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丈人山(山在青城县北,黄帝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赏析

作品赏析

  《御览》:《玉匮经》云:黄帝遍历五岳,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一名赤城,一名青城都,一名天国山,为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对郡西北,在岷山南。连峤掩映,互相连接,灵仙所宅,神异甚多。《寰宇记》:山在青城县西北三十二里。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①。为爱丈人山②,丹梯近幽意③。  (首记登山览胜)。  ①魏文帝《杂诗》:“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智度论》:若入寺时,当歌呗赞叹,不唾僧地。②《青城山记》:宁封先生,栖于北岩之上,黄帝筑坛,拜为五岳丈人,晋代置观。③谢脁《敬亭山》诗:“即此凌凡梯。”注:“丹梯,山也。” 丈人祠西佳气浓①,缘云拟住最高峰②。扫除白发黄精在③,君看他时冰雪容④。 (此欲托迹幽栖也。【远往】山属仙境。故以游仙之意作结。此章五七言各半,盖唐人七古,长短参用,如李颀《送刘昱》诗,亦然。)。  ①陶潜诗:“山气日夕佳。”②《鲁灵光殿赋》:“飞陛揭蘖,缘云上征。”谢灵运诗:“迢递瞰高峰。”③释宝月诗:“倩人为我除白发。”敬元子诗:“我欲将黄精,流丹在眼前。”④《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此心如江水,日夜东复东。

不惟爱吾庐,顾瞻几临风。

向来御史驄。

在我何得失,人自分悴丰。

吴姬歌,歌声宛宛歌情多。

当尊一阕且呼酒,酒遍余声无奈何。

春风颠狂亦如我,坐见花外遥湖波。

信步如同云水。

看遍秦川入水。

不似栋梁间,万派逆留神水。

神水。

神水。

便是山侗真水。

蜀儒为郡追任昉,歙士呼天借寇恂。

毡拍板,无孔笛。

狭路相逢,五音六律。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育我嘉止,神惠是仰。

载致斯币,庶几用享。

鼓之舞之,式翳尔神。

锡福无疆,佑此下民。

有桂丛生须让菊,为罏归去也输螯。

广寒蟾影开云路。

目断愁来处。

菊花轻泛玉杯空。

醉后不知星斗、乱西东。

今宵入梦阳台雨。

谁忍先归去。

酒醒长是五更钟。

休念旧游吹帽、几秋风。

之调水符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莫道颜色如渥丹,莫道馨香过vK兰。

东风吹绽还吹落,明日谁为今日看。

夺却群生夏衣,成得衲僧卧具。

为伊业识茫茫,所以一夺一与。

三百四百野狐队,中有一两个不瞌睡。

十方虚空百杂碎,宁不打破悭皮袋。

孤迥迥,圆陀陀,眼力尽处高峩峩。

月落潭空夜色重,云收山瘦秋容多。

八封位正,五行气和,身先在里见来麽。

南阳父子兮却似知有,西竺佛祖兮无如奈何。

雏莺初转斗尖新。

双蕊花娇掌上身。

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

回波偷顾轻招拍,方响底敲更合?。

豆蔻梢头春欲透,情知巫峡待为云。

山弄夕辉眉淡扫。

溪分新水支流小。

醉梦风光凝望杳。

云树绕。

杜鹃怨处谁能晓。

浮世悠悠波渺渺。

蜗争何事何时了。

天为无情方不老。

休苦恼。

随缘诗酒清闲好。

应三元,先五日,庆生申。

太虚兮吾序,八荒兮吾隅。

居丹台之广居兮,吾不知宅之所如!

礼经之重,祭典为宗。

上公揶事,进退弥恭。

庶品岂洁,令备肃雍。

百祥萃止,惟吉之从。

公灯不照私,渡水不湿脚。

连累老北堂,北错非常错。

功回位转,偏正中来。

凤宿龙巢金殿晓,香车应不碾宸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