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

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译文

在一条小溪拐弯的地方,有一所周围围着槿树篱笆的茅舍。鸡鸣狗吠之声,时断时续,从草房的南边和北边传来。水边的茭白的叶子已经长大,茭白也可以采来做成美味的菜了。那荭草,叶呈红色,也已开放。门外池塘里荡漾着碧波。虽然,在茅舍外,看不见那忙于织布的农家妇女,但她那“轧轧鸣梭”的急促的织布声,却从房屋里传到外边来。

注释

⑴槿(jǐn)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溪曲:小溪弯曲处。

⑵菰(gū)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我国南方浅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茎名茭白,可作蔬菜。秋天结实如米叶菰米,可煮食。

⑶水葓(hóng):即荭草。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喜阳、温暖和湿润,耐瘠薄,不择土壤,在湿地里野生。

赏析

这首《风流子》,在孙光宪的八十多首词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写了田园、村舍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词中描绘的是一幅安详的水乡农家图,连鸡犬都在安详地来回觅食,犹如从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这安详中不息的生机,在叶上,在花上,在门外流水,门里人家。那轧轧织布声却是他蓦然听到的,就从他驻足留恋的流水家传出。于是他知道,在这安详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劳作。

  这首词的艺术结构,可以分三个层次。开头的两句是第一个层次。村民居住的茅舍坐落在一条潺潺流水的清溪的弯曲处,周围栽着槿树,形成了严密的屏障。鸡犬之声,时断时续,从茅舍的南边和北边传来。作者用槿篱溪曲,装点了茅舍的优美环境。并捕捉了当时农村的特征——鸡犬之声,有着和平生活的气氛。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三句,是第二个层次,描绘了茅舍周围使人留恋的景色。这三句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景象:水边的茭白叶子,长得又嫩又大;水葓花争媚斗艳,满溪盛开;池塘里碧波荡漾,春意盎然。其中“涨”字用得极妙,它表明刚下过一场雨,积蓄了满满荡荡的一池春水。

  “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这三句是最后一个层次,也是作者比较用心的构思。茅舍之外,尽管看不见那忙于织布的农家妇女的形象,可是“轧轧鸣梭”急促的织布声,却从房屋里传到了外边。“声促”的“促”字,用得恰到好处,它说明了织布的妇女,在辛勤地紧张地劳动着。

  这首词的艺术构思是比较成功的,它紧紧地围绕着茅舍,展开了构思和布局。整首词严谨完整,质朴自然,色彩鲜明。真切地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农村图画。那茅舍所在秀丽的环境,农家妇女急促的织布声,形象鲜明。这是作者对田园、村舍风光的真实反映。假若作者只写一所孤零零的茅舍和村妇急促的织布声,不写那美丽的环境和鸡鸣狗吠之声,或只写其中的一两样景致,不言而喻,这也就不成为一幅完整的农村画图了。作者作为花间派词人,能够突破艳丽柔縻的词风的束缚,纯粹采用白描的手法,写出这样朴素明畅、轻快活泼、通俗易懂、别具一格的词作,应当说是非常可贵的。

  在孙光宪之前,文人词中写到农村的,只有刘禹锡的一首《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而在孙光宪之后,苏轼曾写有农村词《浣溪沙》五首,辛弃疾则更有数十首之多。农村词的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孙光宪的这首农村词,与他前后绝大部分的农村词一样,都未曾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农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毕竟以这首词填补了五代词中农村词的空白,与他的描写隋炀帝荒淫误国的《河传》、边塞征战的《酒泉子》等词一起,在题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间词的樊篱。

诗人简介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70篇诗文

诗文推荐

风流夸老看元宵。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

惊起陕府铁牛,撞倒石霜角虎。

时节既相当,因缘难莽卤。

一处通,处处通,手头活落,脚下玲珑。

常记南泉提起处,刈禾鎌子快如风。

飚轮戾止,光烛灵坛。

金奏绎如,白露漙漙。

伤弓之鸟,见曲木而高飞。

有人见得云门,善为我辞。

三丹宝。

难分剖。

昏昏默默怎生保。

*哩,哩*。

在虚空长怀抱。

绯衫裹了新乌帽。

*哩,哩*。

松直棘曲,鹤长凫短。

羲皇世人,俱忘治乱。

其安也潜鳞在渊,其逸也翔鸟脱绊。

无何祖祢西来,里许得失相半。

蓬随风而转空,船截流而到岸。

个中灵利衲僧,看取清凉手段。

黄阁方开。

金鼎和羹正待梅。

一径叉分,三亭鼎峙,小园别是清幽。

曲阑低槛,春色四时留。

怪石参差卧虎,长松偃蹇拿虬。

携筇晚,风来万里,冷撼一天秋。

优游。

销永昼,琴尊左右,宾主风流。

且偷闲,不妨身在南州。

故国归帆隐隐,西崑往事悠悠。

都休问,金钗十二,满酌听轻讴。

曲中直,直中曲。

有增减,无数目。

等闲放在暗窗前,冷地令人看不足。

我今得遇,便向难中做。

决要脱家缘,细寻思、不堪回顾。

黜妻屏子,绝利更忘名,离去声乡关,归物外,称个超然悟。

马猿捉住。

修葺真园所。

岂敢恋冤亲,要龟蛇、时时厮觑。

援其性命,出自太原公,掌元初,成圆相,踏碎根源路。

温温玉质傲天贞,俯视凡花出后尘。

静对寒林守孤寂。

有颜氏子独甘贫。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

儿勿啼,屠兵来,赵宗一线何危哉。

千金卖儿儿不死,真儿却在深山里,妾今有夫夫有子。

死兵易,立孤难,九原下报无惭颜。

赵家此客还此友,穿何故亡盾何走。

谁言赵客非晋臣,当时婴杵为何人?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

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

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gS牙断行处,光滑猿猱迹。

忽然风景异,乃到神仙宅。

天晴茅屋头,残云蒸气白。

隔窗梳发声,久立闻吹笛。

抱琴出门来,不顾人间客。

山院不洒扫,四时自虚寂。

落叶埋长松,出地才数尺。

曾读上清经,知注长生籍。

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琼液。

扶犁野老田东睡。

插花山女田西醉。

醉眼眩东西。

看看桃满溪。

耕桑山下足。

纨绮人间俗。

莫管旧东风。

从教吹软红。

零露下长洲。

云翻海倒流。

素娥深、不到西楼。

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

城外土馒头。

人能饮恨不。

古人不见使吾愁。

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燕芹香老春深,微风*动新篁翠。

惊敲梦断,忙呼小玉,故人来未。

香缕筛帘,游丝堕几,暖薰花气。

问春随莺到,又随燕去,谁解得,东君意。

涧水流红影里。

小楼东、有人孤倚。

残桃着雨,鬓容撩乱,未堪妆洗。

冉冉年光,悠悠时事,不如沉醉。

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睇。

堂成开宴日无空。

景占四时中。

画栋翚飞星汉,雕阑锁断花风。

薰人和气,清谈四坐,雅量千钟。

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

臞然如竹。

自是天仙福。

小小画堂锦样,听人唱、鹤飞曲。

橙橘黄又绿。

蟹到新篘熟。

便做月三十斛,饮不尽、菊潭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