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巴山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此是广德元年十一月公在阆州作。阆居巴子之国,故曰巴山。  巴山遇中使,云自陕城来①。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②。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③。  (此章,在巴山而慨朝事也。上四忧在君上,下四责及人臣。盗贼二句,述中使之言。【顾注】甘棠树、望仙台,俱属陕州近境,时天子在陕,故有天寒地阔之感。吐蕃入寇,征兵不应,官吏奔散。曰群臣安在,讥文官不能扈从,武将不能御敌也。  ①《唐书》:陕州陕县有陕城宫。《水经》:河水又西径陕县故城南。注: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括地志》:邵伯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九域志》:邵伯甘棠树在陕州府署西南隅。②《三辅黄图》:望仙台,汉武帝所建,在华州华阴县。《长安志》:望仙台,在鄠县西三十里。狼狈,注见前。③阮籍诗:“梁王安在哉。”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昨朝晴,今朝雨。

渺莽遽如许。

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

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

翦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

勃窣荷衣,堕泪少干土。

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黑石巴山砚,鱼鳞蜀客笺。

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

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

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

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今古连。

尔去三千九百里,巴山小马乌布鞯。

一妇一奚行李单,家具日货能几钱。

人皆畏避不敢往,此独敢往何所便。

况是初宦无远适,心意自许非由铨。

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交到无心处,出岫细话幽期。

看流水、意俱迟。

且淡薄相依。

凌霄未肯从龙去,物外共鹤忘机。

迷古洞,掩晴晖。

翠影湿行衣。

飞飞。

垂天翼,飘然万里,愁日暮、佳人未归。

尚记得、巴山夜雨,耿无语、共说生平,都付陶诗。

休题五朵,莫梦阳台,不赠相思。

看尽巴山看蜀山。

子规江上过春残。

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

不妨青鬓戏人间。

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离别言无期,会合意弥重。

——张籍病添儿女恋,老丧丈夫勇。

——韩愈剑心知未死,诗思犹孤耸。

——孟郊愁去剧箭飞,欢来若泉涌。

——张彻析言多新贯,摅抱无昔壅。

——张籍念难须勤追,悔易勿轻踵。

——韩愈吟巴山荦嶨,说楚波堆垄。

——孟郊马辞虎豹怒,舟出蛟鼍恐。

——张彻狂鲸时孤轩,幽狖杂百种。

——韩愈瘴衣常腥腻,蛮器多疏冗。

——张籍剥苔吊斑林,角饭饵沈冢。

——韩愈忽尔衔远命,归欤舞新宠。

——孟郊鬼窟脱幽妖,天居觌清栱。

——韩愈京游步方振,谪梦意犹恟. ——张籍诗书夸旧知,酒食接新奉。

——韩愈嘉言写清越,愈病失肬肿。

——孟郊夏阴偶高庇,宵魄接虚拥。

——韩愈雪弦寂寂听,茗碗纤纤捧。

——孟郊驰辉烛浮萤,幽响泄潜蛩。

——韩愈诗老独何心,江疾有馀t3. ——孟郊我家本瀍穀,有地介皋巩。

休迹忆沈冥,峨冠惭闒gl. ——韩愈升朝高辔逸,振物群听悚。

徒言濯幽泌,谁与薙荒茸。

——张籍朝绅郁青绿,马饰曜珪珙。

国雠未销铄,我志荡邛陇。

——孟郊君才诚倜傥,时论方汹溶。

格言多彪蔚,悬解无梏拲。

——韩愈张生得渊源,寒色拔山冢。

坚如撞群金,眇若抽独蛹。

——韩愈伊余何所拟,跛鳖讵能踊。

块然堕岳石,飘尔罥巢氄。

——孟郊龙旆垂天卫,云韶凝禁甬。

君胡眠安然,朝鼓声汹汹。

——韩愈

离别言无期,会合意弥重。

--张籍病添儿女恋,老丧丈夫勇。

--韩愈剑心知未死,诗思犹孤耸。

--孟郊愁去剧箭飞,欢来若泉涌。

--张彻析言多新贯,摅抱无昔壅。

--张籍念难须勤追,悔易勿轻踵。

--韩愈吟巴山荦嶨,说楚波堆垄。

--孟郊马辞虎豹怒,舟出蛟鼍恐。

--张彻狂鲸时孤轩,幽狖杂百种。

--韩愈瘴衣常腥腻,蛮器多疏冗。

--张籍剥苔吊斑林,角饭饵沈冢。

--韩愈忽尔衔远命,归欤舞新宠。

--孟郊鬼窟脱幽妖,天居觌清栱。

--韩愈京游步方振,谪梦意犹恟。

--张籍诗书夸旧知,酒食接新奉。

--韩愈嘉言写清越,愈病失肬肿。

--孟郊夏阴偶高庇,宵魄接虚拥。

--韩愈雪弦寂寂听,茗碗纤纤捧。

--孟郊驰辉烛浮萤,幽响泄潜蛩。

--韩愈诗老独何心,江疾有余兀重。

--孟郊我家本瀍穀,有地介皋巩。

休迹忆沈冥,峨冠惭闒白辱。

--韩愈升朝高辔逸,振物群听悚。

徒言濯幽泌,谁与薙荒茸。

--张籍朝绅郁青绿,马饰曜珪珙。

国雠未销铄,我志荡邛陇。

--孟郊君才诚倜傥,时论方汹溶。

格言多彪蔚,悬解无梏拲。

--韩愈张生得渊源,寒色拔山冢。

坚如撞群金,眇若抽独蛹。

--韩愈伊余何所拟,跛鳖讵能踊。

块然堕岳石,飘尔罥巢氄。

--孟郊龙旆垂天卫,云韶凝禁甬。

君胡眠安然,朝鼓声汹汹。

--韩愈

苍潭枯海树。

正雪窦高寒,水声东去。

古意萧闲,问结庐人远,白云谁侣。

贺监犹狂,还散迹、千岩风露。

抱瑟空游,都是凄凉,此愁难语。

莫趁江湖鸥鹭。

怕太乙炉荒,暗消铅虎。

投老心情,未归来何事,共成羁旅。

布袜青鞋,休误入、桃源深处。

待得重逢却说,巴山夜雨。

最是一人称好处。

昨日小春留得住。

梅花信信望东风,须待公归香满路。

年时今已度。

长是巴山深夜雨。

宣又召,凯还簇簇,要见寿觞举。

扫尽窝蜂闲绣斧。

叠鼓春声欢岁暮。

燕台剑履趣锋车,银信低低传好语。

紫貂裘脱与。

肘印累累映三组。

但重省,西来斗水,忘却爱卿取。

千里平阑,水天低处山无数。

断城孤树。

城外人来去。

欲问青鸾,杳杳随烟雾。

空怀古。

巴山何处。

自翦镫听雨。

润逼疏棂,寒侵芳袂。

梨花寂寞重门闭。

检书翦烛话巴山,秋池回首人千里。

记得彭城,逍遥堂里。

对床梦破檐声碎。

林鸠呼我出华胥,恍然

百草千花雩落尽,芙蓉小苑成秋。

云闲迢递起高楼。

笙歌随酒暖,灯火与星稠。

霏雾冥冥闾阖远,凭谁诉与离忧?

吟边重见旧沙鸥。

巴山今夜雨,短烛费新愁。

一别巴山棹更西,漫凭江水问归期。

渐行渐远向天涯。

词赋招魂风雨夜,关山扶病乱离时。

入秋心事绝凄其。

可怜张绪门前柳,相看顿非年少。

三径已荒凉,更如今怀抱。

薄游浑是感,满烟水、东风残照。

古调谁弹,古音谁赏,岁华空老。

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

只在此山中,甚相逢不早。

瘦吟心共苦,知几度、翦灯窗小。

何时更、听雨巴山,赋草池春晓。

照海惊烽,早处处空城,寒角吹遍。

转尽车尘,才得间关重见。

杯酒待换悲凉,可奈旧狂都减。

未凭高客意先倦,凄绝故园心眼。

夜窗秋雨灯重翦。

有离人、泪珠千点。

伤心更作天涯别,回首巴山远。

愁寄一叶怨题,写不尽、吟边万感。

剩断魂夜夜,分付与,寒潮管。

客里逢年酒半醺,篝灯课送穷文章。

对休共听巴山雨,入梦休思巫峡云。

好整衣冠朝北阙,新栽桃李属东居。

平明各把菱花看,黄子上眉间已十分。

灵谷有荚气,盘结在巴山。

云蒸雨朵欲遣,奇怪出人间。

不作丰城宝剑,不作渥洼灵种,不作化龙竿。

生此济时杰,理乱总相关。

入为相,出为将,两余闲。

忠肝义胆,曾将鲠论破天颜。

好把升平勋业,趁取河清桃熟,千岁奉金銮。

草却登封检,双鬓未曾斑。

台之高不知其几仞兮,但见燕雀仰视如冥鸿。

风之来不知其几里兮,但见南海北海声逢逢。

我时醉卧洞庭之北巴山东,耳边澒洞呼汹怖杀侬。

起来欠伸拍鸿蒙,问谁作此狡狯变化惊盲聋,乃是清江江上盘园翁。

翁本自与时人同,袍带靴笏从儿童。

亦赏随牒作小史,亦赏建纛称元戎。

偶然兴自返盘园中,意行倦止由心胸,岂与郢中小儿论雌雄。

儿曹颠倒鸡著笼,金朱眯眼视梦梦。

仰见騄骥脱鞅行青空,便欲俎豆老子配食蜚廉宫。

纷纷俗论安足穷,二三君子中龙。

南安太守科甲高,袖有桂馆之香风。

庐陵相公名位高,笔有造行之春风。

雨岩居士卧榻高,句有湖海之英风。

三君合谋奏天公,急羁此老勿使慵。

国于羊角九万里,奄有九霄寒露之空蒙。

封师巽伯为附庸,不许抗表辞官封。

向来挂冠冠愈穹,老子一笑朱颜红。

幸有天遮蔽。

为西南、空虚一面,挺生男子。

塞下将军支颐卧,夜半揽衣推起。

扫十万、胡人如洗。

见说巴山_马退,也都因、粮运如流水。

剑以北,一人耳。

十年梦断斜阳外。

恰归来、昌蒲蘸酒,祝兄千岁。

入从出藩谁不是。

谁是难兄难弟。

正乐意、融融未已。

莫趣东方千骑去,愿时平、华皓长相对。

闲富贵,只如此。

灵谷有荚气,盘结在巴山。

云蒸雨朵欲遣,奇怪出人间。

不作丰城宝剑,不作渥洼灵种,不作化龙竿。

生此济时杰,理乱总相关。

入为相,出为将,两余闲。

忠肝义胆,曾将鲠论破天颜。

好把升平勋业,趁取河清桃熟,千岁奉金銮。

草却登封检,双鬓未曾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