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镜道中吹箫

金栏白的善篸zC,双凤夜伴江南栖。

十洲人听玉楼晓,空向千山桃杏枝。

诗人简介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116篇诗文

诗文推荐

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奇货。

归帆过。

击鼓吹箫相应和。

楼前高浪风掀簸。

渔唱一声山左。

胡床邀月轻云破。

玉麈飞谈惊座。

锦镜浓妆十样花,练拖寒瀑挂苍崖。

无宾主句全机露,见得分明眼著砂。

依亡妙尽,犹隔天涯。

夺取黄梅无底钵,且教卢老去担柴。

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无。

寂寂十方坐断,寥寥一境清虚。

妍丑那能瞒净镜,青黄莫我染明珠。

刹海不能关锁月,夜来流影在珊瑚。

锦瑟花年燕子楼。

楚云湘雨等闲休。

留在贞元供奉曲,尽风流。

约略睡痕妆镜晚,留连香韵琐窗秋。

总道竹西歌吹好,去来休。

明镜如明月。

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

终是一秋蓬。

百丈峰头开古镜。

马驹踏杀重苏醒。

接得古灵心眼净。

光炯炯。

归来藏在袈裟影。

好个佛堂佛不圣。

祖师沈醉犹看镜。

却与斩新提祖令。

方猛省。

无声三昧天皇饼。

隰州佛放光,远射千峰顶。

锦镜冷交辉,瀑花寒斗影。

非虚非实,非色非空。

举世无人描邈得,只恁这个为流通。

狂走断贻猿鹤笑,醉吟忽感岁时迁。

野桥流水湘路,欲撷莼丝饭午前。

天开景运。

记建武中兴,炎刘重盛。

明良际会,八表风调雨顺。

任一时、岳降生申,正千载、河清诞圣。

祥云拥,流霞映。

飞仙拱,魁星炯。

佳应是、师真毓瑞,人天交庆。

蘅薇香满元宵景。

耀天目、神光如镜。

见龙章凤质,降伏群魔归正。

禀玄元、立教开先,悟至道、心空神领。

昌元嗣,明真镜。

同无有,怡清净。

绵永度,三途六道,神仙同证。

芳年正是香英嫩。

天与娇波长入鬓。

蕊珠宫里旧承恩,夜拂银屏朝把镜。

云情去住终难信。

花意有无休更问。

醉中同尽一杯欢,归后各成孤枕恨。

镜尘言苦厚。

虫丝定几重。

还是临窗月。

今秋逈照松。

六客西来共一舟。

吴儿踏浪剪轻鸥。

水光山色翠相浮。

我欲吹箫明月下,略须棹晚风头。

从前五度到蕲州。

山晚黄羊随日下,天寒白犊弄风归,愁埃百转西州路,笑忆沙湖一棹飞。

日面月面,星流电卷。

镜对像而无私,珠在盘而自转。

君不见钳錘前百炼之金,刀尺下一机之绢。

白玉磋成,香罗捻就,为谁特地团团。

羡司花神女,有此清闲。

疑是弓靴蹴鞠,刚一踢、误挂花间。

方信道,酴醿失色,玉蕊无颜。

凭阑。

几回淡月,怪天上冰轮,移下尘寰。

奈堪同玉手,难插云鬟。

人道转官球也,春去也,欲转何官。

聊寄与、诗人案头,冰雪相看。

溪流镜样清。

辇路,江枫古。

楼上吹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尘污。

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

啼笑两难分付。

鹤老松孤,泉寒石癯。

镜之对像,谷之答呼。

万缘杂错不是有,一点灵明不是无。

湛存妙应兮机轮活枢。

水光山影浮空碧。

柳丝摇曳春无力。

柳岸系行舟。

吹箫忆旧游。

旧游堪更忆。

望断迷南北。

千古恨悠悠。

长江空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