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①偏:一作“遍”。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②碛(qì):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
③回首:一作“回向”。月中:一作“月明”。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此诗作于德宗贞元元年(785)至四年间在杜希全幕中之时。此时李益入塑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随着崔宁在祖国边疆巡视时,感受到军队已经不复盛唐的雄壮豪迈,空余衰飒之气的遗憾,有感而发作出的诗篇。李益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著成《从军北征》。
江头雨过黄花,片帆催向春闱去。
两年共我,风舟问峡,霜砧闻楚。
定远从军,慈恩策第,岂堪同语。
谩咨嗟人事,分明天意,广寒阙、待平步。
健笔凌云如许。
看新年、榜登龙虎。
转头却笑,弓刀塞上,粗官何取。
海阔鹏抟,途穷马老,不胜离绪。
过旧游、人问征夫,烦为说、戍边苦。
鞍马雄豪,绅驰骤,几年都付寻常。
边城岁晚,莲幕锦生光。
得意尊前一笑,遐冲具威凛秋霜。
人谁似,胸怀豁落,温雅更文章。
从军真乐事,功名那问,故国他乡。
笑熊非渭水,龙卧南阳。
从此鹏程高举,快天风万里无妨。
回首怅,穷途狂客,摇荡叹行藏。
平凉歃血不濡齿,奚车辚辚临渭水。
一丸未及封函关,已复胡歌饮都市。
近闻移屯集岐下,战声日震长平瓦。
两军相持久未决,将军宝帐皆在野。
野田秋深风力劲,边云日满青泥岭。
三军雨立甲裳重,诸将露宿旃裘冷。
原头霜落黄芦,西风猎猎边亭寒。
从军之乐今有几,仲宣寄诗烦说似。
彩云飞下,有垂虹亭长,新词寄我。
豪气元龙楼百尺,生怕飓风吹堕。
旧院风流,新亭涕泪,寰抱空今古。
才人未老,准备逃禅真个。
劝君忍死须臾,千秋事业,我意怜才苦。
绝域从军功未建,收拾名山缃素。
弼教坊前,草桥门上,往事堪追溯。
东南文献,好烦一一将护。
又调春草碧词见遗,以识会合之意,情文悃欢,溢於言表,惠至渥也。
辄依芳韵,庸写下忱,为先施之期谢云儒冠不解明韬略。
底处是生涯,云门约。
无端寄迹兵戈,蕙帐荒寒怨秋鹤。
岁暮且归来,情如昨。
故人几度传心,曾烦手削。
门外见仙槎,须停泊。
老来岁月无何,乞与刀圭九还药。
三岛景长春,寻具乐。
红绿烟村惨淡,市井初经虏。
舍馆人家,凄凄但尘土。
依旧春色撩人,柳花飞处,犹听几声莺语。
黯无绪。
匹马三游西楚。
行路漫怀古。
可惜风月,佳时尚羁旅。
归处应及荼コ,与插云鬓,此恨醉时分付。
玉骢已向关头路。
待携取、功名去。
慷慨不歌桃叶渡。
囊书犹在,剑花未落,富有经纶处。
从军缅想当年赋。
纵局局翻新只如许。
但恐归来秋色暮。
薰炉茗碗,葵根瓠叶,落莫灯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