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春宴河亭

柳摆轻丝拂嫩黄,槛前流水满池塘。

一筵金翠临芳岸,四面烟花出粉墙。

舞袖逐风翻绣浪,歌尘随燕下雕梁。

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

诗人简介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7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玲珑类丹槛。

苕亭似玄阙。

对凤悬清冰。

垂御览作乘。

龙挂明月。

照粉拂红妆。

插花理云发。

玉颜徒自见。

常畏君情歇。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衮临。

雷驱山外响,云结日边阴。

◇霂来初合,依微势稍深。

土膏潜动◇,野气欲成霖。

陇上连云色,田间击壤音。

明光应奏瑞,黄屋正焦心。

帝邑三川美,离宫万瓦森。

废沟鸣故苑,红蘤发青林。

南亩犹须劝,余春尚可寻。

应容後车客,时作洛生吟。

旗亭谁唱渭城诗。

酒盈卮。

两相思。

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

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澹无姿。

情缘不到木肠儿。

鬓成丝。

更须辞。

只恨芙蓉,秋露洗胭脂。

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

林下路,水边亭。

凉吹水面散馀酲。

小藤床、随意横。

暗记得、旧时经。

翠荷闹雨做秋声。

恁时节、不怕听。

订馆成来三十年,主人头白与扶颠。

已诛荐莽开瓜圃,更剪茭芦浚藕田。

竹下鸣琴长忆鹤,花边酿酒拟留仙。

今知恼都无用,修短随缘一任天。

肌骨瘦寒,气貌衰残。

坐冷秋生河阔,心空月堕潮乾。

善财游历百城了,楼阁门开指一弹。

水阁池亭自有凉。

水星之精,播液发灵。

不发于河,既介以清。

翼翼兴荐,椒糈芬声。

载止载留,爰弛翠旌。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滂霈。

庭院。

春浅。

重门深掩。

寂寞东风。

睡浓。

起来绣*花影重。

娇慵。

宿妆凝澹红。

待把眉山临镜画。

还又罢。

却放翠帘下。

画楼间。

楼外山。

倚阑。

只愁相见难。

喜喜蓬头。

达达根由。

永永誓不贪求。

渐渐归于正觉,申申燕处优游。

万万尘缘识破,专专志做持修。

遇遇风仙传口诀,疑疑涤尽更何搜。

灿灿不昏幽。

玉玉金光结,心心愿做渡人舟。

累累功成行满,真真去访瀛洲

野亭正在溪山际。

溪泻寒声山滴翠。

望君不见奈君何,好景满前谁与对。

尽心王事君应瘁。

暂息可能无少遂。

天开酒禁已多时,却甚不来同一

身老而衰,根钝且迟。

霁冷河阔,天空斗垂。

圆明三只目,受用两茎眉。

尘刹大千纵横而妙触,三尺丈六笑语而相随。

五杂组,旗亭客。

往复还,城南陌。

不得已,天涯谪。

草草池亭宴。

又何须、珠_络臂,琵琶遮面。

宾主一时词翰手,倏忽龙蛇满案。

传写处、尘飞莺啭。

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阴雾扫,霁华见。

使君偿了丰年愿。

便从今、也无敲扑,也无厨传。

试拂笼纱看壁记,几个标名渠观。

想九牧、闻风争羡。

此老饱知民疾苦,早归来、载笔薰风殿。

诗有讽,赋无劝。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

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筋还垂。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秋尽江南叶未凋。

晚云高。

青山隐隐水迢迢。

接亭皋。

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

玉人何处教吹箫。

可怜宵。

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

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敧压,梯上无媒。

但有江山,更无豪杰,拔脚风尘外一杯。

题千墨,须杜陵老手,太白天才。

力能笔走风雷。

人道是闽乡老万回。

把崇天普地,层胸荡出,横今竖古,信手拈来。

使翰墨场,著伏波老,上马犹堪矍铄哉。

今耄矣,独莼鲈在梦,泉石萦怀。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

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