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诗人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399篇诗文

诗文推荐

手拈茱萸簪髻,一枝聊记重阳。

秋菊铺黄,茱萸裛翠。

彭泽渊明,清吟浊醉。

一年一度赏东篱,蹉过重阳总不知。

因甚如此,逐物意移。

邮筒不解献茱萸。

赵侯首带鹿耳巾,规模出自陶弘景。

淡烟疏雨东篱晓。

菊团凄露真珠小。

青蕊抱寒枝。

因谁特故迟。

曾是骚人盼。

羞做茱萸伴。

揉破郁金黄。

与君些子香。

出后阁,临前楹,舞衣皎皎洁且轻。

飘如白云向空行,回腰流目君已倾。

华灯吐焰欺月明,喧哗不闻遗佩声。

茱萸实,红兰叶。

千秋欢乐长如此,妾身得向君前死。

篱菊铺黄,茱萸喷香。

渊明错会,耽赏重阳。

何似林间衲子,无荣无辱,无可思量。

饱噇香积饭,高卧古禅床。

是佛是魔俱扫迹,献花无路鸟空忙。

带了黄花,强饮茱萸酒。

茱萸堰在吴牛死,茱萸堰废吴牛闲。

吴牛闲,东南百货来如山。

重阳九月九,个个尽知有。

吃了茱萸茶,多是眉头皱。

唯有陶靖节独欢颜,解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紫结茱萸实,浓熏菡萏香。

芳亭饮。

仙帷寝。

兰姬曾遗茱萸锦。

苍凫舄。

红鸾席。

烟林凝紫,土花生碧。

忆忆。

上贼军退舍西风持酒。

诮不做、愁时候。

机云兄弟,坐中玉树,琼枝高秀。

且莫劝人归去,坐来未久。

甘泉书奏。

报幽障、沈烽后。

明朝重九,茱萸休恼,泪沾襟袖。

怕衰黄花,也解笑人白首。

开笑口。

又是茱萸重九。

好水佳山长似旧。

健如黄犊走。

菊蕊峥峥如豆。

风雨轻寒初透。

檐外鹊声谁送酒。

莫闲金碗手。

青女霜前催得绽。

金钿乱散枝头遍。

落帽台高开雅宴。

芳尊满。

挼花吹在流霞面。

桃李三春虽可羡。

莺来蝶去芳心乱。

争似仙潭秋水岸。

香不断。

年年自作茱萸伴。

客里遇重阳,孤馆一杯,聊赏佳节。

日暖天晴,喜秋光清绝。

霜乍降、寒山凝紫,雾初消、DA49潭皎洁。

阑干闲倚,庭院无人,颠倒飘黄叶。

故园、当此际,遥想弟兄罗列。

携酒登高,把茱萸簪彻。

叹笼鸟、羁踪难去,望征鸿、归心漫切。

长吟抱膝,就中深意凭谁说。

无限黄花簇短篱,浊醪霜蟹正堪持。

坐曹温尔夸勤瘁,割肉何妨诮诋欺。

世外樽罍终自放,俗间簿领莫相縻。

茱萸插遍知人少,谈笑须公一解颐。

〈王摩诘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插遍茱萸少一人。

”〉

终日看山不厌山。

寻思百计不如闲。

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

欹醉帽,倚雕阑。

偶然携酒却成欢。

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孟嘉已前,渊明去后。

谁家篱畔欠黄花,那个杯中无白酒,重阳只有九月九。

呵呵呵,始信茱萸茶苦涩,展眉人少皱眉多。

重阳佳节到来,瑞岩无可安排。

一十二峰黄栗粽,东大洋海茱萸茶。

万象摩唇捋嘴,虚空缀齿粘牙,不知秋意落谁家。

今朝九月九,物物尽知有。

黄花散金钱,茱萸开口笑。

五老絮帽落风前,陶公醉石翻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