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诗人简介

张萧远,唐诗人。祖籍吴郡(今苏州)人。后迁居和洲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张籍弟,籍有《送萧远弟》、《弟萧远雪夜同宿》等诗,并称之为“蜀客”或“蜀人”(今四川)。宪宗元和八年(813)登进士第,仕历不详。工诗,与舒元舆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瑰奇美丽主武元衡之升堂者之一。《全唐诗》录存其《履春冰》、《观灯》和《送宫人入道》诗三首。明朱承爵以为,《送宫人入道》诗在唐人同题诸作中“尤觉婉切可诵”(《存余堂诗话》)。另有散句、残句若干。► 4篇诗文

诗文推荐

星汉斜,乐无涯。

明月千门雪,银灯万树花。

风回协气通青律,月破游氛上碧天。

万盏华灯辉永夜,一犁甘雨报丰年。

梅含宿润粧先试,荑新桑手不拳。

云势崇朝殊未已,坐看泽遍先垓田。

抚云璈,吹玉箫。

艳舞回罗袂,香风闪步摇。

敞丽谯,披绮寮。

歌声和夜漏,火树似花朝。

夜未央,明月光,荧煌九华烛,交影照河梁。

柳外东风旗影转,身远鸣珂心想见。

碧瓦朱楼不夜城,走马插花春一片。

锦靴玉带簇金鞍,回雪惊鸿都转旋。

我书细字对短檠,尚未尽灯昏月窥研。

那知研节有七盘,但课旧书须百遍。

病骨烦招愧后车,新诗乞与书团扇。

明年相望孢侯乡,犹共碧霄端正面。

日照花,七香车。

歌舞平阳第,经过赵李家。

罗绮山前捲旆风,夜游车马画中。

落梅已恨青春减,投辖那忧碧酒空。

座上精明唯定国,眼中耐久只元同。

勤呼为惜莲灯烂,多病犹贪芋火红。

诘旦雕与下桂宫,盛时为乐与民同。

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

行漏不能分昼夜,游人无复辨西东。

归来更坐嶕峣阙,万乐铮左金右從}密炬红。

一枝浓艳照华堂。

暖*贮春光。

写生莫羡徐熙笔,风流在、百子池傍。

点缀红妆玉颊,帘苫粉淡宫妆。

静怜疏影伴昏黄。

添麝入*香。

惜花人老情缘在,云屏晚、银烛高张。

细泻一杯春露,浩歌微雨东墙。

不觉朱幡辗后尘,争看绣幰锦缠轮。

洛滨侍従三人贵,京兆平反一笑春。

但逐东山携妓女,那知后阁走穷宾。

滞留不见荣华事,空作赓诗第七人。

翻翻缇骑走香尘,激激飞涛射火轮。

美酒留连三夜月,丰年倾倒五州春。

(时浙西皆以不熟罢灯,惟苏独盛。

)安排诗律追强对,蹭蹬归期为恶宾。

堕珥遗簪想无限,华胥犹见梦回人。

凤辇初临鼓吹喧,千官环侍紫宸边。

九门灯火云霄上,午夜山河锦绣前。

春散炉烧烟浮树暖,月移宝仗映花妍。

从臣忝预传柑宴,既醉犹歌《湛露》篇。

歌扇潜回暖吹,酒兵顿解寒围。

红莲绛蜡两交辉。

小醉何妨大醉。

落笔君如王勃。

属辞我愧周墀。

明年应记盍簪时。

耿耿怀人不寐。

解后皇华并辔游。

追随世好学风流。

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

千炬烛,数声讴。

不知白了几人头。

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

,古人有观灯之乐,故形之咏歌,今何所见而为之乎。

羲曰,姑写即景可也。

夜枕不寐,遂成韵语。

时予有子夏之戚,每无欢声,诘朝相见,而羲客*深闭逢三五。

不恨无歌舞。

天时人事总凄然。

只有隔*明月似当年。

老夫分外情怀恶。

无意寻行乐。

眼前触景是愁端。

*得岁寒生计在蒲

黄帘绿幕窗垂雾。

表立如承露。

夕郎偷看御街灯。

归奔河边残点、乱如星时余在炉亭六日礼数内,同舍诱余窃出观灯,亟归。

开园蒋李||游春雨。

蛱蝶穿人舞。

如今烟草锁春晴。

并与苏堤葛岭、不堪行。

云破露新晴,月上输清气。

最是江城有底佳,灯火人烟沸。

行乐尽欢娱,眼界尤妍媚。

多少江滨解佩人,邂逅无穷意。

解后皇华并辔游。

追随世好学风流。

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

千炬烛,数声讴。

不知白了几人头。

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

振振鹭,鹭于飞。

白华遗音咏洁白,故此翔鹭呈鲜仪。

萱堂八十癯仙姿,无心更出风絮词。

夜入佛观灯耿耿,晨翻贝叶多发丝。

郎君风档晋人上,芙蕖照映清涟漪。

晨昏定省履声细,鹭兮飞跃随彩衣。

吾闻击石百兽舞,又闻上世巢可窥。

余生眼明见异事,感今怀昔为此诗。

自当年、种柳向西门,古今号名州。

对风声策策,浪涛衮衮,又是新秋。

暂为江山弹压,谁得似贤侯。

夜观灯棋里,几共边筹。

休效季鹰高兴,为莼羹鲈鲙,遽念吴头。

且安排维楫,相与济中流。

看邦人、尽歌襦衤夸,愿紫皇、乞与福星留。

令人忆,数行过雁,月在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