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采芑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乘其四骐,四骐翼翼。

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旂旐央央,方叔率止。

约軧错衡,八鸾玱玱。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方叔元老,克壮其犹。

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

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译文

战士们采苦菜在行军间隙,从那片去年刚开垦的新田,转到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尊贵的方叔带领大军到来,三千战车滚滚而来势逶迤,三军儿郎挥盾演武有士气。尊贵的方叔我们的好统帅,高坐战车把青黑骏马驾驭,四匹青黑骏马进退都有序。高大的战车远看遍体彤红,垂方纹竹帘鱼皮箭袋斜披,马儿胸前大带缨络嚼头系。

战士们采苦菜在军营四旁,从那片去年刚开垦的新田,转到这块民居田野的中央。尊贵的方叔带领大军到来,三千战车滚滚而来势浩荡,蛟龙龟蛇的战旗高高飘扬。尊贵的方叔我们的好统帅,他的战车红皮缠毂纹横辕,马嘴边的八只鸾铃响叮当。尊贵的方叔身着天子命服,大红蔽膝是那样富丽堂皇,身上的青苍佩玉朗朗脆响。

苍鹰隼鹞长空中疾飞如电,它尽展雄姿时而一飞冲天,时而停止飞翔栖落在树尖。尊贵的方叔带领大军到来,三千战车滚滚而来起尘烟,三军儿郎挥盾演武壮如山。尊贵的方叔我们的好统帅,士兵们鸣金击敲响彻霄汉,列队誓师发出必胜的宣言。我们尊贵的方叔威风凛然,击鼓前进咚咚咚响个不停,鸣金收兵锵锵锵肃然静安。

你这愚蠢不开化的荆蛮人,胆敢跟我泱泱大国作对头。尊贵的方叔元老英雄人物,老当益壮操劳国事善筹谋。尊贵的方叔带领大军到来,抓捕审讯万千俘虏竞授首。战车阵滚滚而来隆隆作响,隆隆作响滚滚向前不停留,犹如雷霆万钧震天动地吼。我们尊贵的方叔威风凛凛,亲率大军出征讨伐猃狁族,愚蠢的蛮荆人敢不低下头!

注释

1.薄言:句首语气词。

2.芑(qí):一种野菜。

3.新田:毛传:“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日畲(yú)。”

4.菑(zī)亩:见上注。

5.涖(lì):临。止:语助词。

6.干:盾。试:演习。

7.骐(qí):青底黑纹的马。

8.翼翼:整齐严谨的样子。

9.路车:大车。路,通“辂”。奭(shī):红色的涂饰。

10.簟(diàn)茀(fú):遮挡战车后部的竹席子。鱼服:鲨鱼皮装饰的车箱。

11.钩膺(yīng):带有铜制钩饰的马胸带。鞗(tiáo)革:皮革制成的马缰绳。

12.中乡:乡中。

13.旂(qí)旐(zhào):画有龙和蛇图案的旗帜。

14.约軝(qí):用皮革约束车轴露出车轮的部分。错衡:在战车扶手的横木上饰以花纹。

15.玱(qiāng)玱:象声词,金玉撞击声。

16.服:穿起。命服:礼服。

17.芾(fú):通“韍”,皮制的蔽膝,类似围裙。

18.有玱:即“玱玱”。葱珩(héng):翠绿色的佩玉。

19.鴥(yù):鸟飞迅疾的样子。隼(sǔn):一类猛禽。

20.戾(lì):到达。

21.止:止息。

22.钲(zhēng)人:掌管击钲击鼓的官员。

23.陈:陈列。鞠:训告。

24.显允:高贵英伟。

25.渊渊:象声词,击鼓声。

26.振旅:整顿队伍,指收兵。阗(tián)阗:击鼓声。

27.蠢:愚蠢,无知的举动。蛮荆:对南方部族的蔑称。

28.大邦:大国,指周王朝。

29.元老:年长功高的老臣。

30.克:能。壮:光大。犹:通“猷”,谋略。

31.执讯:捉住审讯。获丑:俘虏。

32.嘽(tān)嘽:兵车行走的声音。

33.焞(tūn)焞:车马众多的样子。

34.玁(xiǎn)狁(yǔn):古代少数民族匈奴在周朝时的名称。

35.来:语助词。威:威服。“蛮荆来威”即“来威蛮荆”。

赏析

《小雅·采芑》诗的开首以“采芑”起兴,很自然地引出这次演习的地点:“新田”、“菑亩”。紧接着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出现在旷野上,马蹄得得,敲不碎阵列中之肃穆严整;军旗猎猎,掩不住苍穹下之杀气腾腾。在这里,作者以一约数“三千”极言周军猛将如云、战车如潮的强大阵容,进而又将“镜头的焦距”拉近至队伍的前方,精心安排了一个主将出场的赫赫威仪。只见他,乘坐一辆红色的战车,花席为帘、鲛皮为服,四匹马训练有素、铜钩铁辔,在整个队伍里坐镇中央,高大威武而与众不同。真是未谋其面已威猛慑人。诗的第二章与上大体相同,以互文见义之法,主要通过色彩刻画(“旗旐央央”,“约軝错衡”),继续加强对演习队伍声势之描绘。在对方叔形象的刻画上则更逼近一步:“服其命服”的方叔朱衣黄裳、佩玉鸣鸾、气度非凡。同时也点明他为王卿士的重要身份。第三章格调为之一变,以鹰隼的一飞冲天暗比方叔所率周军勇猛无敌和斗志昂扬。接下来作者又具体地描绘了周师在主帅的指挥下演习阵法的情形:雷霆般的战鼓声中,战车保持着进攻的阵形,在响彻云霄的喊杀声中向前冲去;演习结束,又是一阵鼓响,下达收兵的号令,队伍便井然有序地退出演习场,整顿完毕后,浩浩荡荡地返回营地。(“伐鼓渊渊,振旅阗阗”)。第四章辞色俱厉,以雄壮的气概直斥无端滋乱之荆蛮(“蠢尔蛮荆,大邦为仇”)。告诫说,以方叔如此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之师旅讨伐荆蛮,定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敌之军,拔敌之城,俘敌之人,败之于谈笑挥手之间(“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统观全诗,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此诗并非实写战争,而是写一次军事演习。这从诗中“师干之试”等处可证。其二,此诗从头至尾层层推进,专事渲染,纯以气势胜。

背景

这首歌颂的雅歌,是人们在誓师宴会上唱的雅歌。众将士本来以为这次出征就是去打仗,但到边界后,人们才知道这次行动是屯兵演习。周朝自周文王起,就开始了屯兵制度,周朝每占领一地,或准备去占领该地,都要动员人们迁移到该地居住,以此来巩固国家的安定。这首雅歌所歌颂的就是这样一次屯兵行动。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上山采琼蕊。

穹谷饶芳兰。

采采不盈掬。

悠悠怀所欢。

故乡一何旷。

山川阻且难。

沈思钟万里。

踯躅独吟叹。

宵月辉西极。

女圭映东海。

佳丽多异色。

芬葩在奇采。

绮缟非无情。

光阴命谁待。

不与风雨变。

长共山川在。

人道则不然。

渭散随风改。

采江之鱼兮,朝船有鲈。

采江之蔬兮,暮筐有蒲。

左图且书,右琴与壶。

寿欤夭欤,贵欤贱欤。

象服之文,鹊巢之风。

化以妇道,以于内宫。

采蘋润演,采藻间中。

夙夜在公,赞彼累功。

屋角岩花烂熳,林间春色温和。

处处儿童采蕨,纷纷幽鸟营窠。

祖意西来没消息,树头百舌语犹多。

谁谓岸无杞,条其长矣。

谁谓杞无实,烂其皇矣。

掇彼征矣,檐既盈矣。

舍棘与蠹,造此宜酒。

维此宜酒,我挹我注。

我饮我助,以养我吁。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一夜越溪秋水满。

荷花开过溪南岸。

贪采嫩香星眼慢。

疏回眄。

郎船不觉来自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

回身急打船头转。

荷叶又浓波又浅。

无方便。

教人只得抬娇面。

人与境空,境与人会。

百尺竿头,一采两赛。

政术自学术,本来同一机。

后生溺华采,用世理或违。

恭惟自孔氏,六籍探险指归。

心清事自简,吏瘠民则肥。

世道日交丧。

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

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

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

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

去入无穷门。

我也无端到住山,忙忙业识不曾闲。

白云拂尽到枯叶,恐碍采樵人往还。

寒松瑟瑟,幽鸟关关。

家私花擘尽,谁道语音蛮。

正月寒威渐渐回。

灵花九叶向东开。

玉液流时专益气,宝芝采处物生*。

养就重阳现两脸,蟠桃嫩脸笑琼钗。

七魄三尸随腊去,五方九转逐春

薄言采之,遵彼山曲。

汝来迟迟,去我何速。

伊时之人,谁适与同。

不与我好,殆其觏凶。

茫茫苦海两无边。

无限迷鱼戏黑渊。

我掷金钩钓有缘。

线儿牵。

引上神州采玉莲。

有来振振,月重轮兮。

瑜玉在佩,綦组明兮。

左徽在羽,德结旌兮。

步中采齐,矩彟循兮。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蘋.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

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

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

遥遥洛阳道,夹岸生春草。

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甘林玉蕊生香雾。

游蜂争采清晨露。

芳意著人浓。

微烘曲室中。

春来瀛海外。

沈水迎风碎。

好事富余熏。

频分几缕云。

正采铃坠盖,玉燕投怀,梦符佳月。

五百年间,诞中兴人杰。

杖策归来,入关徒步,万里朝金阙。

贯日精忠,凌云壮气,妙龄英发。

名镇重湖,屡凭熊轼,恩满西江,载分龙节。

有志澄清,誓击中流楫。

谈笑封侯,雍容谋国,看掀天功业。

待与斯民,庆公华衮,祝公黄发。

采玉应求破山剑,探珠仍遣水精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