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南梁行(和二十二兄)

江南郁郁春草长,悠悠汉水浮清光。

杂英飞尽空和景,绿杨阴重官舍静。

此时醉客纵横书,公言可荐承明庐。

青天诏下宠光至,颁籍金闺征石渠。

重归山路烟岚隔,巫山未深晚花折。

涧底红光夺目燃,摇风有毒愁行客。

杜鹃啼咽花亦殷,声悲绝艳连空山。

斜阳瞥映浅深树,云雨翻迷崖谷间。

山鸡锦质矜毛羽,透竹穿萝命俦侣。

乔木幽谷上下同,雄雌不异飞栖处。

望秦峰迥过商颜,浪叠云堆万簇山。

行尽杳冥青嶂外,九重钟漏紫云间。

元和列侍明光殿,谏草初焚市朝变。

北阙趋臣半隙尘,南梁笑客皆飞霰。

追思感叹却昏迷,霜鬓愁吟到晓鸡。

故园岁深开断简,秋堂月晓掩遗袿.呜呜晓角霞辉粲,抚剑当楹一长叹。

刍狗无由学圣贤,空持感激终昏旦。

诗人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137篇诗文

诗文推荐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世尊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瞎,世尊双眼明。

世尊双眼瞎,智门双眼明。

自从元白去寰中,重色轻情妙法空。

小住祝郎三百岁,为他重作(去声)

日面月面,霹雳闪电。

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吹无孔笛,和毡拍版。

父子和同,冰炭相反。

末上之机果若何,定州元出花瓷碗。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元宵令节,且喜天晴。

高烧银烛,照佛光明。

风萧萧,雨萧萧。

天高地厚,水阔山遥。

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魏,二祖大师平白失了一臂。

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师一踏,天下大禅佛枉自吃了四藤条,说着令人恨不消。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

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芳事从今鼎鼎来。

看看花片扑楼台。

一和既盎寒如扫,锦绣香中图画开。

我尊我亲,承天之祉。

寿名兼美,家国咸喜。

公傅秉礼,实册有糨。

惟千万祀,令闻不已。

闻道芳洲景气新,却输鸥鹭日相亲,小槽酒熟玻璃色,谁忆高台共赋人。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筑著磕著,了无回互,八臂那吒留不住。

莫莫,大海乾枯,须弥倒卓。

逆行顺行,将错就错,明眼衲僧休卜度。

督府繁华久已阑,至今形胜可跻攀。

山横天地苍茫外,花发池台草莽间。

万井笙歌遗俗在,一◇风月属君闲。

遥知为我留真赏,恨不相随暂解颜。

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

明眼人前,犹涉路布。

凤栖不在梧桐树。

久雨不晴,浸烂衲僧鼻孔。

如何是衲僧鼻孔,浮云散尽碧天宽,赫赫金盆海里涌。

花间棠棣。

匹似人间兄与弟。

一种花枝。

底事当年却盛衰。

中臧蜾蠃。

忽遇暝蛉真类我。

换叶移根。

要与相辉映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