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

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韩愈重来粤北多遗篇作者:谢健朝 唐代文学家韩愈,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其长兄韩会被贬韶州刺史,韩愈随兄南下,那时,他才十岁。两年后,其兄病故,韩愈随嫂郑氏返河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关中地区大旱失收,民不聊生,其时,唐德宗不准减免租税,身为监察御吏的韩愈即上疏为民请命。因措词激烈,触怒皇帝,结果被贬连州为阳山县令。韩愈重来粤北,入境先问俗——向张公使君借阅《韶州图经》(早期地方志书),即兴作诗云:曲江山水闻来久,恐未知名访信难。愿借图经将入界,亦逢佳处便开看。可见,韩愈欲先知地方疆域沿革、民俗风物、山川地貌等情况,以便日后尽“守土者之责”。韩愈在阳山有惠政,但史籍无详细记载,只说他“有爱在民”,“民生子且字其姓”。今阳山县城尚存他当年垂钓之处所,称“韩文公钓鱼台”,北面山崖石壁上有他的题字,叫“贤令山”。这也许是“有爱在民”的根据和后人对他敬仰的佐证吧?他在阳山很注重地方史志,常常把志乘作为教科书,故有“韩愈过岭,先借《韶州图经》”的佳话。他重来粤北多遗篇,有《燕喜亭记》、 《宿龙宫滩诗》、《贞女峡》、 《游同官峡》、 《别知赋》、 《送区册序》、 《衙斋有怀》和《湟水答张十一功曹》等。 (载1986.12.20《韶关报》)

诗人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富贵不骄,戚畹称贤。

扫除膏粱,放旷林泉。

沧浪濯足,风度萧然。

国之元舅,人中神仙。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

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明月芦华四望连。

转身人上合同船。

借功自有旁参事,历历机头看正偏。

久矣致生刍,斯行夫岂徒。

不惟哀一老。

亦欲识诸孤。

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

女平仙去早,万事付长吁。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

荆舒是懲,四方无侮。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

春雨歇,暮霞明。

零乱溪花堕玉英。

伣天生德,作配无符。

位刑台则,辅佐帝图。

登崇庙祐,勒号璠欤。

孙赏亿载,皇极之扶。

蓝案环吏牍,朱墨勘舛差。

自公借隙光,书函眩眼花。

千里有命驾,同心乐无涯,秋空霜月明,秋山云气佳。

留连忽重阳,列坐粲九华。

良会不可失,醉酣整乌纱。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

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

燀燀出车,投袂以趋。

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心洞明,眼豁开。

未后句,绝安排。

未曾展卷,明月自来。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顿蒙。

辐来辏毂水朝宗。

妙在抽添运用。

得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

损之又损慎前功。

命宝不宜轻弄。

二仪之门,万象之根。

有无难议,青白不痕。

借功承祖祢,了事付儿孙。

採华香负蜜蜂股,齐物梦翻蝴蝶槐。

即相离相,知恩报恩。

黍稷彧彧,去其螟螣。

实维丰年,我庾维亿。

以梵夹,对净瓶。

一字不挂眼,常转如是经。

撇棹归来起暮凉,乐哉谁复慕轩裳。

横短笛,罢鸣榔。

红藕花繁作阵香。

宋受天命,圣绪无疆。

惟怀永图,乃登元良。

涓选休辰,册书是将。

黼坐天临,穆穆皇皇。

宿戌供王事,膏车趱客程。

折荣湓浦柳,行色武昌城。

借卬科边饷,巡江点骑兵。

忧时心更切,满望邑尘清

穹旻锡祐,盛德日章明。

见地平天成。

垂衣恭己干戈偃,亿载祐黎甿。

羽旄饰驾当春候,款谒届殊庭。

精衷昭感膺多福,夷夏保咸宁。

圣君御宇,祗翼奉三灵。

已偃革休兵。

区中海外鸿禧浃,恭馆励虔诚。

九斿七萃著声明。

徯后徇舆情。

丕图宝绪承繁祉,率土仰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