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平“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0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襄阳是小地。

寿阳非帝城。

今日中兴乐。

遥冶在上京。

白藏应节,天高气清。

岁功既阜,庶类收成。

万方静谧,九土和平。

馨香是荐,受祚聪明。

嘉树离披。

榆关命宾鸟。

夜月如霜。

金风方袅袅。

帝说于兑。

执矩固司藏。

百川收潦。

精景应金方。

风林曾语别,王舍此相逢。

净月常涵水,孤云易去峰。

供缘宾阁饮,耳界帝城钟,却举当年话,无言促麈松。

蓝田美玉骊龙珠,天马之驹丹凤雏。

平生眼底未曾见,物以希有来珍奇,世间尺子乏英骨,{左犭右屯}犬虽多安用为。

留侯丰下宜有后,更积阴德栽培之。

大儿崭然露头角,胸中箧笥罗诗书。

文章机杼有家法,睥睨云汉思高飞。

小儿学语解揖客,眼如点漆肤凝脂。

家庭有此万金产,何忧门户无光辉。

乃翁昨日坐堂上,津津黄气溢两眉。

女奴走报子舍喜,紫兰玉树生孙枝。

不须老释亲抱送,此真天上麒麟儿。

我来欲与汤饼客,对翁寿以金屈卮。

看渠一岁能识字,八岁笔驱文辞。

三衢之留世冠冕,公侯衮衮当无疑。

他年我未须发白,已见此子摩天衢。

寒食飞红满帝城。

慈乌相对立,柳青青。

玉阶端笏细陈情。

天恩许,春尽可还京。

鹊报倚门人。

安舆扶上了,更亲擎。

看花携乐缓行程。

争迎处,堂下拜公卿。

西风先自无消息,忽上青林报秋色。

天高月明露泥泥,团扇已从蛛网织。

蛩螿何苦不自聊,入我夜床鸣唧唧。

似言冰雪催授衣,今者不乐君发白。

春深花落病在床,永夏过眼等虚掷。

卷帘昨暮得新凉,空堂呼灯照几席。

岂无熟书试一读,欲似平生不相识。

今日明日相寻来,百年青天过鸟翼。

夜阑叹息仰屋梁,废弃寝膳思无益。

吾徒奈何纵嫚游,君不见禹重寸阴轻尺璧。

妙出名象,非心非相。

混融古今,是相是心。

发白晓霜厚,眼寒秋水深。

寄语山形拄杖子,大家相伴做丛林。

朱栏控带青璧烟,碧峰浮出丹枫颠。

东方铃铎西方磬,轻霞淡照横江天。

南厓高,北厓俯,群峰奔走如龙虎。

千寻巨石连空来,断处曾经巨灵斧。

天池阔,汤谷长,秋虹万里横苍茫。

渔舟尾挂金连环,鸳鸯飞出蒹葭霜。

浔阳潮有无,白帝在何处?

回望吴天雁,南翔又西翥。

孤帆远映青空来,绿树横分半江去。

重沙复岸束复张,鲸鳄横斜失依据。

海月缘沙生,珠子随潮来。

残阳尚悬壁,素魄先临台。

仙家瑶草九月寒,远公石上三花开。

燕子矶头饮牛客,偶来莫使世人猜。

青山对酒谁为主,惟有箫声晚自哀。

金街隆隆晓钟动,倚马禁门续残梦。

梦惊风雨摇江霏,恍如秋浦哦诗时。

觉来丝丝理前绪,犹记平塍蟹鱼句。

是日江风吹倒山,船头白浪高黏天。

两家儿女搅衣出,草草杯盘作生日。

自从补被趋帝京,二年不见波涛惊。

不知风色今安否,但见朝朝侍明主。

银鞍白马上晴空,鸣鞘戒仗天无风。

朝回为君庆初度,才上心来到秋浦。

君今去作什邡侯,归兴如山不可留。

只虞江上风色恶,不似帝城镇懽乐。

高楼大弟插云霓,烟花眩眼明春晖。

吾侪且可饮,勿问尚书期。

为我歌,毋庸归。

五旬五,过半百。

诸公把我频搜索。

眼如遮耳如闻,口中齿豁,颏上髭须白。

外容苍,内容黑,金花地上真粟麦。

秆儿钐,穗儿摘。

三车搬过,便是迎仙客。

发白齿豁,鼻垂口阔。

坐冷月依依,气清秋漠漠。

离微出入门开,正偏往来机活。

双碧耆婆眼有神,分明百草头边药。

发白寒山有雪,眼深秋井澄波。

混沌凿那亡大道,崑崙源自发长河。

一笑十方三世事,不妨随处萨婆诃。

发白而老,面黄仍病。

穷地水火风之根,得见闻觉知之柄。

一气专柔,诸尘善应。

魏自而良,橘陈而令。

尽大地药了调和之治方,满虚空身识起来之缘性。

复土初。

明旌下储胥。

回虚仗,箫笳互奏,旌旆随驱。

岂知飚御在蓬壶。

道萦纡。

风日惨、六马踌躇。

留恨满山隅。

不堪回首,翠柏已扶疏。

帝城渐迩,愁雾锁天衢。

公卿百辟,鳞集云敷。

迓龙舆。

端门辟,金碧凌虚。

此时远帝都。

严清庙,入空时升,文物灿烂极嘉娱。

配三宗,号称神,古所无。

帝德协庙虞。

九歌毕奏斐然殊。

会轩朱。

神具燕喜,锡福集皇居。

更千万祀,佑启邦图。

发白星星,心鉴灵灵。

随机说法,应物现形。

天与之清,地与之宁。

野云曳曳兮,山月亭亭。

荔枝已成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发白面黄,鼻直口方。

云水精神老,丛林气味长。

青蛇露时星烂烂,白鸟没处烟苍苍。

印空有据,印泥成章。

家家门前柏树子,岂独赵州能对扬。

易水严装发。

休回首、故人别酒,帝城高阙。

九曲黄河迎马首,淼淼龙宫堆雪。

说不尽、天涯明月。

君去故侯瓜可种,向西风、莫短冲冠发。

人世事,总毫末。

长州鹿走苏台折。

叹年少、当歌不醉,此非俊物。

试到吴东门下问,可有吹箫人杰?

有亦被、怒潮磨灭。

来夜天街无酒伴,怕离鸿、叫得枫成血。

亦归耳,住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