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译文

“江雨霏霏江草齐”:暮春三月,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江边绿草如茵,四望迷蒙,烟笼雾罩,如梦如幻,不免引人遐思。

“六朝如梦鸟空啼”:佳木葱茏,草长莺飞,处处显出了自然界的生机。诗人在欢快婉转的鸟啼声中,追想起曾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都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瞻仰凭吊的历史遗迹。

“无情最是台城柳”:最无情的就是那台城的杨柳,它既不管人事兴衰与朝代更迭,也不管诗人凭吊历史遗迹引起的今昔盛衰的感伤与怅惘。

“依旧烟笼十里堤”:(繁茂的杨柳)依然在烟雾笼罩的十里长堤边随风飘曳,依旧能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让人想起当年繁荣昌盛的局面。

注释

1.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2.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

3.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赏析

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这首诗则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气氛,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感慨。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氛围。金陵滨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四望迷蒙,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碧绿如茵,又显出自然界的生机。这景色即具有江南风物特有的轻柔婉丽,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伥。这就为下一句抒情作了准备。“六朝如梦鸟空啼”。从首句描绘江南烟雨到次句的六朝如梦,跳跃很大,乍读似不相属。其实不仅“江雨霏霏”的氛围已暗逗“梦”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间就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从东吴到陈,三百多年间,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亡,变幻之速,本来就给人以如梦之感;再加上自然与人事的对照,更加深了“六朝如梦”的感慨。“台城六代竞豪华”,但眼前这一切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啼鸣。“鸟空啼”的“空”,即“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的“空”,它从人们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烘托出“梦”字,寓慨很深。“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堤柳堆烟,本来就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藉,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如果说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强烈感喟中还蕴含着避免重演亡隋故事的愿望,那么本篇则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流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无情”反托人的伤痛,而在历史感慨之中即暗寓伤今之意。思想情绪虽不免有些消极,但这种虚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仍可以借鉴。

诗人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45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君不见陈家天子春茫茫,后庭玉树凝冷光。

楼船江上走龙阵,宫中只报平安信。

酒波滟滟蒸粉香,暖翠烘烟妒娇鬓。

无愁老夫貂鼠裘,降旗摇动台城秋。

生绡束缚槛车去,始信人间果有愁。

甲子今年甫一周。

人间聊住八千秋。

依依梅蕊看如雪,恰恰蟾华未上钩。

分玉节,共南州。

台城辇路记重游。

相期一品归来健,兄弟华颠自献酬。

宫师奉康公词云:“一品归来健。

”又生日有“兄弟对举杯”之句。

几年槐市槐花冷,天风又还吹起。

故箧重寻,闲书再整,犹记灯窗滋味。

浑如梦里。

见说道如今,早催行李。

快买扁舟,第一桥边趁流水。

阳关须是醉酒,柳条休要折,争似攀桂。

旧有家声,荣看世美,方了平生英气。

琼林宴喜。

带雪絮归来,满庭春意。

事业方新,大鹏九万里。

昭阳作噩冬,愁云凝上苍。

我堕豀谷底,卤莽闻公丧。

哲人困中寿,颇谓告者狂。

继执邸吏符,踯蹢抽肝肠。

又闻敛魂魄,玉色貌愈强。

环泣甚危苦,精气都不扬。

一朝委垕地,千岁还天常。

峨冠谢成均,射策何巍昂。

连践中秘书,检校四库藏。

象纬识校尉,篇编嘉议郎。

麟游夜阁黑,凤去旻霄黄。

惟初典郡学,吐血谤可伤。

积叠高于山,党谳空销亡。

故老解嘘枯,新人工绝吭。

灼灼藻火衣,可使绽作裳。

竟罢奉面对,射策裨君王。

愧负临轩恩,穹林摧栋梁。

往者流传诬,圣贤失堤防。

颓裂在眼前,恓怆遥相望。

二纪获敬事,实亚衿佩行。

尝窃季弟称,朽秽敢自将。

束教濡雨露,采撷参差香。

虽罹颠沛忧,梦寐敢自忘。

翻思说待对,按述何微茫。

嗟此盛壮时,倾耳殊匆忙。

但觉异清浊,安知为死生。

发栉逮细碎,罗列置箧箱。

前年日重九,西归旧台城。

蒙索新句咏,挛缩纸半张。

卷头七字吟,持以献我兄。

称许极铢两,逢人便增评。

出示巩雒跋,文字逾西京。

鼎器写饕餮,肉翅两目长。

款曲弥日留,振刷家苑翔。

池水正清洁,砚乱纵横。

斯时惜晼暮,玄袂欹秋阳。

徐步引升榭,如诉后别殃。

命之返里庐,凭籍蜚晚英。

读书与析理,旦旦拘限程。

尔搜嵩磵微,乙亥事颇详。

谨勿摹巷记,视此小传成。

亦勿痛拣择,因笔为文章。

倚棹望江浦,披榛穿翳荒。

掊击祛鬼野,乡志始竄更。

警策入心腹,陡谓千驷轻。

谁子料承应,才间一籥赢。

敕厨具节馔,髹盘糕菊芳。

终席岌飞动,漏下楼鼓镗。

划见睽孤占,{左炎右见}{左炎右见}拖晶荧。

姬孔情可测,一身行自当。

日斜亡集舍,螯跪亡妖祥。

国典啬左丘,地下收回商。

师门锡休诔,恸哭发幽荣。

滕抱倏怊怅,薛譔方施行。

茂洪既篹缀,彷佛日月光。

门户变化久,咫尺未可量。

贫疢裹祭缓,偶然值清明。

雨寒送魂来,素筵见亲情。

熟食侑介推,覆杯嗥后皇。

谅此心靡他,庶几下歆飨。

司马门前火千炬,阑干星斗天将曙。

朱网龛鬖丞相车,晓随叠鼓朝天去。

博山镜树香zv茸,袅袅浮航金画龙。

大江敛势避辰极,两阙深严烟翠浓。

郎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

漂流最苦。

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

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

荒台只今在否。

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

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

荷阴未暑。

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

只恐空山,近来无杜宇。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

心存太古。

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

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

当年曾见汉馆,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

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落叶空江无数。

盘桓屡抚。

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

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

柳幄飞绵,风池暖泛新萍。

燕垒泥香,玉麟堂外春深。

晴云丽日,花浓处、蜂蝶纷纷。

偿春一醉,管弦声里欢声。

况是清时,锦衣重到台城。

故国江山,向人依旧多情。

趁闲行乐,休辜负、冶叶繁英。

彤庭归觐,恁时难驻前旌。

春风不暖垂杨树,吹却絮云多少。

燕子人家,夕阳巷陌,行入野畦深窈。

筹花斗草。

记小舫寻芳,断桥初晓。

那日心情,几人同向近来老。

消忧何处最好。

夜深频秉烛,犹是迟了。

南浦歌阑,东林社冷,赢得如今怀抱。

吟悰暗恼。

待醉也慵听,劝归啼鸟。

怕搅离愁,乱红休去扫。

司马门前火千炬,阑干星斗天将曙。

朱网龛鬖丞相车,晓随叠鼓朝天去。

博山镜树香艹丰茸,袅袅浮航金画龙。

大江敛势避辰极,两阙深严烟翠浓。

六朝千古台城路,伤心几番兴废。

形胜空存,繁华暗老,举目江山还异。

风尘万里。

柰迁客驱驰,去程迢递。

故旧相望,雁边消息缈难寄。

春风凤皇台上,转蓬回首处,应叹身世。

江总情深,陈琳檄倦,投老竟成归计。

斜阳某水。

且净洗缁衣,任休行李。

只怕东山,兴来还又起。

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

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

流泉喷薄。

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

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觉。

幽寻闲院邃阁。

树凉僧坐夏,翻笑行乐。

近竹惊秋,穿萝误晚,都把尘缘消却。

东林似昨。

待学取当年,晋人曾约。

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鹤。

晨红才射南窗影,犀帷被谁惊起。

啅雀争枝,寒梅吐萼,搅得雪花都坠。

暗香簪未。

早湿了当风画罗衣袂。

简点熏笼,辟邪炉火陷灰细。

昨宵回忆并坐。

问何曾酒酽,宿酲如是。

榄浆酸,蛤蜊汤俊,犹道不消残醉。

曲屏斜倚。

看旧埽眉峰,渐低穹翠,半枕瞢腾,到日高翻睡。

清时乐事中园赋,怡情楚花湘草。

秀色通帘,生香聚酒,修景常留池沼。

闲居自好。

奈车马喧尘,未教闲了。

把菊清游,冷红飞下洞庭晓。

寻泉同步翠杳。

更将秋共远,书画船小。

款竹谁家,盟鸥某水,白月光涵圆峤。

天浮浩渺。

称绿发飘飘,溯风舒啸。

缓筑堤沙,渭滨人未老。

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

漂流最苦。

况如此江山,此时情绪。

怕有鸱夷,笑人何事载诗去。

荒台只今在否。

登临休望远,都是愁处。

暗草埋沙,明波洗月,谁念天涯羁旅。

荷阴未暑。

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

只恐空山,近来无杜宇。

宝床香重春眠觉。

魫窗难晓。

新声丽色千人,歌后庭清妙。

青骢一骑来飞鸟。

靓妆难好。

至今落日寒蟾,照台城秋草。

击船池口泛滥游,老禅邀我半日留。

岸莎堤柳窈窕,初暑忽送风雨秋。

萧朗钓台三间屋,万顷烟波媚幽独。

长令千载好事人,贪为淮山流远目。

芊芊蔓草迷长竿,台城直作平野宽。

那知万古文选理,不尽词源八节滩。

英魂还逝招不得,谪仙小杜底处觅。

插天崷崒九芙蓉,试与凭高间物色。

扁舟忽过芦花浦。

闲情便随鸥去。

水国吹箫,虹桥问月,西子如今何许。

危阑谩抚。

正独立苍茫,半空飞露。

倒影虚明,洞庭波映广寒府。

鱼龙吹浪自舞。

渺然凌万顷,如听风雨。

夜气浮山,晴晖荡日,一色无寻秋处。

惊凫自语。

尚记得当时,故人来否。

胜景平分,此心游太古。

当年不信江湖老,如今岁华惊晚。

路改家迷,花空荫落,谁识重来刘阮。

殊乡顿远。

甚犹带羁怀,雁凄蛩怨。

梦里忘归,乱浦烟浪片帆转。

闭门休叹故苑。

杖藜游冶处,萧艾都遍。

雨色云西,晴光水北,一洗悠然心眼。

行行渐懒。

快料理幽寻,酒瓢诗卷。

赖有湖边,踢时鸥数点。

一窗烟雨不除草。

移家静藏深窈。

东晋图书,南山杞菊,谁识幽居怀抱。

疏阴未扫。

叹乔木犹存,易分残照。

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来老。

相逢何事欠早。

爱吟心共苦,此意难表。

野水无鸥,闲门断柳,不满清风一笑。

荷衣制了。

待寻壑经丘,溯云孤啸。

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