

机锋不敏,神观不清。

一点寒灰后,三乘热椀鸣。

历代祖咽喉把定,十方心手段放行。

春风剪剪兮,物像英英。

额高眼深,该抹丛林。

人惊大胆,我自无心。

默转机梭路,谁投钵水针。

觌面相呈了也,抬头何处相寻。

老身且懒,居然从简。

白雪覆颠,乌华乱眼。

心光传祖灯,手段破家产。

到不到赵州喫茶,回不回睦州担板。

借问诸人识也无,青山骨秀闲云散。

松风鸣,侧耳听,扪腹而笑,贼精贼精。

咦,千古万古得人憎。

静之不昏,湛而若存。

动之不浑,用而亡痕。

入见离微之根,出游幻化之门。

赤水之求故罔象而珠得,庖丁之伎乃亡牛而刃奔。

百川碧涨,三月红繁。

海不失於潮信,华自得於春恩。

默默工夫,心田自锄。

醭生唇上满,泥斲鼻头余。

少林何曾说话,曹溪不识文书。

谁言伎俩浑无巧,自信家风也不疏。

白云之身,寒月之心。

性灵麋鹿,气韵山林。

不堕两头兮匪明匪暗,全超三际兮谁古谁今。

气宇豁落,精神萧散。

尘劫坐空,世缘居简。

閒閒淡淡枯木云,沥沥漉漉通身眼。

森罗万像同条,莫道个人檐板。

黄檗棒头,大愚肋下。

后代儿孙,乌焉成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