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初秋夜坐应诏

玉琯凉初应,金壶夜渐阑。

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漙.雁声风处断,树影月中寒。

爽气长空净,高吟觉思宽。

诗人简介

杨师道(?-647年),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杨师道升任侍中。639年(贞观十三年),又改任中书令。李承乾谋反案后,被罢为吏部尚书。唐太宗东征时,杨师道暂代中书令,不久又罢为工部尚书。647年(贞观二十一年),杨师道病逝,追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号懿。► 22篇诗文

诗文推荐

轻生宅园籞。

复得栖嘉树。

岂敢擅洪枝。

轻条遭所遇。

叶密形易扬。

风回响难住。

神理内寂。

机象外融。

遗情汾水。

垂冕鸿宫。

树以司牧。

匪我求蒙。

徒勤日用。

谁契玄功。

朝阳有干。

布叶萋萋。

思皇威矣。

鹓羽高栖。

出驰先辂。

入秉介珪。

瞻秦望井。

建鲁分奎。

沃若动龙骖。

参差凝凤管。

金塘草未合。

玉池泉将满。

凄锵笙管遒。

参差舞行乱。

轻肩既屡举。

长巾亦徐换。

云鬓垂宝花。

轻妆染微汗。

羣臣醉又饱。

圣恩犹未半。

单于系颈须长索。

捷书新上油幕。

尽沈边柝也,更底问、悲笳哀角。

衰翁七十迎头了,先自来、声利都薄。

归计犹未托。

又一叶、西风吹落。

中叶遭闵。

副内多违。

悠悠灵贶。

爰有适归。

于昭睿后。

抚运天飞。

凝居中县。

神动外畿。

御辩诚膺录。

维皇称有建。

雷泽昔经渔。

负夏时从贩。

柏梁骖驷马。

高陵驰六传。

有序属宾连。

无私表平宪。

河堤崩故柳。

秋水高新堰。

心斋愍昏垫。

乐彻怜胥怨。

禅河秉高论。

法轮开胜辩。

王城水鬬息。

洛浦河图献。

伏泉还习坎。

归风已回巽。

桐枝长旧围。

蒲节抽新寸。

山薮欣藏疾。

幽栖得无闷。

有庆兆民同。

论年天子万。

新秋清夜月当空,弭楫驼桥意象雄。

销恨难求贤士酒,扬尘厌共庶人风。

市声暂息更筹永,渔唱频惊客梦中,绀碧琉璃千顷净,顽仙常占水晶宫。

三川羽檄驰。

六郡良家选。

观兵细柳城。

校猎长杨苑。

惊雉逐鹰飞。

腾猿看箭转。

鸣笳河曲还。

犹忆南皮返。

呼嗟乎丕,摧干弱支。

予读此诗,何异乎煮豆而燃萁。

吊古以诗,观帖以奇。

瑶钿银泥,以侈厥题。

天地既成。

泉流既清。

薄暮沾幸。

属奉文明。

将标齐配。

刻扫秦京。

愿驰龙漠。

饮马悬旌。

文教已肃。

武节即驰。

荣光可照。

合璧如规。

载怀姑射。

尚想瑶池。

濯龙乃饰。

天渊在斯。

出空宁可图。

入庭位难赋。

非烟复非云。

如丝复如雾。

霢霂裁欲垂。

霏微不能注。

虽无千金质。

聊为一辰趣。

高悬甲帐。

周褰黼帷。

长筵列陛。

激水旋墀。

浮醪聚蚁。

灵蔡呈姿。

河宗跃踢。

海介夔跜。

兀兀终年醉,空空四壁穷。

那知双雪鬓,又度几秋风。

高枕三峰老,深衣独乐翁。

骑驴向何许,

秋帷里。

长漏伴人无寐。

低玉枕凉轻绣被。

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

窗外鸡声初起。

声断几声还到耳。

已明声未已。

上巳惟昔。

于彼禊流。

祓秽河浒。

张乐春畴。

既停罢驾。

亦泛鳬舟。

灵宫备矣。

无待兹游。

大谷来既重。

岷山道又难。

摧折非所悋。

但令入玉盘。

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

觚棱清月绣团环。

万里长安秋晚。

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

春容著面作微殷。

烛影红摇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