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译文

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

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注释

①军:指军中。

②风威:军威。险:望而生畏的意思。

③水气:指杀气。寒:不寒而栗。

④戎衣:即军装。定:平定。

⑤歌舞:载歌载舞。长安:唐的都城。

赏析

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一个清晨,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写深秋景色,城上冷风飕飕,江中水气寒冷,好一派肃杀景象。诗句晓畅隽永,看似质朴平易不着笔力。诗人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充分表现临战前的紧张、肃穆、庄严的气氛和将士们的进取、希望和信心。此二句营造一个“风冷水寒”的悲剧氛围,与“风潇潇兮易水寒”一样,给人以慷慨悲壮苍凉激越的感受。诗的三四句写诗人对讨武战争必胜的信心。第三句诗“戎衣何日定”,“何日”意为“总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胜之心力透纸背。这句诗借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故事隐喻李敬业讨伐武则天是以有道伐无道,说明“匡复”是正义的,顺应民心、天意的,因此也必定是会胜利的。诗的最后一句,“歌舞入长安”,水到渠成轻松自然地作了结尾,表现出诗人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的彻底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

  这首诗工于用典且浑然一体,增强了诗的深度和概括力。这首小诗,属对工整,语言朴实,音韵和谐流畅。若将此诗的意境分而析之,不难发现,此诗所描述的是“风冷水寒”的清冷之境,而“戎衣歌舞”所体现的却是诗人的满腔热情和雄心,这一“冷”一“热”对比,映衬,赋予了此诗特有的魅力。

背景

公元683年(弘道元年), 唐高宗去世,武则天把持朝政,废中宗(李哲)为庐陵王,立相王(李旦)为睿宗,重用武三思等人,排斥异己,刑法严苛,引起人民不满。不久被贬为柳州司马的李敬业提出“匡复唐室”的口号,在扬州起兵征讨武则天,一时响应者甚众,起兵十来天就纠集了十多万人,震惊了全国。被贬为临海丞的骆宾王也投奔李敬业麾下,任匡复府的艺文令,负责军中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草拟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讨武曌檄》),义愤填膺地历数武则天“近狎邪辟,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之罪。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可看作《在军登城楼》诗的注脚:“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作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致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这就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和估计,也是此诗的创作背景,《在军登城楼》与《讨武曌檄》作于同一时期,可以说是檄文的高度艺术概括。

诗人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12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歌彻骊驹,酒斟醽醁,帆樯高映城楼。

绣衣携具,开宴话离愁。

两岸橙黄橘绿,一行雁、几点沙鸥。

情千万,相看无语,送我上孤舟。

悠悠。

冬向晚,梅花潜暖,随处香浮。

奈长亭饮散,无计淹留。

归路淮山百舍,空梦想、连岁清游。

烦双鲤,频将尺素,来往寄江流。

揽秀岷峨,著鞭江淮,诸公所奇。

对塞垣烟淡,相随弓剑,城楼月落,几共灯棋。

驿柳摇黄,溪桃涨绿,稳趁春风度玉墀。

亨衢去,看紫微红药,太乙青藜。

孤山若放梅时。

莫忘却扬州曾有诗。

怅英游难驻,堪怜只影,中年易感,祗付双眉。

珍重交情,勉旃时用,回首岫云从此归。

能相忆,有好音遗我,在水之湄。

层城楼橹看如画,三镇军民梦解围。

休看辋川图。

未是幽居。

何如云水绕储胥。

新湿青红开栋宇,雾拱风疏。

小圃秀郊墟。

花破平芜。

五峰列影水平铺。

只欠五城楼十二,便是蓬壶。

│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晴雨。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

重云凄已合,微润先流│。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

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足数。

渡河不入境,岂若无蝗虎。

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且问黄花,陶令后、几番重九。

应解笑、秋崖人老,不堪诗酒。

宇宙一舟吾倦矣,山河两戒天知否。

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虬龙吼。

江欲_,谈天口。

秋何负,持螯手。

尽石麟芜没,断烟衰柳。

故国山围青玉案,何人印佩黄金斗。

倘只消、江左管夷吾,终须有。

朝荐抱良策,独倚江城楼。

(《述情》,《诗式》)昨从金陵邑,远谪沅溪滨。

(《沅志》)娟魄已三孕。

(以下《海录碎事》)。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

(以下《河岳英灵集》)苍荻寒沧江,石头岸边饮。

天仗森森练雪凝,身骑铁骢自臂鹰。

汉之季,洪流何汤汤。

赤子为龙蛇,蔓于汉以淮,割我城邑图不祥。

天子曰嘻予何以奉宗庙,朝群臣,登明堂?

曰予近臣御史阙,咨尔抚师古舒国,阃以外,尔制之。

赐尔三百卫士斧与节,毋黩民,毋究刑,苟附而安,文武并用礼之经。

臣阙昧死顿首泣,主忧臣辱敢不力。

御史骑马来,万姓泪落喜且悲。

子我涂炭民,汉官威仪今见之。

东市牵牛羊,西市罗酒浆,纷纷列道左,御史下马相扶将。

谕以天子圣且爱,明见万里外,宵旰不遑食,兵尔饥尔苦颠沛。

御史虽愚颇知忠与慈,惟尔患难相扶持。

鼓尔鼓,旗尔旗,疾则疾,徐则徐,壮者战守老者居,俾尔农桑毋夺时。

桑青青,麦茫茫,牛羊走丘墟,御史城上行。

茅屋人家闻读书,以心感人心,敌至辄败不敢窥。

城东啼虎豹,城西啸熊罴。

蕲黄攻始退山越,什什伍伍来相围。

裹疮战城南,吮血战城北,大船小船捍江列。

嗟城中如流鱼,御史奋臂城上呼。

悲风扬,尘沙起,白日无光士争死。

廪无粟,士气衰,朝食城上草,暮煮城下萁,疠疫相枕何流离。

御史斩爱马,士卒不忍食。

日久援不来,矢尽兵残益危逼。

枭骑死野战,乌鸢衔肉流尸僵。

孤城坐殄瘁,土山地道不可当。

御史诚不德,握手谢父老,尔民多杀伤。

御史登城北面拜,称臣万死无以报陛下,阖室竟与城俱亡。

楚山苍苍,楚水洋洋,御史之节,功烈显彰。

天之奎壁,地之河岳,人之纲常,千载弗渝。

日月普光,谁能置庙复立社,享尔祀尔百世及天下。

清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

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

(刘为人短小。

)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

坐令乘传遽,奔走为储须。

邂逅我已失,登临谁与俱。

贫贪仓氏粟,身听冶家aa22。

会合难前定,归休试后图。

腴田未可买,(本欲买田于泗上,近已不遂矣。

)穷鬼却须呼。

二水何年到,双洪不受舻。

至今清夜梦,飞辔策天吴。

(此诗寄刘。

)与子皆去国,十年天一隅。

数奇逢恶岁,计拙集枯梧。

好士余刘表,穷交忆灌夫。

不矜持汉节,犹许揽桓须。

清句金丝合,高楼雪月俱。

吟哦出新意,指画想前aa22。

(子由初赴南京,送之出东门,登城上,览山川之胜,云此地可作楼观,于是始有改筑之意。

)自写千言赋,新裁六幅图。

(近以绢自写子由《黄楼赋》为六幅图,甚妙。

)传看一坐耸,劝著尺书呼。

莫使骚人怨,东游不到吴。

(此诗寄子由。

生涯何事多羁束,赖此登临畅心目。

郭南郭北无数山,万井逶迤流水间。

弹琴对酒不知暮,岸帻题诗身自闲。

风声肃肃雁飞绝,云色茫茫欲成雪。

遥思海客天外归,坐想征人两头别。

世情多以风尘隔,泣尽无因画筹策。

谁知白首窗下人,不接朱门坐中客。

贱亦不足叹,贵亦不足陈。

长卿未遇杨朱泣,蔡泽无媒原宪贫。

如今万乘方用武,国命天威借貔虎。

穷达皆为身外名,公侯可废刀头取。

君不见汉家边将在边庭,白羽三千出井陉。

当风看猎拥珠翠,岂在终年穷一经。

湖上有佳色,黄菊傲霜秋。

一尊相属,谈咏彼此得无愁。

何处鲈鱼初荐,错俎金薤点鲙,令我忆东州。

双鹭带斜日,飞下白萍洲。

晚风劲,吹残酒,袭破裘。

故人俱在,江左底事独淹留。

归去草堂侵夜,一点青荧灯火,得句可忘忧。

欲识无穷意,终日倚城楼。

残日下瓜洲。

平安火又流。

月高高、挂古城楼。

回首少年真可笑,无一事、又悲秋。

天在海边头。

天风有意不。

结桂枝、袅袅余愁。

不是银河无去路,先不去、后难游。

荒城落日西风,满街芳草无行路。

楼台羽化,萤飞故苑,蛩吟残础。

不减承平,半湖秋月,隔溪烟树。

慨江南风景,一朝如许,教人恨、王夷甫。

对酒强推愁去。

酒醒来、愁远如故。

青萍三尺,阴符一卷,土花尘蠹。

试问黄花,花知余否,沈吟无语。

拍阑干,空羡平沙落雁,沧波归鹭。

当时永叔在杨州,中秋待月後池头。

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利矛。

我时小却避其锐,风愁雨怛常娥羞。

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

作诗夸诧疑天公,爱惜光彩向此收。

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

更後数日我北去,相与送别城门楼。

谁知康成能饮酒,一饮三百杯不休。

鸡鸣各自便分散,山光寺侧停画舟。

我来谒公公未起,卧索大白须扶头。

而今倏忽已八载,公领府事予居忧。

欧阳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诏传星流。

问公可忆羊叔子,虽在军中常缓带而轻裘,寄声千里能信不。

疏影横斜,似故人安道,只在前溪。

年年望雪待月,漫倚吟矶。

千红万紫,到春来、也是寻思。

君不见,永阳江上,残梅冷两丝丝。

有几情人似我,漫骑牛卧笛,乱插繁枝。

市门索笑憔悴,便作新知。

城楼画角,又无花、只落空悲。

但传说,寿阳一片,何曾迎面看飞。

豫章城楼饥啄乌,黄狐跳踉追赤狐。

北风北来江怒涌,土兵攫人人叫呼。

城外之民徙城内,尘埃不见章江途。

花裙蛮奴逐妇女,白夺钗环换酒沽。

父老向前语蛮奴:“慎勿横行王法诛。

华林桃源诸贼徒,金帛子女山不如。

汝能破之惟汝欲,犒赏有酒牛羊猪,大者升官佩绶趋。

”蛮奴怒言:“万里入尔都,尔生我生屠我屠!

”劲弓毒矢莫敢何,意气似欲无彭湖。

彭湖翩翩飘白旟,轻舸蔽水陆走车。

黄云掩地春草死,烈火谁分瓦与珠。

寒崖日月岂尽照,大邦鬼魅难久居。

天下有道四夷守,此辈可使亦可虞。

何况土官妻妾俱,美酒大肉吹笙竽。

荆山嵸百里。

汉广流无极。

北驰星斗正。

南望朝云色。

川隰同幽快。

冠冕异今昔。

子肃两岐功。

我滞三冬职。

谁知京洛念。

彷佛昆山侧。

向夕登城濠。

潜池隐复直。

地逈闻遥蝉。

天长望归翼。

清文忽景丽。

思泉纷宝饰。

勿言修路阻。

勉子康衢力。

曾厓寂且寥。

归轸逝言陟。

今日重九宴,去岁在京师。

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园期。

嘉节始云迈,周辰已及兹。

秋山满清景,当赏属乖离。

凋散民里阔,摧翳众木衰。

楼中一长啸,恻怆起凉飔.

是耶非、吾年如此,更痴更悔今昨。

狂吟近日疏于酒,转似秋山瘦削。

浑未觉。

凭儿子门生,前度登高弱。

情怀又恶。

叹亲友中年,不堪离别,况复久零落。

长生药。

有分神仙难学。

人生聊复行乐。

百年半梦随流水,半在南枝北萼。

妾命薄。

但寂寞黄昏,时听城楼角。

愁无可著。

且取醉尊前,明朝休问,昨日已忘却。

千古汗青,勋业几人,能是雄杰。

麒麟画像当年,转首许多除折。

前村月底,一壶春酒追随,梅花解软肝肠铁。

万事尽悠悠,只固吾穷节。

愁绝。

游岁暮,栖迟风雨,一枝鸠拙。

意广才疏,事与古先殊别。

梦中乡国,闲时独上城楼,角声旗影供凄切。

醉里倚阑干,满西山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