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描写游蓝田山石门精舍(佛寺)的经过。作于诗人晚年隐居蓝田山中的辋川别墅时。这首诗一起笔就透出诗人特别轻松、快适。“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傍晚时分,驾着轻舟,任凭晚风吹荡,令人感到惬意。这两句是诗人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落日山水好”,“好”这个普通而又概括的字面最能表现此时触景而生的丰富感受。这样的景致,这样的情致,自然是:“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不知不觉间,小船荡到了水的源头。可以想象,一路上胜景有多少,诗人的兴致有多高。“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云木秀”指石门精舍所在,它遥遥在望,叫人感到兴奋。舟行至此似乎到头了,又使人疑惑沿这条水路接近不了它,未免令人焦急。“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谁知水流一转,发现源头未尽,正通向前山。这意外的发现,又叫人多么欣喜。如果说,前面所写是平中见“奇”,这里所写就是曲径通幽了,这就是舟行的无穷乐趣。如果只是平奇而无曲幽,兴趣就不会如此盎然了。

  “果然惬所适”与“初疑”呼应,游山兴趣继续在增强着。到达山寺后见到:“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僧众不多,且在松柏下逍遥,环境显得清静而不枯寂;“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这里是写僧人日常功课。僧人起早贪黑地参禅、诵经,但在诗人看来,这些方外人生活并不枯燥,自敬其事,自得其乐,精神世界充实得很呢。“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一是指这些僧人修行很高,佛法感化了牧童;二是说这里和平宁静,几乎与外界不相交通,“问樵客”是很偶然的事。联系结尾的“桃源人”,诗中所写似乎有桃花源生活的影子。桃源人避世而居,那里也有忙碌而有秩序的劳动生活。“世事问樵客”与桃源人向武陵渔人打听外界情况也相似,这里只是将“渔人”换成“樵客”,甚至诗人在这里就是自比樵客(僧众向他打听外事),把自己编入桃花源故事中,这又是多么有趣啊。看来深山发现的既是一片净土,又是一片乐土,这叫他更惬意了。

  最后八句写“暝宿”和“明发”。夜晚睡在这里也十分可意:高林笼罩,床席象美玉一般洁净清凉,室内焚燃的是寺中特有的香料,窗外飘来的是野花的清香,浓淡相间,山月初露,辉光摇曳,这又显得多么清幽。早晨离开时他担心再来寻觅此地会迷路,出发之前他又到各处登览了一番,要把这里的山径水道牢牢记住。出发时“笑谢桃源人”,说花红时再来拜访他们。“笑谢”透出他的满足,也表现与山僧的情谊。“花红”又暗示此游正是桃红柳绿的时节,前面写“山水好”、“云木秀”就有了具体色彩,而又与“桃花源”联系起来,可见一路是花明柳暗,怪不得游兴是那般高了。

  全诗二十四句,八句一层,“依次写来,妙有步骤”(王文濡语),语句自然清新,而又蕴含着丰富的情味。同代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论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还特别例举了这首诗“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等句,足见对此诗的爱赏。

诗人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39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靦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_露浸秋色,零雨濯湖弦。

做成特地风月,管领老_仙。

雁落村间_影,鱼识桥边柱杖,虑澹境长偏。

只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

龙握节,貂插案,鹿衔_。

于公元只余事,所乐不存焉。

手植蓝田种子,无数阶庭成树,郁郁紫生烟。

富贵姑勿道,借问此何缘。

月高山舍迥,霜落石门深。

风搅长空,冷入寒云,正是严凝初至。

围炉坐久,珠帘卷起,准拟六花飞砌。

渐苒苒晴烟,更暗觉、远天开霁。

阻琼瑶、不舞蓝田,但有蟾华铺地。

想像如今剡溪,应误幽人访客,轻舟闲舣。

翠幕登临处,散无限清兴,顿孤沈醉。

念好景佳时,谩望极、祥霙为瑞。

却梅花、知我心情,故把飞英飘坠。

扇手笑终在,琴心曲暗留。

相期星户夕,莫负月娥秋。

金濑迟扬旆,蓝桥趣问稻米。

定将先入梦,骖凤绕箫楼。

一片心田种善根,粲为枝叶儿孙。

人从今日封培去,百世金庭好石门。

提壶唤新春,病客春思搅。

茶瓯曲肱罢。

联屐事幽讨。

叩门探繁香,翠蔓花尚少。

却携二三子,深行出飞鸟。

羊肠走鸣泉,凤尾摇寒篠。

俯窥万蟛烟,筇声响林杪。

汤休真解事,煮饼禅坊悄。

杯盘坐晚涧,落业风自扫。

眼明玉华阴,桃枝露红小。

更倾樽中馀,邀月下云表。

澄江静可鉴,合嶂青未了。

石梁接楼居,屋解挂参昂。

谁知人间世,仿佛见三岛。

烟尘暗中原,怀抱镇煎焰。

一行瘴海头,岁月不知老。

金兰有佳士,相见独不早。

于蒿得长松,颇亦慰枯杭,春风正颠狂,日日被花恼。

欢来即相觅,真处在草草。

身名两姑置,有酒为君倒。

曾共君侯历聘来。

去年今日踏莓苔。

旌扬宅里疏疏磬。

挂屩枫前草草杯。

呼煮酒,摘青梅。

今年官事莫徘徊。

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春晚娑罗百叶开,仙翁精舍长蓬莱。

朝元未罢门深闭,不管人间有客来。

上大面

平生子林子,一别今几春。

宁知林壑中,忽见题墨新。

巉巉屹苍石,恍若对其人。

徘徊不忍去,我怀谁为陈。

自子来江东,相去亦已迩。

谓当复相逢,跂首日望子。

云何竟差池,又此隔千进而。

凭高久伫立,飞鸿渺烟水。

溥露浸秋色,零雨濯湖弦。

做成特地风月,管领老臞仙。

雁落村间柸影,鱼识桥边柱杖,虑澹境长偏。

祗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

龙握节,貂插案,鹿衔轓。

於公元只馀事,所乐不存焉。

手植蓝田种子,无数阶庭成树,郁郁紫生烟。

富贵姑勿道,借问此何缘。

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

青松步障深五里,龙宫黯黯神为阍。

高殿呀然压苍巘,俯瞰长江疑欲吞。

橘洲泛浮金实动,水郭缭绕朱楼鶱.语馀百响入天籁,众奇引步轻翩翻。

泉清石布博棋子,萝密鸟韵如簧言。

回廊架险高且曲,新径穿林明复昏。

浅流忽浊山兽过,古木半空天火痕。

星使双飞出禁垣,元侯饯之游石门。

紫髯翼从红袖舞,竹风松雪香温黁.远持清琐照巫峡,一戛惊断三声猿。

灵山会中身不预,吟想峭绝愁精魂。

恨无黄金千万饼,布地买取为丘园。

蓝田美玉骊龙珠,天马之驹丹凤雏。

平生眼底未曾见,物以希有来珍奇,世间尺子乏英骨,{左犭右屯}犬虽多安用为。

留侯丰下宜有后,更积阴德栽培之。

大儿崭然露头角,胸中箧笥罗诗书。

文章机杼有家法,睥睨云汉思高飞。

小儿学语解揖客,眼如点漆肤凝脂。

家庭有此万金产,何忧门户无光辉。

乃翁昨日坐堂上,津津黄气溢两眉。

女奴走报子舍喜,紫兰玉树生孙枝。

不须老释亲抱送,此真天上麒麟儿。

我来欲与汤饼客,对翁寿以金屈卮。

看渠一岁能识字,八岁笔驱文辞。

三衢之留世冠冕,公侯衮衮当无疑。

他年我未须发白,已见此子摩天衢。

万壑深连郴水出,千山高拥石门开。

璧简荐宝室,襟裾馥旃檀。

眷言石交旧,可惮脚力酸。

层岩一剑裂,阴壑千古寒。

数椽棲泬寥,小楼面赞元。

风穴激虎啸,石洞掀龙蟠。

是日朔吹惨,兵团空雪花漫。

开尊聊暖热。

毛苡劝加餐。

心事喜我同,晤言蔼清欢。

欲去有余恋,小驻搜奇观。

评画过神品,誓死鬼犹故坛。

君家丛城,甲第一亩宽。

胡独嗜幽寂,而乐兹考盘。

戍邱渐相迫,住山殊示安。

春风动卒马,云霄插双翰。

傥念猿鹤怨,无多贪热官。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

屏居蓝田,薄地躬耕。

岁晏输税,以奉粢盛。

晨往东皋,草露未晞。

暮看烟火,负担来归。

我闻有客,足扫荆扉。

箪食伊何,疈瓜抓枣。

仰厕群贤,皤然一老。

愧无莞簟,班荆席藁。

泛泛登陂,折彼荷花。

静观素鲔,俯映白沙。

山鸟群飞,日隐轻霞。

登车上马,倏忽云散。

雀噪荒村,鸡鸣空馆。

还复幽独,重欷累叹。

_露浸秋色,零雨濯湖弦。

做成特地风月,管领老_仙。

雁落村间_影,鱼识桥边柱杖,虑澹境长偏。

只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

龙握节,貂插案,鹿衔_。

于公元只余事,所乐不存焉。

手植蓝田种子,无数阶庭成树,郁郁紫生烟。

富贵姑勿道,借问此何缘。

分阴分阳天得清,生水生木清降精。

悬知梅与涧为一,交涵互养清难名。

客来强立痛题目,拟这万物无一足。

巢许立身今古高,夷齐受命乾坤独。

主人气与梅俱移,平淡之中余崛奇。

蓝田松竹须品题,今年随牒梅勿疑。

主人心与梅俱化,高洁之中余蕴藉。

瀛洲风月须摹写,明年入朝梅勿讶。

独不见淇竹主人卫武公,出相周家了勋庸。

老矣归与奉从容,主人与竹俱高风。

武公与竹为不朽,万古淇奥诗一首。

主人有以为梅寿,我请置之淇奥后。

二松如盖偃中庭。

向朱夏、作秋声。

摇影动疏棂。

掩映得、苔痕转青。

西清博士,西台御史,相对又双清。

咫尺到蓬瀛。

休认作、蓝田县丞。

太原曾有三珠树,花萼一团光彩聚。

清晨肯挟三凤来,真是王家儿可誉。

乃翁哦诗松竹阴,三儿吾伊玉应金。

不须累碁捻蜡作跳虎,骏响续取河汾琴。

沂公不作温饱计,他日帘前退丁谓。

读书有用须济时,莫止觅官求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