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注释

①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②碛(qì):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

③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赏析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背景

此诗作于德宗贞元元年(785)至四年间在杜希全幕中之时。此时李益入塑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随着崔宁在祖国边疆巡视时,感受到军队已经不复盛唐的雄壮豪迈,空余衰飒之气的遗憾,有感而发作出的诗篇。李益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著成《从军北征》。

诗人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194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襟忠谊气,数首北征诗。

,不许公卿见,徒为箧笥奇。

衔枚冲雪夜,击楫誓江时。

此志无人共,愁吟两鬓丝。

少年得意从军乐。

晚岁天教闲处著。

功名富贵久寒灰,翰墨文章新讳却。

是非不用分今昨。

云月孤高公也莫。

喜欢为地醉为乡,饮客不来但自酌。

江头雨过黄花,片帆催向春闱去。

两年共我,风舟问峡,霜砧闻楚。

定远从军,慈恩策第,岂堪同语。

谩咨嗟人事,分明天意,广寒阙、待平步。

健笔凌云如许。

看新年、榜登龙虎。

转头却笑,弓刀塞上,粗官何取。

海阔鹏抟,途穷马老,不胜离绪。

过旧游、人问征夫,烦为说、戍边苦。

樽酒送征人。

踟蹰在亲神女。

日暮浮云滋。

握手泪如霰。

悠悠清水川。

嘉鲂得所荐。

而我在万里。

结友不相见。

袖中有短书。

愿寄双飞燕。

猎猎西风九月寒,元戎缓带抚斋坛。

士腰弓箭翻云去,人拥旌旄夹道看。

振旅阵酣金柝静,从军诗落玉蜍乾。

南山不谓无嘉节,深惜贤玩燕安。

鞍马雄豪,绅驰骤,几年都付寻常。

边城岁晚,莲幕锦生光。

得意尊前一笑,遐冲具威凛秋霜。

人谁似,胸怀豁落,温雅更文章。

从军真乐事,功名那问,故国他乡。

笑熊非渭水,龙卧南阳。

从此鹏程高举,快天风万里无妨。

回首怅,穷途狂客,摇荡叹行藏。

中岁远游踰剑阁,青衫误入征西幙。

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闻角。

画策虽工不见用,悲吒那复从军乐。

鸣呼!

人生难料老更穷,麦野桑村白发翁。

平凉歃血不濡齿,奚车辚辚临渭水。

一丸未及封函关,已复胡歌饮都市。

近闻移屯集岐下,战声日震长平瓦。

两军相持久未决,将军宝帐皆在野。

野田秋深风力劲,边云日满青泥岭。

三军雨立甲裳重,诸将露宿旃裘冷。

原头霜落黄芦,西风猎猎边亭寒。

从军之乐今有几,仲宣寄诗烦说似。

彩云飞下,有垂虹亭长,新词寄我。

豪气元龙楼百尺,生怕飓风吹堕。

旧院风流,新亭涕泪,寰抱空今古。

才人未老,准备逃禅真个。

劝君忍死须臾,千秋事业,我意怜才苦。

绝域从军功未建,收拾名山缃素。

弼教坊前,草桥门上,往事堪追溯。

东南文献,好烦一一将护。

任翁何为穷,一性共癖左。

不妄取芥粒,甘似西山饿。

短褐结郭丝,犊鼻讵穿丝破。

当时北阮贫,矫枉几太过。

肯揭长竽头,恐亦是奇货。

岂惟宜跻升,抑自利顿挫。

济河不撷褰,秃尾正便坐。

迟行少前跋,趋急或后簸。

刀尺初与形,虮虱已相贺。

平生马鞍间,髀肉已稍磨。

此既身之章,十年共起卧。

必以狐裘易,顾我应难和。

子赋从军乐,城垆始烦瘅。

服之远行迈,百步无一蹉。

尔来玉泉老,以此劝勤怠。

犹忆当时庚岭前,传衣正是普通年。

问道未余衣下事,寥寥千载不相传。

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班姬咏团扇。

又调春草碧词见遗,以识会合之意,情文悃欢,溢於言表,惠至渥也。

辄依芳韵,庸写下忱,为先施之期谢云儒冠不解明韬略。

底处是生涯,云门约。

无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

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

门外见仙槎,须停泊。

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

三岛景长春,寻具乐。

河图论阵气。

金匮辨星文。

地中鸣鼓角。

天上下将军。

函犀恒七属。

络铁本千羣。

飞梯聊度绛。

合弩暂凌汾。

寇阵先中断。

妖营即两分。

连烽对岭度。

嘶马隔河闻。

箭飞如疾雨。

城崩似坏云。

英王于此战。

何用武安君。

红绿烟村惨淡,市井初经虏。

舍馆人家,凄凄但尘土。

依旧春色撩人,柳花飞处,犹听几声莺语。

黯无绪。

匹马三游西楚。

行路漫怀古。

可惜风月,佳时尚羁旅。

归处应及荼コ,与插云鬓,此恨醉时分付。

江南无此一雄藩,稳称将军小踞蟠。

韬略世传天下少,棣华鼎峙帅臣难。

狂胡要使如灰灭,中国先须大头城,磨崖已辨中兴颂,洗眼西湖看北征。

玉骢已向关头路。

待携取、功名去。

慷慨不歌桃叶渡。

囊书犹在,剑花未落,富有经纶处。

从军缅想当年赋。

纵局局翻新只如许。

但恐归来秋色暮。

薰炉茗碗,葵根瓠叶,落莫灯前雨。

赵骑驰四牡。

吴舟浮三翼。

弓予有恒用。

殳鋋无蹔息。

从军度函谷。

驱马过西京。

山岑高无极。

泾渭扬浊清。

壮或帝王居。

佳丽殊百城。

员阙出浮云。

承露槩泰清。

皇佐扬天惠。

四海无交兵。

权家虽爱胜。

全国为令名。

君子在末位。

不能歌德声。

丁生怨在朝。

王子欢自营。

欢怨非贞则。

中和诚可经。

从军去筑城,不如困长征。

从军去掘暂,不如鏖血战。

古今征战立奇功,貂蝉多出兜鍪中。

徒教力尽锸与杵,主将策勋士卒苦。

君不见每调一军役百室,一日十人戕六七。

草间髑嵝饲蝼蚁,主将言逃不言死。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

狭斜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