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译文

春愁难以排遣,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往事让人触目惊心热泪将流。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国宝岛被割让的日子!

注释

①潸:流泪的样子。

②四百万人:指当时台湾人口合闽、粤籍,约四百万人。

③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但诗人为什么觉得春愁难以排遣,以致勉强地观看春山也毫无兴致呢?这是因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去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卖国政府竟将它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出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惨剧,诗人怎能不愁情满怀、怆然泪下呢?“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吴乔《围炉诗话》)此时诗人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触景伤怀了。春愁难遣,看山落泪,正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和故乡山水的热爱。末两句诗中,诗人又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台湾被割让时,四百万台湾人民同声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这一催人泪下的情景生动地表明了全体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讲,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主要是由于诗人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的动人,主要是因为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背景

丘逢甲是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台湾被清廷割让给日本后,丘逢甲组织台湾义军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战失败后返回从教。诗人思念台湾同胞,不禁流下满腔热泪。这首诗可与后面一首谭嗣同的《有感一章》对看,因为这两首诗都表现出晚清爱国志士们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心忡忡,以及对大好河山被割裂的悲愤之情,他们坚信宝岛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诗人简介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4篇诗文

诗文推荐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远山横黛蘸秋波。

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

不道月斜人散。

花影半。

晴色乍开云卷。

择胜寻春愁日短。

雨余山路晚。

涧底桃深红满。

人意不禁闲远。

胡蝶绕枝啼鸟怨。

东风吹酒面。

杜鹃啼老春愁,泪痕吹作胭脂雨。

飞花乱点,东风枝上,红翔翠翥。

丹穴鸣初,碧梧栖未,凄凉山坞。

怅琼姬梦远,玉箫声断,孤鸾影、对谁舞。

林下风光自许。

算何必、玉京瑶圃。

阑干醉倚,游尘香散,芳菲无主。

经院僧眠,月楼钟静,欲飞还驻。

待青松、化尽苍龙头角,共乘云去。

春色遽如许,春愁一望赊。

帘低宜著燕。

柳暗欲藏鸦。

鸠妇催疏雨,蜂臣趁落花。

只愁清景促,无计驻曦车。

杨柳烟深五凤楼。

绣帘风飏玉梭球。

夜寒谁伴锦香篝。

残月有情圆晓梦,落花无语诉春愁。

宝笙偷按小梁州。

飞鹊台前晕翠蛾。

千金新买帝青螺。

最难如意为情多。

几处泪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

远山低尽不成歌。

天涯芳草迷征路。

还又是、匆匆春去。

乌兔里光阴,莺燕边情绪。

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

把酒劝斜阳,小向花间驻。

雪压枯条◇未抽,春寒憀栗作春愁。

却思绿叶清阴下,来此曾闻黄栗留。

东风料峭寒吹面。

低下绣帘休卷。

憔悴怕他春见。

一任莺花怨。

新愁不受诗排遣。

尘满玉毫金砚。

若问此愁深浅。

天阔浮云远。

阶前昼永。

绕石芭蕉影。

半*云鬟慵不整。

寂寞朝酲乍醒。

湘裙翠被风流。

背人无限娇羞。

玉腕一双跳脱,欠伸浑是春愁。

罗袖云轻雾薄,醉肌玉软花柔。

相逢不道有春愁。

只道春来微瘦。

一点人间深意,数声柳下轻讴。

带将离恨上归舟。

肠断月斜时候。

远山学得修眉翠。

看眉展、春愁无际。

雨痕半湿东风外。

不管梨花有泪。

西园路、青鞋暗记。

怕行入、秋千径里。

一春多少相思意。

说与新来燕子。

朱甍碧树莺声晓。

残醺残梦犹相恼。

薄雨隔轻帘。

寒侵白纻衫。

锦屏人起早。

惟见余妆好。

眉样学新蟾。

春愁入翠尖。

午睡莺惊起。

鬓云偏、_松未整,凤钗斜坠。

宿酒残妆无意绪,春恨春愁如水。

谁共说、厌厌情味。

手展流苏腰肢瘦,叹黄金、两钿香消臂。

心事远,仗谁寄。

帘栊渐是槐风细。

对梧桐、清阴满院,夏初天气。

回首春空梨花梦,屈指从头暗记。

叹薄幸、抛人容易。

目断孤鸿沈双鲤,恨萧郎、不寄相思字。

幽恨积,黛眉翠。

春阴薄。

花冥漠。

金街三月初行乐。

碧*春。

玉*人。

蝉飞雾鬓,风前立画裙。

浮生酒浪分馀沥。

娇甚春愁生远碧。

犀心通。

暖芙蓉。

此时不恨,蓬山千万重。

小阁烧香麝煎浓,翠苔庭院绿阴风。

卷帘燕自双飞去,攲枕人方半梦中。

秋鬓先於怀县令,春愁多似义城公。

西园酒伴无消息,息欲寄鱼笺水自东。

风萧萧。

雨萧萧。

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

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

舟人频报潮。

日高花榭懒梳头。

无语倚妆楼。

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

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

似恁疏狂,费人拘管,争似不风流。

花信风高雨又收。

风雨互迟留。

无端燕子,怯寒归晚,闲损帘钩。

弹棋打马心都懒,撺掇上春愁。

推书就枕,凫烟淡淡,蝶梦悠悠。

风暖晨光寂寂,月明夜气沈沈。

山间林下步轻阴。

花柳飞绵布锦。

酒病向谁能遣,春愁惟我难禁。

尊前一曲断肠声。

梦破晓窗_枕。